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琦
【摘要】常德花鼓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戏曲艺术,起源于民间,其产生与发展无不打上了深深的民俗烙印,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然而,受到现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其传承和保护工作困难重重。本文从现实出发,对常德花鼓戏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进行论述,并分析常德花鼓戏当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其传承和保护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俗文化;常德花鼓戏;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6-009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30
一、常德花鼓戏的文化生态特征
常德,又称“武陵”“朗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西岸。同时也位于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和京港高铁的交汇处。全市总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占湖南省版图的百分之八,人口约521万,物产丰富,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常德市是一个散杂居多民族地区,全市共有土家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和苗族等45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数量最多。常德市文化底蕴丰厚,屈原、李白、刘禹锡、孟浩然等文人学士都曾在此进行过创作,这极大地推动了常德民间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融合。其中,常德花鼓戏就是这种融合的代表之一。
二、常德花鼓戏概述
常德花鼓戏音乐,也被称作常德喀喀戏,起源于民间的传统歌曲“采茶灯”“车儿灯”,具有独特风格。常德花鼓戏是一种极具常德风味的地方戏剧,它既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流派之一,又是常德市的“文化名片”。其内容多来源于民间传统的文化歌舞,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常德花鼓戏有着优美的地方音乐和流畅的鼓乐伴奏,并且在内容上也表现了人们丰富的生活情趣。
(一)历史发展
常德花鼓戏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早在当时就有了其艺术形态的萌芽,常德自古以来就是三苗南蛮之地,巫风盛行。三闾大夫屈原曾在此作巫音,成《九歌》之乐。民间的巫傩之风,源远流长。自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常德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民间歌舞活动十分活跃,为花鼓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丰富的艺术土壤。具体来说,花鼓戏兴起于清嘉庆年间,是吸收了地方巫歌傩腔和民间歌舞的舞蹈成分,并与外腔元素相结合而逐步形成。到了清朝中叶,就形成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花鼓戏戏剧班社。常德花鼓戏是一种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戏曲剧种,它的主要声腔是正宫调,常德方言是它的主要语言。正宫调的出现,对常德花鼓戏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提升了常德花鼓戏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从此,常德花鼓戏不再是一个以歌舞为主的杂技小戏,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完整表演行当和多样声腔的独立剧种。
然而,由于清政府为端正民风,禁止民间演唱花鼓戏。为了避免被官府严厉封禁,常德花鼓戏不得不借鉴地方大戏剧种。花鼓戏表演者们通常会在表演前加入一段荆河戏或武陵戏来避免官府的查禁。[1]这就是一种名为“半台班”花鼓戏的表演方式,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一直延续至20世纪中后期。再之后,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加上连年战乱,人民生活非常困苦。许多地方花鼓戏剧团纷纷解散,常德的花鼓戏也因此走到了低谷。令人欣慰的是,常德花鼓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展迅猛,常德市也相继建立起了一支由花鼓戏组成的队伍,并经过多次改组,最终成为常德县花鼓戏剧团。
常德花鼓戏由于其地方特色浓郁,语言生动,曲调活泼,风趣幽默,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并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花鼓戏,是常德地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它从多个层面反映了当地的特有文化和精神价值,是研究中国地方戏剧的重要载体,也是了解常德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湖南常德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1.常德花鼓戏的语言特色
常德方言在湖南方言中与汉语的相似度极高,它的语音和语调与普通话几乎一致,因此,常德花鼓戏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在各地广为传播。常德方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鼻音(n)与边音(l)不区分,并且经常把n与l混淆,比如“里面”就会读“ni面”。另外,“f”与“h”的混音现象也比较严重,经常把“f”与“h”混在一起,比如“湖南”就可能读成“fu南”。常德方言是常德人的特有腔调,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常德方言也逐渐成为花鼓戏舞台语言中的主流。花鼓戏表演也正是在“方言”这一特殊的地域语言符号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一种通俗易懂,简练有力的艺术形式。这一艺术形式也常常给观众带来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这也是常德花鼓戏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的原因。
2.常德花鼓戏的演唱特点
(1)打锣腔
常德花鼓戏最早的唱腔是打锣腔,打锣腔的核心含义是“一唱众和”,即一个人开唱,众人纷纷帮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唱腔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其音乐作品主要以当地的傩腔为基础,同时也融合了民间高腔戏的元素,演唱风格也类似于常德人平常说话。这一唱腔具有曲调粗犷、节奏较快且咬字灵活等特点,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浓厚。在演出时,演员要根据剧情发展需要,不断变换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通常,演员会进行清唱表演,而旁边也会有锣鼓的伴奏。锣鼓的伴奏是根据演员的演唱来进行的,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演唱的形式。[2]
(2)突出特点的节奏型
以悲剧居多的常德花鼓戏,就决定了其音乐上的表现方式必然要与其题材相适应。音乐是以旋律、韵律来抒发情感的,尽管旋律相同,但通过不同的节奏来呈现,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魅力。我们对常德花鼓戏的戏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每首戏曲的基本节拍和旋律是差不多的,但是没有一首戏曲是完全一样的。这是因为这些戏曲都在节奏上下了很大工夫,每首戏曲的节奏都别具特色。此外,在常德花鼓戏的演奏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切分节奏形式。在一般的表演中,我们通常采用一拍为一个单位的节奏形式。但是,在常德花鼓戏的表演中,则通常会采用连续切分的节奏形式。这种切分音的节奏效果,会给人带来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3]
(3)正宫调
常德花鼓戏演唱方式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就在于其主要声腔为“正宫调”,也就是不论旦角或生角,在每一句末尾都用假嗓子翻高八度,在音程、音域和音色上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常德花鼓戏所独特而其他地方花鼓戏所不具备之处。也正因为如此,常德花鼓戏才被称作“喀喀戏”,“喀喀”在是常德方言中是指“不规整、不流畅”的意思。这种反差的演唱特点,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与此同时,这种演唱方式不仅能对演唱者的嗓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会因为挤压喉咙而导致嗓音发干,而且还能让戏曲更具美感和视觉享受。
3.常德花鼓戏的表演形式
常德花鼓戏,其表演形式更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小剧目多以歌舞的表演形式为基础,立足于当地风情,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作品题材多为生活劳动,男女情爱,家庭矛盾等,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表演通俗朴实、明快活泼。它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简朴审美艺术的追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也非常重视对日常生活和劳动的艺术模拟,给人一种朴实、细腻的感觉。此外,花鼓戏演出的音乐编排中也常常融入了农村乐器如花鼓、锣鼓和板胡等,使得音乐的节奏、调子和旋律更加贴合本地的乡土文化。
三、常德花鼓戏在当代应用传承的困境
事实上,早在2008年,常德花鼓戏就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遺产。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常德花鼓戏这一传统剧种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其传承和保护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其一,传承人后继无人。花鼓戏的传承靠的是一代一代地传承,也就是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这种传承的广度和影响主要取决于传承人的数量、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性以及他们的文化意识。[4]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相继逝世,有的艺术家因薪水太少,中途改行,有的则继续进入音乐学院深造,剩下的人并不多。另外,由于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的喜爱程度较低,因而常德花鼓戏的学习群体十分有限,演员队伍老化的现象十分突出。
其二,生存空间逐步消失。常德花鼓戏,本质就是农耕文化的一种产物。在长期的农耕社会里,人们主要以土地为生。在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方式往往影响人们的生活与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也随之变革。此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获取方式的便捷,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文化艺术日益增多,相比于在舞台下看上两三个小时的花鼓戏表演,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接受短视频之类的快餐文化。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元化的现代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常德花鼓戏的表演市场出现了严重萎缩。
其三,大众保护意识薄弱。“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我们需明确认识到,真正创造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是人民群众,他们才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5]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容忽视,但同时这种力量又是最薄弱的。常德花鼓戏从启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规划和落实各项保护措施,都是通过各级政府及有关机构一手包办,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保护。在常德民间,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常德花鼓戏,因此大多数人基本上不会参与到常德花鼓戏的保护工作中,尤其是年轻人对常德花鼓戏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他们只知道常德花鼓戏是一种地方戏,而对于常德花鼓戏的传承和保护却一无所知。
四、常德花鼓戏的保护和传承路径
(一)保护并发展传承人
花鼓戏的传承,并不仅仅是一种单向传承人群的延续。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大力培养一批懂戏曲、爱戏曲的新时代受众人群,让花鼓戏进入地方学校,培养学生对花鼓戏的兴趣,让他们对花鼓戏艺术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并且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本土艺术。与此同时,要保障花鼓戏传承人及团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高其工资水平,尽可能地消除他们的顾虑,让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身于艺术的研究之中。对于在剧本创作、编曲、导演、表演、理论研究以及挖掘整理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国家也可以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并建立优秀作品的创作资金。希望通过这种“以奖促创”的做法,能给花鼓戏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进一步调动传承人的创作积极性。
(二)剧目内容的守正出新
内容的革新至关重要。在保持花鼓戏传统文化内涵与特点的同时,要积极寻求符合当代人们生活需要的创新之处。传统花鼓戏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缺乏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新内容。因而,当代花鼓戏的内容应密切与时代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相适应,并积极地利用先进技术来传递正能量。在剧本的编排、人物的塑造以及情节的设置等方面,不应局限于传统模式,而应该大胆创新,从当下的社会环境出发,努力使常德花鼓戏更具现代性和观赏性,从而吸引一批新的受众群体。
但必须注意,剧目创新是保留传统的创新,它不能让花鼓戏特有的文化味道发生变化,也不能让一个地方剧种的艺术气质发生变化,但是可以在气氛和审美方面进行创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一种剧目的革新,一定要立足于它的戏曲本位,不能丢掉了自己独有的地域文化。在对常德花鼓戏进行再创编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常德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新的时代视角来把握历史主题,传递出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审美感受。
(三)提高大众对常德花鼓戏的保护意识
尽管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加强对传统戏剧艺术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部分群众却缺乏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对传统戏曲艺术缺乏正确认知,也缺乏文化自觉。常德花鼓戏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艺术,也才能传承与延续下去。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大力推广常德花鼓戏,使常德花鼓戏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参加保护工作的各级领导、组织人员要积极做好花鼓戏相关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并定期举办常德花鼓戏演出、比赛及展览等活动。政府应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向全社会宣传非遗文化的有关知识,要把常德花鼓戏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要把它与文化惠民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和表演团的各种优势,把花鼓戏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去。目前,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对常德花鼓戏的关注,可以在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群体中经常开展“送戏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亲身体验常德花鼓戏的艺术魅力,培养年轻人对花鼓戏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参与学习、表演和传承。
(四)借助数字化手段赋能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非遗保护与传承途径也日益多元化。湖南花鼓戏可以在短视频和其他社交媒体的帮助下,打造自己的品牌,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在此基础上,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常德花鼓戏的虚拟展览和体验,让观众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亲临舞台,感受花鼓戏的魅力。与此同时,可以对常德花鼓戏进行数字产品的开发,例如创建常德花鼓戏数字博物馆和数字档案库等。另外,还可以组织在线培训和工作坊,邀请专业的花鼓戏演员和导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指导和教学,使更多人能够远程学习和交流。[6]通过数字化平台对花鼓戏进行宣传,不仅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为花鼓戏赢得更广泛的观众基础,还可以通过其精准的用户分析和推荐算法,为潜在的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剧目。
五、结语
常德花鼓戏是湖南省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产生和发展与常德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凝聚着常德人民的特有情感和地方智慧。湖南花鼓戏的繁荣与发展,与常德花鼓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深入挖掘常德花鼓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常德当地的民俗生活和民俗事象,并为花鼓戏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指导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谢婉.民俗学视角下的常德花鼓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9:10-13.
[2]赵梦.浅谈常德花鼓戏的艺术特色[J].黄河之声,
2022,(08):20-22.
[3]王月明.论常德花鼓戏音乐的艺术特色[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06):118-119.
[4]林琳.淮北花鼓戏的境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29(01):126-128.
[5]谢国先.论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兼说“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论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6,(04):43-48+203.
[6]陈维民.常德地区戏曲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