夯基础,求实效,树品牌,全面促进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04-26 03:22邯郸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荷红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间足球青少年

○邯郸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荷红

邯郸市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夯实工作基础,不断创新载体,培树品牌特色,学校体育工作持续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增强。

一是深化体教融合,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水平。会同市体育局联合起草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在师资、竞赛、培训、场地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改善提升。

在师资方面,加强学校与社会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的合作,鼓励体校和青少年训练中心注册教练员为学校的教学、竞赛、训练等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在竞赛方面,每年一届的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节和青少年体育赛事均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办赛,有效提升办赛质量和水平;在培训方面,发挥社会各类体育机构作用,常态化举办针对校园足球、篮球、啦啦操等项目的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专项技能培训;在场地方面,发挥体育部门优势,利用邯郸市体育场举办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协调四季滑雪馆、佛山滑雪场、美乐城滑冰馆等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和学生冰雪体验活动。

二是构建赛事体系,营造学校体育竞赛浓厚氛围。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要求,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一届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节,确定了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太极拳、啦啦操、健美操、轮滑为必选项目,以兵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陆地冰壶等为自选项目的“8+X”学校体育竞赛体系,建立了“市、县、校”三级竞赛选拔机制。

坚持市、县、校统筹推进,把组织和参与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纳入考核体系,提出了“四个一”的工作要求,即各县(市、区)每年组织一次区域内学生体育节活动,初高中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性体育节赛事,小学每年在春秋两季各组织一次田径运动会,幼儿园每年在春秋两季组织一次适应学龄前儿童身心特点、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趣味运动会。通过常态化的体育竞赛活动,达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

三是坚持改革发展,扎实推进全国改革试验区建设。我们积极推进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从普及推广、课程设置、竞赛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特色学校创建、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改革试验工作。一是成立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全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二是建立并逐步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连续举办七届全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比赛,形成了完备的市级、县级、校级、班级四级联赛体系,直接参加足球比赛的学生超过15 万人。三是积极开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足球特色幼儿园创建工作,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197 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30所,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教练员、裁判员专项培训,采取政府招聘、直签直聘、专兼结合、人事代理等形式补齐配强足球教师。五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体育俱乐部及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公益活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领域。

我市积极推进全国啦啦操实验区建设,把啦啦操作为学校体育竞赛体系的必选内容,作为大课间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载体。丛台区连城小学、复兴区前进小学被全国啦啦委确定为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丛台区连城小学被河北省啦啦委确定为河北省啦啦操优秀推广单位;丛台区连城小学、邯山区渚河路小学、馆陶一中、荀子中学在全国啦啦操联赛“鹿泉站”比赛中获得七项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广平县北吴村中学啦啦操队代表我市参加了国际啦啦操系列赛事。2023 年3 月,荀子中学啦啦操队荣获全国青少年精英赛少年组花球第一名,大课间自选动作第一名。

四是创新工作载体,培树学校体育特色亮点品牌。持续开展太极拳、太极推手进课堂活动。邯郸是太极文化之乡,自2007 年起,习练太极拳就成为我市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规定项目和特色项目,全员普及,实施“三化一跟进”,即课程化、教材化、常态化,把太极拳的普及程度和水平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已经在全市中小学普及开展,成为邯郸学校体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深入开展“双爱好、双特色”活动。“双爱好”让每个学生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二十四式太极拳为规定项目)和一项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锻造坚韧毅力、坚强意志,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目前,全市已创建“双爱好、双特色”示范学校150 所,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200 所,逐步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特色发展之路,营造了良好的学校体育工作环境。

创新开展“体育家庭作业”。2020 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健全了“两个必须”,即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强化了“三个延伸”,即将体育锻炼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学生延伸到家长,由家长延伸到社会,坚持全民健身新路径;制订了“五项措施”,即促进体育锻炼科学性、成立体育锻炼合作小组、设计家庭亲子性体育项目、教会学生安全健身、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形成“政府主导、家校联动、科学指导、动态监测”的全民体育健身新路径。

五是聚焦面向人人,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我市始终把上好体育课、经常性开展体育锻炼作为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明确提出“小学1—2 年级每周5 课时、3—6 年级每周4 课时,初中每周3 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 课时”和“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 节体育课”。严格落实以课间操、校本操、集体跑操和体育趣味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天两次且每次不低于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坚决杜绝课间“圈养”现象,把课间100%还给学生。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布置合理的体育家庭作业,如“亲子互动型”“户外锻炼型”等,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市、县(区)两级阳光课间操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提高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

学校体育工作事关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邯郸将始终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把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作为职责使命,坚持以体育德、以体启智、以体尚美、以体促劳,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课间足球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快乐课间
认识足球(一)
课间10分钟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