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旭 胡正敏
【摘要】黑龙江省同江市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赫哲族口头传统的抢救性发掘、整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发展,同江市不断推动赫哲族文化传承活动向广覆盖、向精发展,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并入选“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近几年,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等单位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依托数字技术为公众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通过将非遗文化项目图片、视频形象逼真地展示在电子屏幕前,使广大游客居家就能了解赫哲族独具魅力的文化艺术风采,既增加公众的参观兴趣,也为赫哲族口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提供了例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口头文学;视觉传播;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6-013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40
基金项目:2022年赤峰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中国文化传播史》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FXYYJG2208);赤峰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院校微专业建设研究——以数字传播为例。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世居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其生活区域位于祖国东部,被称为“守望太阳的民族”。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黑龙江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观看了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教学。他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具有悠久的口头文学传统和丰富的民间文学类型,推动赫哲族口头文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同江市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探索赫哲族口头文学的数字化保护、展示与传播路径,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点。
一、丰富的赫哲族口头文学类型
赫哲族口头文学丰富,“伊玛堪”是其中最亮的那颗明珠,被人们尊称为“伊玛卡奇玛发”的民间歌手常在猎场、网滩或渔村茅屋里说唱古史和英雄故事,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独特的说唱艺术。它代表着赫哲族的文化传承,伴随着赫哲族实现了从渔猎游牧到定居农耕,再到迈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伊玛堪”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调查赫哲族民间保存的“伊玛堪”作品有40余部,已采录的有《希尔达鲁莫日根》《满斗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安徒莫日根》《香叟夏日丘莫日根》等十余部。此外,“说胡力”“特伦固”与“嫁令阔”等形式在民间也很盛行。“说胡力”是以講述故事为主的文学,内容包括寓言、童话、神话等各种体裁,形式活泼,短小精悍;“特伦固”内容多为传说,如《天鹅姑娘的传说》《金鹿的传说》等;“嫁令阔”是民歌,曲调固定,明朗轻快,轻柔抒情,悦耳动人,多用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山河风光、家乡田园的热爱,如渔歌、猎歌、情歌和船歌等。
二、赫哲族口头文学视觉传播探索
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能较为全面展示和介绍赫哲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民族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体系中独树一帜,是外界了解赫哲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博物馆矗立于三江广场周围的生态林中,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0平方米,是东北良好生态景观与民族文化相映生辉的典范。2006年被国家民委批准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8年9月18日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建馆20年来,赫哲族博物馆一直关注行业发展,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文物与民俗资源,拓宽展陈媒介与形式,走上了一条顺应时代发展的数字化建设之路。2017年赫哲族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线,作为博物馆对外网络宣传的主要阵地和信息化时代公众了解场馆的重要渠道,微信公众号提供了博物馆简介、专题展览、数字文物、线上云展、全景漫游和预约参观等服务,走在了很多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前面。2019年实施“流动博物馆”项目,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发挥公共文化机构服务基层的功能,通过图文声画等形式让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惠及地方。2020年策划了系列线上参观项目,如“足不出门参观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中俄边境文化季线上活动”“馆藏文物精品线上展览”“云上端午,品味龙江”“平安清明,文明缅怀”等,分别从馆情馆史、文物文化、民俗风情、语言文字、民族发展、对外交流等角度进行线上策展,便利、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1年春节开启了线上云展系列活动,内容涵盖节日习俗、传统美食和口头文学等,同时策划了“白山黑水育英烈”“永远跟党走”“东北四大精神”等红色云展,与黑龙江省博物馆联合开展“垂教千秋——先师孔子传”线上展览,将民族工作与党史党建深度融合。虽然这一时期的云展仍以图文结合的平面形式为主,但拓宽了策展视角与形式,扩大了受众范围,实现了多种文化资源之间的共有共享,提高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2021年12月,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全景漫游展”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线,数字展馆依托馆内文化资源,采用数字化三维建模复原场景效果,将文物多角度、清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并利用微信互动平台进行展示。数字展馆由四个不同的链接组成:一是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简介,包括周边环境——三江广场自然风光和博物馆建筑风格与外部装饰,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在赫哲族传统民居撮罗子、地窨子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圆柱形尖顶式砖瓦结构。博物馆圆柱形外墙上金黄色浮雕生动地再现了赫哲族迁徙、御敌、狩猎、捕鱼、信仰(萨满)、艺术六个方面的场景。二是一楼展厅——悠久的民族历史与灿烂的渔猎文化。三是二楼展厅,包括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独特的生活习俗、丰富的艺术形式与绚丽的文化瑰宝、文体文化交流党和政府关怀三个展览,最后是三楼展厅——英雄的历史人物与繁荣的今日赫哲。博物馆馆内为三层式结构,现有文物及各类展品4300余件,其中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503件。馆内展出的1300余件展品中,有赫哲先人使用过的石斧、陶罐、瓷器、骨器等,还有鱼皮服饰、桦皮船、托日乞(狗拉雪橇)和118张反映赫哲族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的照片。数字展厅把枯燥的文物图片利用三维形式,形象逼真地展示出来,实现文物的数字化展示,让更多公众可以全方位的了解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的馆藏珍贵文物,增加公众的参观兴趣,使广大游客居家就能了解到赫哲族的渔猎生产生活习俗和独具魅力的文化艺术风采。
三、赫哲族口头文学视觉传播方式
赫哲族博物馆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进行口头文学的视觉传播,第一是“赫哲族谚语”主题云展,赫哲族谚语是赫哲人民生活和社会历史经验的结晶,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是赫哲族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赫哲语言在日常交往中逐渐为汉语所代替,现今赫哲族所流行的谚语主要是以汉语为表达手段的文本。赫哲族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由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时机与平台,针对“赫哲族在元宵节没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的习俗,但在赫哲族谚语中却有表达这些节日的习俗”这一文化现象,推出“赫哲族谚语”主题线上云展。展览按照谚语的内容将其分为三大类进行展出,即生产劳动、自然节令和民俗新禧,向公眾普及了“猎手不怕虎豹豺狼,渔民不怕江涛海浪”“江里有金也有银,就看你手勤不勤”“老太婆爱唱白本出,小媳妇爱玩摸瞎糊,老头爱听伊玛堪,小孩爱听说胡力,姑娘爱唱嫁令阔,小伙爱讲特仑固”等传递赫哲族传统生态智慧、反映赫哲人民独特精神文化的谚语。
第二是通过公众号推文的方式线上参观“赫哲族语言与口头文学”展览,随着赫哲族生存模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赫哲语的功能急剧减退,已成濒危语言,赫哲语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目前除了一些民族小学开设赫哲语课程外,同江市非遗保护中心也通过现场授课和网络教学的方式保护和传承赫哲语言。赫哲族博物馆以图文的形式介绍了赫哲族语言的历史沿革和传承现状,展示了赫哲族语言书籍等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公布了汉语与国际音标对照表,为民族语言爱好者提供了学习资源。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传统文化靠世代口耳相传,在精神文化方面创造了内容丰富、曲调优美、独具特色的说唱文学艺术形式。最具代表的有“伊玛堪”“嫁令阔”“说胡力”“特仑固”等,这些都是对赫哲族的历史、生产生活、神话故事、美好爱情等广泛内容的讴歌和传颂,伴随着赫哲族从远古到今天的说唱艺术,不仅有珍贵的艺术价值,还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一种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古老口头文学样式,内容丰富,篇幅宏大,具有强烈的英雄色彩,被当作赫哲族的英雄史诗。“伊玛堪”由一人表演,说一段、唱一段。历史上,产生了莫特额、古托力、葛德胜、吴连贵等一大批优秀的伊玛堪歌手,她们创作并流传有《希尔达鲁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马尔托莫日根》等数十部作品。
赫哲族民歌“嫁令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渔歌、猎歌、情歌、摇篮歌、喜歌、悲歌、节令歌、古歌、迁徙歌、英雄征战歌、请神歌、谢神歌、敬酒歌、风俗礼仪歌和赞颂新时代幸福生活的新民歌等。展览通过图片形式展示了《渔歌》《想情郎》《赫哲姑娘唱赞歌》《赫哲儿女表深意》《过去痛苦的日子》《难忘的赫哲渔乡》等经典歌曲的曲谱。“说胡力”指的是赫哲族民间故事,篇幅短小、主题突出、善恶分明、以物喻人、蕴含哲理,典型作品有《额敦叉鱼》《猎人与仙鹤》《白兔和灰兔》《粗心的猎人》等。“特仑固”是赫哲族的神话和传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渔猎生产、社会生活、天文地理、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代表作品有《火神》《鱼中皇》《江水为什么向东流》《钓鱼台的传说》《太阳和月亮的后裔》等。对于这两种口头文学形式,均采取了神话、传说、故事文本内容,与传承人讲演传习图片和相关书籍成果相结合的策展方式。在伊玛堪文化项目的策展上略有创新,除运用大量图片介绍了吴宝臣、尤树林、吴明新、尤文兰、尤文凤、尤秀云、葛玉霞等传承人采录、表演、传习伊玛堪的事迹,还加入了精心摄制的演唱与讲述视频,传承人身着精致考究的民族服饰,在森林或静谧的情境中,感情充沛、又说又唱地进行讲述,声音连绵起伏,情节引人入胜,肢体语言丰富,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并且方便反复观摩与学习。此外,还展示了伊玛堪相关书籍资料,这次线上参观为赫哲族博物馆日后建设数字展厅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最后是赫哲族博物馆全景漫游展(即数字展厅)中的口头文学策展,通过三维信息技术将馆内外相关展陈进行了处理,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随着镜头由三江广场进入博物馆大门,整栋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便展现在眼前。围绕着博物馆行进,暗金色的外墙浮雕上描绘了赫哲族先祖迁徙到三江口的神话故事,刻画了“嫁令阔”“说胡力”和“特仑固”等口头文学,并重点呈现了赫哲族文化瑰宝“伊玛堪”。走进博物馆一层大厅,巨大的木刻浮雕中也融汇了赫哲族崇拜的图腾纹样,鱼、鹿、狗、天鹅,祥云、群山、海浪、日月,均是来自于神话传说中的文化符号。在一层“悠久的民族历史与灿烂的渔猎文化”展厅中,有播放“伊玛堪”表演视频的场景;在二楼“丰富的艺术形式与绚丽的文化瑰宝”展览中,设有单独的“伊玛堪”展台,和“嫁令阔”“说胡力”“特仑固”展区,令人遗憾的是,这两部分的数字展厅仍然沿用了线下展览的二维平面形式,除了增加语音导览外,并没有额外的视听或互动体验。
四、赫哲族口头文学视觉传播路径
通过对赫哲族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目前民俗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仍然是少数民族口头传统视觉传播的主要阵地,相较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视觉传播方式,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一手的资料与体验式的活动。那么如何将大量的音视频资料和互动体验项目通过线上的方式,传播给更多的游客与观众,是博物馆、非遗中心、研究机构以及文旅部门都需要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结合民间文学、民俗学、文物学、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方法,我们或可通过以下三点去设计或思考未来赫哲族口头文学的视觉传播路径:
一是优化现有载体的体验方式,深化、细化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的数字展馆,挖掘口头文学相关文物资源与影像资料,拓展参与数字博物馆的媒介种类,使用VR与AR技术,创设网络虚拟场景,增强现实情境体验,以动图、视频和虚拟体验代替原本的展陈内容,从而解决了展区空间有限和不易变动、陈旧死板等策展痛点。在相关文物的设计上,也可以加入全景观赏数字文物的链接,而不仅仅是重复“点开=图片+音频”的机械动作,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通过数字赋能真正实现让文物“自己开口说话”。开放“伊玛堪”“嫁令阔”“说胡力”“特仑固”等口头文学项目的线上体验,便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爱好者欣赏、观摩、学习赫哲族口头传统,同时也丰富、创新了人口较少民族口头文学的传承方式。
二是推动“伊玛堪”数据库可视化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制作数字展馆、线上体验项目等,在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护方面,可以效仿福建芳华剧院的越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项目“数字芳华”。“数字芳华”是在芳华剧院实体场馆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的增强现实数字展馆,将馆史馆情、剧目剧照、服道文物、经典唱段和剧院展厅融合为一个崭新的数字博物馆,基本实现等同于实地考察的效果,是福建芳华剧院重点打造的越剧数字化保护、传承项目,现已成为剧院乃至整个越剧行业对外宣传和线上传承的金牌名片和首要渠道。南方沿海地区在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建设与传承方面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成熟的范例和可供参考的借鉴,东北地方剧种与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的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
三是创新赫哲族口头文学视觉传播形式,比如进行线上直播、架设空中剧院、制作科普短片、设计文创产品等。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专业优势,提炼文本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符号,将罕为人知的古老图腾转化为中华多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形象,并通过平面、立体与实物等多种、多维的形象设计,使其由文学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全民信息化平台,推进口头传统的宣传普及,让“酒香”飘得更远、更广,强化人口较少民族口头文学在丰富全民精神文化生活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各类空中剧院、云上展演活动中来,在开放包容的网络环境中高质量、有规划地完成与外界的交往、交流、交融,探索出顺应时代潮流、持续健康发展、保有自身特色的传播与传承路径。
参考文献:
[1]刘育辰,王晓敏.5G时代赫哲族农业非遗文化创新发展探索[J].核农学报,2022,36(07).
[2]汤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02).
[3]曲轶莉,张开亮.民族文化传播数字虚拟化研究——以赫哲族历史遗存数字虚拟化陈展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05).
[4]庄善洁.赫哲族民族研究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J].图书馆建设,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