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因对“分析” 与还原论的批判

2024-04-27 14:28孙阳
今古文创 2024年16期
关键词:逻辑学分析

【摘要】在现代经验论中有两个教条,其一是根据是否需要依赖于经验事实来证实其真理性,把科学知识区分为“分析”的和“综合”的,其二是认为语言中的陈述的意义等值于以经验事实为指称的语词的逻辑构造。蒯因详细考察了“分析”概念的意义。从意义的角度,“分析”需要同义性解释,然而定义需要依赖经验;保全真值的互相替换性则仅仅是从外延角度来确保,这些都不能解释同义性,更不能剔除“分析”中的经验成分。还原论的教条不仅坚持了这一区分,更模糊了语言形式与经验事实。蒯因拒斥还原论,提出了整体论思想,从而转向了逻辑实用主义。

【关键词】蒯因;还原论;逻辑学;语言哲学

【中圖分类号】B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6-008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27

一、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分

哲学上历来有一种关于知识的区分方式,这种方式把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依赖于内心的思维就能得到的知识;一种是依赖于外在的感觉经验而得到的知识。这种对于知识的分类方式有着极其悠远的哲学史渊源。仅从某种程度上的思想承继上,可以说从柏拉图对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二分上就已经有了纯粹的理念知识和与可感材料相联系的知识的区别。受到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影响,近代哲学逐步正视反思批判与怀疑精神。休谟从心理主义倾向的角度出发,不仅把思维过程解释为心理活动过程,还把知识区分为观念与观念之间联系的知识和观念与外在事实之间联系的知识。休谟著名的怀疑论思想包括了对观念与事实之间联系知识的怀疑思想,也包括了对因果联系的怀疑思想,然而休谟并不怀疑观念与观念之间联系的知识。他认为这类知识不依赖于外在的经验事实,仅仅是来源于内心的观念联系,因而是可靠的,数学和逻辑就是这类知识。

著名的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把科学知识分为“分析”的与“综合”的,并且认为分析判断是先验的知识,综合判断则是需要经验的科学知识,当然他还认为有一种知识既是先验又是综合的,即“先天综合判断”,不过这并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且看“分析”,分析命题“通过谓词不给主词的概念增加任何东西,它只是把我们在主词中所已经始终思考着的内容分析为那些构成分析命题的概念” ①。康德认为的“分析”是指谓词包含在主词之中,这是基于主-谓词逻辑而对“分析”的定义或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康德的先验哲学并没有摆脱传统形式逻辑的影响,而是根植于传统形式逻辑的基础上来思考问题的。传统形式逻辑是主词-谓词的结构,其中主词是一个名词,表示着一个概念,谓词也是如此,概念有其内涵与外延,因而,这个定义或说明应该被改写为,谓词内涵包含在主词内涵之中。这就是康德认为的“分析”的意思。然而这样局限于传统形式逻辑的解释不仅没有很好地处理个体的本体论问题,而且至少在隐含意义层面上也需要求助于“包含”概念。从使用上看,他的“分析”更倾向于不依赖经验,而在经验之先的纯理性意义。

传统的经验论把科学知识区分为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并认为分析判断是不需要依赖于经验就能保持真理性的知识,反之,综合判断的“效准决定于经验事实” ②,综合判断是需要依赖于经验证明来保持真理性的知识。蒯因(W·V·Quine)认为,传统经验论者所认为的科学知识具有“分析”与“综合”之分,是“经验论的教条”,是不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思考而直接接受的用法。“分析”究竟是不是完全不需要依赖经验的?

二、蒯因对“分析”的批判

(一)“分析”是否与“综合”区分

蒯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中对“分析”和“综合”的区分加以拒斥。蒯因认为,分析判断的真理性不依赖于经验,但依赖于并且只依赖于意义,因此,需要从意义的角度来理解“分析”概念。概念的内涵是其意义,语言或语言形式描述的是具体事物。蒯因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思想将本质从事物中抽象出来,将其成为意义。意义是语言形式的,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本质成为意义,并将其赋予语言或语言形式。能够正确反映事物本质的意义,就是语言对事物的合适描述。

自弗雷格以来,陈述代替语词成了论证的基本单位,陈述的意义并非概念的内涵,而是其思想。人们说一个陈述是“分析”的,人们到底想要表达什么?陈述是一种语言形式,所谓的客观对象是“真”,于是,我们可以说,一个陈述的“分析”指的是其意义。

“分析”的陈述包含两类:逻辑真的陈述和通过同义词替换而成为逻辑真的陈述。逻辑真的陈述虽然是陈述,但其真理性并不依赖于陈述中的经验概念,用任何东西替换这些概念后,形成的陈述仍然保持真理性,因此,这些陈述在逻辑形式上就是“逻辑真公式”。例如,“苹果是苹果”的逻辑形式为“A=A”。通过同义词替换而成为逻辑真的陈述,则必须依赖同义词替换,而同义词替换是否可以脱离经验来谈论?换句话说,是否存在不经过经验性的后天赋予就能得到的同义性?蒯因还列举了卡尔纳普的状态描述解释“分析”,状态描述把“分析”命题视作无论怎样分配真值,其一切状态描述都为真的命题。然而这是否完全解释了“分析”?答案是否定的,这只不过是对逻辑真公式的重新描述,但并未解释同义性。于是,有必要讨论同义性的问题。

(二)“同义性”不能依赖于定义

定义是一种让人确定两个语词之间具有同义性的方式,然而这种用来解释同义性从而解释“分析”方式,从根本上就是行不通的。定义实际上是用一个意义比较为人熟知的语词来肯定被定义语言的意义,并以此来说明同义性。“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编纂一些把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手册,所有这些手册都与言语倾向的总体相容,但它们彼此之间却不相容。” ③蒯因认为,字典的定义来自字典编纂人,字典编纂人在进行定义的时候,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真正在下定义,而是对语词用法做同义性报道。但这种报道意味在字典定义之前,编纂人就已经预设了同义性的存在,那些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两个语词的同义性,仍然是对同义性的报道而非论证同义性的根据。无论是预设了同义性,还是通过生活观察,都会或多或少牵扯到经验的成分。因此,不能用定义来解释“同义性”,更不能通过这一掺杂经验成分的“同义性”来解释“分析”概念。

对于定义来说,蒯因只承认了一种不依赖于经验的定义,这种定义就是对引进新符号的约定。在科学研究中经常遇到需要引入新符号以方便解释说明的情况,新符号在引入前完全没有掺杂意义在其中,这些符号的特征仅是简短同时彼此之间相互区别,或者说这些符号的作用仅在于标记、标识。为了能够在一个科学理论中使用这些符号,还需要人为地为这些符号赋予意义,才能将其填充为科学的语言,这种过程就是约定的过程。由于约定是人为的、依赖于主观意愿的,我们说它是独立于经验的。在这种符号约定的情况下,符号的同义性仅仅源于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分析判断才是排除了经验的陈述。

(三)“同义性”不能依赖于互相替换性

同义性还可以依赖于一种替换性来解释,这种替换性是指保全真值(salva veritate)的互相替换性,即在任何语境中通过替换后能够保证最后真值为真的情况。保全真值的互相替換性是建立在外延逻辑的基础上的,这种解释同义性的方式依赖于外延,即语言形式所指的客观对象,也就是意谓。

首先,蒯因排除了语词内部的互相替换,因为语词内部的替换会造成语词的意义变动,而我们通常考虑的语言形式,即便不是以陈述为单位的,也是以语词为基本单位的。为了保证讨论问题的正常进行,可以把语词整体地看作基本单位而不去考虑内部变化的情况。在排除了基本语词的疑虑之后,可以考虑保全真值的互相替换性是否可以作为同义性的基础问题了。

与外延逻辑相关联的是可能世界。莱布尼茨在对“分析”的阐述上,着重强调了可能世界的问题。对陈述中的语词相互替换后,蒯因在其语言形式的表述上增添了“必然地”这一模态词,强调了对于所有的可能世界赋值情况中,陈述都能保证其真值的真。对于解释“分析”来说,可能世界问题是避免不了的,因为需要依赖所有可能世界的外延情况来确保陈述的真,而这就会使得陈述涉及“必然地”这一模态语词。于是,新的问题出现了:我们用以解释分析的同义性的“必然”,其自身又该如何解释?或许我们仍需要用“分析”来解释“必然”,可是在问题的最初,我们难道不是想要去解释“分析”吗?问题似乎陷入了循环论证,尽管“不是直截了当的循环论证,但也类似于循环论证” ④,蒯因用“空间中的闭合曲线”来比喻。

用替换性去解释同义性会遇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外延的同义性与认识的同义性问题。的确,最经常用来解释同义性的就是看语言所指的具体对象是否一致,这就是在外延逻辑视角中的外延一致性。然而这种外延上的同义性仅仅是对象的一致,不是认识上的一致。当我们讨论“分析”的解释时,我们求助于同义性。同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言说一个陈述是“分析”的并不是说这个陈述是真的,而是在说这个陈述的意义。因此,我们所讨论的用以解释“分析”的同义性,不能是外延上的一致,而应该是认识上的一致。蒯因同样认为这是保全真值的互相替换性不能解释“分析”的同义性的理由。

到此,蒯因论证了以是否牵涉经验内容而作的“分析”与“综合”的区分,是没有坚实基础的经验论教条。

三、对还原论的批判

(一)“分析”与还原论的关联

还原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陈述都可以翻译为一个关于直接经验的陈述。这种观点强调了陈述和经验事实之间的关联性。

经验论认为,认识的起始是感觉经验,感觉经验给予认识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经验事实,感觉经验具有不可被怀疑的实在性,因为它直接是思想意识的内容。在哲学中,我们可以怀疑事物的实在性,因为本体意义存在的具体事物是由感觉经验所推论出的结果;我们可以怀疑知识的真理性,因为知识的真是由感觉经验所证实的结果;我们可以怀疑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因为因果联系的必然是由经验习惯所归纳的结果。然而,我们唯独不能怀疑感觉经验本身,那是为我们心灵“所伴随的一切表象”。

认识起始于感觉经验,在心灵中通过加工或综合,最终形成我们对感觉经验的认识——思想,而用来表述思想的语言形式是陈述。基于此,人们认为陈述可以与具体的经验事态相关联。既然陈述与经验事态相关联,那么说一个陈述有意义即是表述了经验事态对其的验证。于是,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分析”:在极限的情况下,无论经验事态是怎样的,都能验证陈述的意义,我们说这样的陈述是“分析”的。不过,与其说分析判断的意义在任何经验事态下都能被经验证实,倒不如说分析判断的意义根本就不取决于经验事态是否发生。如此看来,所谓“分析”就是不依赖于经验事实的发生,所谓“综合”则依赖于经验的发生。

这种还原论思想,不过是认为科学知识具有“分析”和“综合”区分的思想延伸罢了,其本质上仍然是经验论的教条。因此,蒯因说这两个教条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二)拒斥还原论

“分析”与“综合”的区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分析”中的同义性无法完全摆脱经验事实。于是,在本质上与其紧密联系的还原论思想也是无法真正完成解释“分析”的任务的。不过,这只是拒斥还原论的一个理由。

更重要的是,还原论根深蒂固地认为一个陈述的意义和一个经验事实相关联,但事实上确实如此吗?陈述与经验事实是一一对应的吗?一个经验事实的发生是否能够增加陈述为真的可能性或为假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用一个语言形式来标记一场经验事实或感觉材料语言,但反过来,一个语言形式能否完善地被翻译出原来经验事实或感觉材料语言呢?

蒯因认为语言形式无法完善地表述感觉材料的语言或经验事实原型,至少卡尔纳普的逻辑构造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贝克莱认为,经验事实是诸多感觉材料的复合或聚合,由此来看,与经验事实直接联系的感觉材料语言是极其丰富、复杂的。事实上的确如此,自然语言与形式语言终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条鸿沟是形式语言刻意要抛弃感觉材料语言的丰富性所致。作为语言形式的陈述难以还原为具体的经验事实,那么就很难说陈述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

这是个非常消极的结论,它意味着逻辑语言并不能真正与世界达成一致。蒯因认为尽管单一的语言形式并不能完全对应于经验事实,但可以从整体地看待逻辑语言,这样,逻辑未必不能适应世界。或许科学永远也无法通达外部世界的本质,甚至对于外部世界的本体论地位的承诺也是没有充足理由的;或许科学的概括性命题可能在下一个瞬间遇到反例而变得不那么可靠;或许休谟问题最终是不可解决的,问题仍有可能在于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经验论的方式出现了缺陷。科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其所描述的外部世界的设定。⑤本体论是相对于语言框架而定的,这种语言框架与人们的说话方式、语言环境甚至理论系统相关,科学理论的体系设定了其内部的本体论是怎样的。正如蒯因所言,“一旦我们择定了要容纳最广义的科学的全面的概念结构,我们的本体论就决定了。” ⑥蒯因的目的是让哲学家们能够在研究科学理论中摆脱实际生活意义上的事物存在的干扰,将精力集中于理论本身所设定的本体论。这将会使以前被默认的东西明显起来,使以前含混的东西变成精确的,从而解决一些悖论问题。⑦

蒯因对“分析”与“综合”区分的批判,可以说是“一块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⑧。人类的科学知识本就是一个整体,类似于力场,逻辑与各个部门科学都是这个场域中的具体知识,我们是用我们整体的知识力场去解释我们所感知到的这个世界的。人类所建构的科学知识整体与外在的感觉材料的世界原本就是两个世界,哲学要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让我们所建构的整体知识更加贴近、符合、适当地描述这个于心灵之外的感觉世界的原本存在状态。尽管二者最终不可能完全达成一致,但构建知识整体去解释世界的过程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这是人的本性。

注释:

①康德著,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2页。

②艾耶尔著,尹大贻译:《语言、真理和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③W·V·Quine: Word and Object,Cambridge:MIT Press,1960,p.27.

④陈波:《蒯因的“两个教条”批判及其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⑤陈波:《对蒯因真理观的批判性考察》,《外国哲学(第31辑)》,商印文津文化(北京)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版。

⑥蒯因著,江天骥等译:《从逻辑和语言的观点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⑦W·V·Quine:Word and Object,Cambridge:MIT Press,1960,p.275.

⑧施太格缪勒著,王炳文等译:《当代哲学主流》,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03页。

作者简介:

孙阳,男,汉族,河南开封人,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逻辑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逻辑哲学。

猜你喜欢
逻辑学分析
浅析《逻辑学》的教学方法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杰文斯逻辑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简单的逻辑学》
国内逻辑学教育普及理论模型的建构研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地方性高校逻辑学教学问题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