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机制研究

2024-04-28 01:14重庆市民政局课题组
中国民政 2024年6期
关键词:低收入重庆市救助

☉ 重庆市民政局课题组

低收入人口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将其作为社会救助的重点帮扶对象,不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要求,也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救助帮扶长效机制,既是民政部门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重庆市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完善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

2020年3月,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并明确重点监测对象为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两类人群。2021年5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将重点监测对象扩展到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印发《重庆市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具体措施》,要求强化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重庆,低收入人口规模较大,提升社会救助实效、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拓展重庆市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有利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仍然是低收入人口。低收入人口经济状况差、消费能力不足,就业、住房、教育、医疗方面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如何保障这类群体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善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助推器。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必须高度关注低收入人口,通过完善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机制,精准认定低收入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救助帮扶,切实保障基本生活。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排头兵,现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受灾人员救助、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救助制度。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救助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困难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重庆市民政局积极推动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实现社会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图为铜梁区土桥镇民政办工作人员指导群众通过“重庆救助通”微信小程序申请社会救助。

(三)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机制是实现应保尽保、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包容性和普惠性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凝聚力,切实增进人民福祉。完善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机制、构建低收入人口“识别—监测—发现并预警—救助”的工作闭环,不仅为重庆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优化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具体方案,也是形成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更加优质的社会服务体系的关键一步。

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机制的建设路径分析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分类筛查和预警机制、低收入人口帮扶协同合作机制,打造帮扶资源供给体系,创新宣传方式,提高了低收入人口识别精度,丰富了低收入人口帮扶内容,有效激发了困难群众自身发展内生动力。结合国内外的低收入人口工作经验与重庆市低收入人口工作实践,未来重庆市低收入人口工作可从以下四方面发力。

(一)构建精准有效的低收入人口认定机制

低收入人口认定机制是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机制的基础。可通过对社会人口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识别并筛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低收入人口,为开展救助帮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一是明确界定低收入人口概念。综合考虑经济基础、能力水平、健康状况、家庭构成等多种因素,按照国家划定的标准,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适合本地的低收入人口量化标准,为一线工作人员精准识别低收入人口提供依据和指南。二是探索多维低收入人口识别办法。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整合多方力量,探索多维低收入人口识别办法,精准识别低收入人口。同时,用好数据信息平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三是规范低收入人口识别程序。推动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低收入人口识别路径,打通低收入人口识别程序上的堵点,保证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的精准化和公平性。“自上而下”即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结合线下摸排信息和线上动态监测信息,综合研判,筛查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人口;“自下而上”即低收入人口主动申请救助,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对其情况进行核实比对。

(二)完善“线上+线下”的动态监测机制

动态监测是一个不断跟踪监测的过程,旨在全面掌握低收入人口就业状况、家庭支出、困难情形等变化情况,为后续常态化帮扶机制和政策宣传机制的改进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一是搭建大数据支持服务平台。将原来各部门分散录入的低收入人口信息进行汇总,打造丰富完善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按照民政部统一部署,依托金民工程的支撑,以全国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为基础,拓展应用及功能,形成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现统筹城乡、分层分级、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定期更新的目标。二是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明确民政部门牵头作用,同时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各有关部门定期就低收入人口工作召开会议,形成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三是广泛动员群众。通过动员引导群众参与低收入人口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对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工作的重要补充作用,提升低收入人口认定的精准性,保证动态监测的及时性。

重庆市江北区民政局依托网格驿站,延伸社会救助服务触角,有效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图为江北区大石坝街道石油社区网格员向群众介绍社会救助政策。

(三)细化分层分类的常态化帮扶机制

常态化帮扶机制是对低收入人口进行精准帮扶的行动机制。可通过对低收入人口的识别和监测,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如通过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提升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一是帮扶内容精细化。充分考虑低收入人口实际需求,按照困难程度和困难类型,细化帮扶内容,分层分类提供常态化救助帮扶。通过综合考量、精心设计、统筹谋划,保证救助政策更有针对性,推动形成高水平可持续的常态化帮扶政策体系。二是帮扶主体多元化。首先,发挥党政机关在多元帮扶主体中的主导作用;其次,发挥社会力量的社会资源调配能力,凸显其“精准服务”、“匹配需求”等特殊优势;最后,充分激发低收入人口和家庭的主动性,增强个体和家庭的内生发展动力。三是帮扶效果绩效化。根据资金使用、队伍建设、帮扶成效等关键评估指标,建立综合性帮扶质量评估体系,对不同帮扶主体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同时,将评估结果纳入对民政等政府部门、企业与社会组织的考核范围,并合理运用绩效考核评估结果,建立奖惩机制。

(四)打造“内外”兼具的政策宣传机制

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切实提高政策知晓度。一方面,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使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全面准确掌握政策。要让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政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宣传社会救助工作成效,讲好社会救助故事。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完善政策宣传内容,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举办宣讲会、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做好权威解读,扩大宣传覆盖范围,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困难群众、支持参与社会救助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低收入重庆市救助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娶低收入老婆
水下救助抢险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