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广为人知的儿童神,其形象最初源于印度佛教,东晋时期传入中国后受到广泛欢迎,是明代著名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的重要角色。随着哪吒相关的译本和影视作品传播到日本,哪吒形象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出现了哪吒形象的再传播。在日本接受与创造新哪吒形象时,哪吒形象出现了外表、性格和文化等不同层面的变异,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新哪吒形象。本文以传播学和变异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哪吒的起源以及其在日本的传播、接受与变异,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哪吒;日本;传播;变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6-01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33
哪吒是中国古典小说文化长廊中特色鲜明的人物,更是中国民间信仰中家喻户晓的神明。[1]作为中国神话故事中一个广为人知的人物形象,哪吒一直被百姓崇尚为驱邪消灾及正义之神,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悠久的记忆,并被时代文化唤醒。哪吒的故事,作为中华卓越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符号和语言,经过千年的积淀,依然保持着新鲜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动漫大国,其动漫凭借其独特的剧情和趣味性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日本动漫擅于从本国和国外故事中汲取灵感和资源,尤其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哪吒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与其他国家不同,在日本哪吒以一种全新的媒介——动漫进行传播。本文以日本为例,研究哪吒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希望为更多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启示。
一、中国哪吒形象的起源与流变
(一)哪吒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中国的哪吒形象最初来源于印度佛教。在印度佛教神话中,俱比罗财神的孩子是夜叉,由于过度享乐,遭到了仙人那罗陀的诅咒,并和他的弟弟一同化为树木,是奎师那将他释放。印度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晋后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这些印度典籍随佛教一同传入中国。晋代时期传入的《佛所行赞经》记载:“毗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皆悉大欢喜,王今生太子,迦毗罗卫国,一切诸人民,欢喜亦如是。”[2]
唐代时期,哪吒基本确立了佛教护法神的形象。《开天传信记》记载:“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王之子那吒太子也。”[3]宋代时期,据《沧浪诗话·附答吴景仙书》记载,出现了那吒太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的故事。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中哪吒神手持火轮、杵、剑、绣球、索等六般兵器,这些特征后被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哪吒完全继承。到了元代,《道法会元》中哪吒是灵官马元帅的属下,这象征着哪吒被正式纳入到道教神话体系中。《三教搜神大全》中出现对于哪吒形象与故事有更全面的记载:“那叱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噉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4]明清时期,哪吒的故事发展逐渐趋向完整化和道教化,而《西游记》与《封神演义》这两部作品最具代表性、对后世哪吒故事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形象
哪吒在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的形象和故事最为完整。
明代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中,哪吒的形象塑造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明代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佛教、道教也呈现发展的态势,因此,反应在哪吒身上的便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特点。与以往相比,《西游记》作者为哪吒增添了许多外貌描写:“玉面娇容如满月,朱唇方口露银牙。眼光掣电睛珠暴,额阔凝霞发髻髽。绣带舞风飞彩焰,锦袍映日放金花。”[5]《西游记》中哪吒外貌俊俏、神通广大,具有三头六臂的法身神能,且拥有六件降妖兵器,被玉帝封为“三坛海会大神”,成为了中国人对少年英雄的审美的典范。但出生三天后他下海大闹,闯下祸端,因此有了“哪吒刮肉、剔骨还父母”的事情。
与《西游记》相比,大众对哪吒的认知可能更多地源于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封神演义》第十二至十四回是哪吒故事的最主要的呈现,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封神演义》中哪吒是一位完全符合道教教义的英雄人物。《封神演义》有整整三回的篇目来写哪吒的诞生和经历。书中哪吒由玉虚镇教的宝物“灵珠子”转世而来,遵循阐教师祖元始天尊的教诲,下世保护周朝消灭商朝,成为陈塘关总兵官李靖与殷夫人的第三子,“遍体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着一块红绞。金镯是乾坤圈,红绞名曰混天绞”。[6]《封神演义》中,哪吒是正义、勇敢的化身,他的性格是追求自由且叛逆的,他的叛逆主要表现在他和父亲的冲突,而这种冲突主要源于“父权”这一核心的封建社会秩序。他的行为展现了对封建社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一种大胆反抗。
二、中国哪吒形象在日本的传播
(一)中国哪吒形象在日本的传播过程
哪吒从中国传入日本最初主要是通过明代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译本,后来在译本的基础上哪吒的故事开始与日本文化结合实现了再传播。20世纪末开始,随着影视多模态的发展,哪吒的传播趋于多模态化,更加生动形象。
1.以译本为依托中国哪吒形象在日本的自传播
哪吒最初在日本的傳播是通过中国明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及其译本。17世纪初,日本进入江户时代,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传入中国。在德川幕府的红叶山文库书目《御文库目录》〈世部〉记载的于宽永十六年(1639)以前入库的书籍中有《全像西游记》的身影,该书实为明代杨闽斋梓行的《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7]江户时期,日本佛教盛行,因此相比《封神演义》,《西游记》中的佛教取经故事更吸引日本民众的注意。《画本西游全传》的译本最早是宝历八年(1758)刊行的《通俗西游记》。天保八年(1837)的译本《西游记》的出现伴随着江户时代日本印刷业的发达,哪吒的故事逐渐开始在日本民间流传。[8]
2.在译本基础上哪吒形象在日本的再传播
传播对文化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广泛而普遍的。[9]传播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承接和传播文化,选择和创造文化,积淀和享用文化。[10]哪吒以译本的形式传播到日本后,日本人开始以漫画和动漫的形式,结合本土优势创造出新的哪吒形象并进行再傳播。明治时期(1870—1911),日本漫画开始出现于民间,到了20世纪末一些漫画作家开始将《西游记》中的哪吒融入到其漫画作品中,例如1992年CLAMP的漫画作品《X》、1997年峰仓和也的漫画作品《最游记》以及2009年峰仓和也创作的《最游记》的番外漫画《最游记外传》。1997年,日本出版了全译本的《封神演义》。日本漫画家藤崎龙根据安能务翻译的讲谈社文库版《封神演义》改编而成的一部漫画《封神演义》大受日本民众欢迎,其中的主角之一哪吒以与以往不同的人物形象再一次出现在人们视线中。
3.影视多模态交际下中国影视中的哪吒形象在日本的传播
20世纪90年代西方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尝试把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到图像、音乐、语言、手势等其他符号资源上, 为影视文学作品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同时分析电影图像、音乐和文字相互兼容的新模态。近年,在影视多模态的环境下,中国通过在日本广受欢迎的动漫,从语言、图觉、声觉、感觉多种模态形式给日本观众带来比译本故事中更生动的哪吒形象。中国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在这部影片中,讲述了哪吒历经磨难后却依旧不屈服于命运,直面自我,最终成功拯救苍生的故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宣传片传播到日本,在日本大受好评。在这部影片中哪吒是魔丸转世,塑造出了一个亦正亦邪、个性鲜明的哪吒,围绕着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这样勇于抗争、不屈服的哪吒与以往在日本动漫中出现的受人控制的“杀人机器”哪吒完全不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呈现出“孝、义、仁、善、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向日本传递出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021年2月26日《新神榜:哪吒重生》在日本上映,日本电影网站映画评分 4.0,日本最大的影视播放平台“Filmarks”评分 4.2。《新神榜:哪吒重生》用了《封神演义》中的故事框架、唐宋的建筑元素、民国的衣着,以及未来的废弃都市特色,这些元素经由融合的手法交织在一起,却并未产生明显的冲突,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该影片中的哪吒不仅是哪吒人物形象的创新,更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增添了“机车、极佳、义体”这些世界流行文化中的元素,更易于日本人接受电影中所呈现的中国文化精髓的哪吒故事。
(二)日本漫画和动漫对中国哪吒形象的接受与创造
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译本出现以后,日本许多漫画和动漫借鉴了书中的哪吒的形象,对哪吒的人设了本土化的改编。1992年,动漫《X战记》开播。在此动漫中,哪吒是一个没有情感的克隆人。哪吒这个名字是他祖父为其命名的,借鉴了中国神话人物。在中国神话中哪吒也是削肉剔骨后复活了一次,被太乙真人所救,以莲花莲藕为身躯,还魂再世,脱胎换骨,因此“哪吒”代表着无魂的神明。在《X战记》中,哪吒的存在只是在不断地完成交予他的任务,由于同样没有灵魂才赐予他“哪吒”这个名字。
1996年起,日本的漫画家藤崎龙以《封神演义》的原版为蓝本,在《周刊少年Jump》杂志中发表了《封神故事》。这部根据中国明代的同名神魔小说创作的作品,因其卓越的创新性而被赞誉为“日本漫画界的巅峰之作”,自此哪吒的传说广受流传。1999年藤崎龙推出动漫《仙界传·封神演义》。这部作品完全颠覆了原作的人物设定。在这部动漫作品中,哪吒杀死龙王三太子的原因与《封神演义》中有所不同。
(三)中国哪吒形象在日本的变异
文化语境是文学文本生成的本源[11],是指在特定时空中由特定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现状构成的文化场,因此各国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都会立足于本国文化语境,对其进行适度改造,使其适应新的文化土壤。哪吒在日本传播的主要媒介形态是漫画和动漫,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日本在接受中国哪吒形象的同时也在结合本国文化语境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改编并使其融入日本本土文化中,也就出现了中国哪吒形象在日本传播中的变异。正如曹顺庆和李甡的观点:“事实上,文学在跨国、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跨文明的流传影响过程中,既有共同性,也有变异性,有时甚至更多的是变异性。”[12]
1.哪吒外形和法器的变异
哪吒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其穿戴和法器都出现了变异。《仙界传·封神演义》中哪吒拥有赤发黑瞳,发型如同烈日,头顶紧紧地绑在铁头箍,目光坚毅,面部两侧镶嵌了两道深浅不同的绿纹,肤质较为暗淡,体形较为消瘦,但仍然拥有强健的肌肉。他还配备了先进的技术,让他的战斗更加具备科技感。《X战记》中哪吒也是个英俊少年的模样,他的发色和武器混天绫都是白色的,这与中国传统审美中吉祥的红色不同,但却符合日本对纯洁朴素的白色的审美。日本漫画和动漫中的哪吒的外形和法器都不再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而是根据当时的日本文化语境进行改编以符合日本人的审美。
2.哪吒性格与文化层面的变异
在中国,哪吒是广受人们喜爱的少年英雄,他机智勇敢、骁勇善战、敢于斗争,他在中国各地成为世代相传、家喻户晓的著名神话形象,在民间被供奉为守护神,还被道教所吸纳,尊崇他为中央祭坛的大罗天神,地位尊贵鼎盛。日本改编版的哪吒性格与中国文化中崇尚的正义勇敢大相径庭。在《仙界传·封神演义》中,生性冷漠孤傲,战斗力极强,是一个暴躁易怒、叛逆顽倔的少年,是融合天使与恶魔为一体的另类英雄。在《X战记》中,哪吒生来没有七情六欲,是一个纯粹的杀人工具,与中国哪吒完全背离。日本漫画和动漫中出现的哪吒各不相同,部分作品仅仅使用了哪吒的名字,其他一些是借鉴了哪吒的神话故事。
在中国,哪吒的人物形象代表着神学、儒家、道家、宗教和政治思想。然而,日本漫画版本更加突出哪吒追求自由和个人奋斗的精神。日本作者并没有真正展现哪吒身上的儒释道文化,相反,他们通过夸张或戏谑的方式对哪吒的角色进行了改编,保留了原著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一些特征元素,并将日本少年热血漫画中常见的斗争主题融入其中。日本文化深刻地反映了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行为准则,尤其是其强调团队合作的传统。
三、结语
哪吒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日本积极引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獨具日本风格的哪吒形象,使其形象及内涵得到更加丰富的发展,给哪吒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价值,也为中国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探索哪吒在日本的传播历程中,不仅要关注它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应该重视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偏见。因此,应该积极接纳各国文化,并且努力寻求它们之间的共性,以便与时俱进地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付方彦.哪吒形象流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14:1.
[2]蒋绍愚.汉译佛典语法研究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45-247.
[3]郑炳林,敦俊叶.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敦煌莫高窟第454窟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6:158.
[4]夏广兴.毗沙门天王信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流播与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135-142.
[5]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
87.
[6]许仲林.封神演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
131.
[7]马兴国.《西游记》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J].日本问题研究,1988,(1):53-58.
[8]木村淳哉.中国明代四大小说在日本的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09.
[9]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119.
[10]王坤.传播学视角下的古代中日文化交流[J].唐都学刊,2013,(29):109-113.
[11]严绍璗.“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0,(3):1-16.
[12]曹顺庆,李甡.变异学:探究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10.
作者简介:
郭一,女,江苏镇江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