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化科普方式 推进科普图书融合发展

2024-04-27 15:22王若明
新阅读 2024年2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场馆科普

王若明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作为图书出版单位,有义务也有责任肩负起科学普及的重任,立足科普图书,拓宽科普领域,夯实科普载体,创新科普形式,创作科普精品,用多元化的科普方式推进科普图书融合发展,满足社会大众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全面推动科普工作现代化进程。

科普图书究竟应该融合哪些内容,哪些科普方式是出版单位可以着力拓展的?为此,多家出版单位立足自身优势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以多元化的科普方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由点及面、多角度、立体化的呈现科普内容,取得了初步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将这些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出可以有效推进科普图书融合发展的六种主要的科普方式,供广大出版界同人参考。

借助科普讲座,推进科普图书深入解读

大众阅读科普图书是一种主动行为,大众往往是基于自己对某一方向或某一领域有着知识渴求而开展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免会融入自己的喜好,比如阅读过程中会有所侧重,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最感兴趣的知识点上,而忽略了其他自己并不关心的内容,因而有可能造成理解的偏颇。为给大众提供准确的阅读指导,引领读者进行深入解读,出版单位邀请图书作者或该领域专家进行相应的科普课程录制,从作者和专家的角度帮助读者聚焦知识内容,提炼知识重点,纠正理解偏颇。这些课程以二维码的方式,加载到科普图书上,通过一本科普图书,将读者和作者关联起来,使读者在阅读纸质版图书的同时,获得专家伴读的良好体验,既有利于科学普及,同时又能推进科普图书深入解读,成本低,效果好,是值得借鉴的融合出版方式。

借助科普动画,助推科普图书辅助理解

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讲座,以其专业的课程讲授,可以带领读者进行知识的深入解读。而面向少年儿童读者群体,如仍用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知识解读,则可能难以吸引小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此,出版单位策划制作了面向少年儿童群体的科普动画,用生动的动画形象、诙谐的讲授语言、明快的动画场景给少年儿童带来更契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知识剖析,帮他们了解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难点、点燃探索兴趣,为孩子们埋下科学探索、科学思维的种子,引领他们找寻自己的兴趣所向,自主探究科学知识。面向少年儿童的科普图书,在加载了科普动画后,可以助推科普图书的辅助理解,打破父母伴读的常规模式,为他们开启独立阅读的全新体验,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是被普遍认可的融合出版方式。

借助科普文创,加强科普图书要点记忆

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于一体的STEM课程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STEM课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知识的运用,通过多学科融通、动手操作可以有效地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同时帮助青少年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出版单位将STEM课程先进理念融入到科普图书中,选择重点知识点进行文创产品开发,配合科普图书一同出版。这些文创产品通常需要青少年在理解知识要点、进行认真思考之后才能动手完成。通过引导青少年参与动手实践环节,加深对知识要点的记忆,同时启发他们对于知识的运用,激发他们对于科技知识的进一步探求。科普文创是连接知识与实践的重要一环,可以有效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育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受到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的认可,是科普图书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借助科普展陈,筑牢科普图书知识体系

中国科协于2022年公布了2021—2025年第一批经认定的近1300家科普教育基地,其中有很多科普基地的申办主体为科普场馆。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展陈设备的不断更新升级,原有的传统科普场馆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大众对于现代科普场馆的视听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场馆提升建设。如果做到高质量的场馆提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内容资源,先要提炼出场馆需要展示的核心内容。而内容从哪来?哪些是社会大众的兴趣所在?又有哪些内容需要向社会大众宣传?出版单位凭借多年积累的内容资源及多年进行的市场分析,已经建立起成体系的学科资源与受众情况双向信息库,他们在场馆内容策划上具备着天然优势。于是,传统出版单位向科普场馆展陈设计方向的探索步伐正逐渐迈开。科普图书能满足社会大众对科普知识的基本诉求,而科普场馆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可以带给社会大众沉浸式的科技感知,图书与场馆两方互相补充,互为促进,可以向社会大众提供更为完善的科技知识体系,是科普图书融合出版的一次跨越式提升。

借助科普实践,引导科普图书知识拓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科普工作,宣传是重要的一环,但如果将宣传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到工程现场,亲眼看看科技成果运用,亲耳听听科技专家讲解,科普效果必定远远超过单纯的书本宣传。通过实践,学生们除掌握书本的内容外,还拓展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为此,出版单位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了基于科普图书知识内容的研学活动,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由出版单位策划组织的研学实践活动,可以保障科技内容权威、专家教师权威、实验设计权威,帮助学生了解科技知识的实际应用,明白科技内容的来源与发展,其优势显著,具备发展潜力,是科普图书融合发展的崭新方向。

借助科普活动,加大科普图书内容宣传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当前信息量骤增的时代,即使是策划制作精湛的科普图书也需要借力新型传播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才能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新型传媒领域异军突起,占据了社会大众大部分的碎片时间。近年来,出版单位提取科普图书中的核心内容,通过策划组织主题短视频活动,推进科普宣传工作。科技知识搭乘短视频平台快车后,宣传效果成几何倍数增长,从以图书为宣传途径的“千级”受众人群,一跃上升为短视频平台的“亿级”受众人群。同时,借助短视频平台开展的主题活动,还可以吸引社会大众参与到活动中来,让社会大众变身为“媒体人”,吸引影响更多的受众,接力传递科普理念,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不仅是宣传数量,宣传效果也是传统平台所不能比拟的。因而依托短视频平台的融合出版模式值得进一步加大推广。

结语

为提升科普宣传效果,推进科普图书融合发展,出版单位立足自身优势,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向、依托新技术、借力新平台,采用科普讲座、科普动画、科普文创、科普展陈、科普实践、科普活动等多元化的科普展现形式,为科普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未来,我们还应进行细致的数据分析,分析多元化的科普方式产生的社会效益,分析科普图书融合出版产生的经济收益,为推进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场馆科普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科普达人养成记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中国最美的书
场馆风采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