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2024-04-29 00:44吕莎陈圆圆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思想政治教育

吕莎 陈圆圆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数据视域下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编号:2023-ZZJH-254);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基于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院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研究”(编号:Wjlx2022231)

作者简介:吕莎(1984— ),女,新乡医学院三全學院讲师,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陈圆圆(1986— ),女,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

摘 要:数字智能技术催生了教育的深层次变革和系统性重塑,驱动了教育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的数字化创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构建育人新形态的必然趋势和实践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还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我们要从推进资源供给、搭建育人场景、凝聚思政合力、涵养数字素养等方面探索实践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

当前,人类已进入飞速发展、升级迭代的数字化时代,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对世界发展和社会各个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启动“教育数学化战略行动”,开辟了教育领域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新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数字中国、教育强国战略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一、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意蕴

当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信息技术优势的高度融合,已成为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高校思政高质量发展的形势所趋、改革所向,也是思政工作者的应有之责、应尽之务。

(一)沉浸式体验:网络空间提升思政教育悦纳感

传统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虽然突破了“粉笔+黑板”的边界,但是整体仍局限在固定的时间与空间,缺乏多元体验和现实交流,无法实现“行走的课堂”。数字化技术使思政教育各要素之间实现智能转化。沉浸式、互动性虚拟体验馆的广泛运用,实现了学生身体与意识双重在线、线上与线下互联互通、历史与现实实时体验,也让思政教育全方位参与、全场域互联成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式、情境等要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内在结构发生深刻转变,形成以数字信息和多维场景为驱动的新生态”。

(二)双向性交互:协同联动提升思政教育渗透力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以其知识储备、教学资源、经验阅历等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而受教育者则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师生之间缺乏双向沟通与有效对话。数字化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价值导向,人人都成了行走的“数字集合体”。一方面,师生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甚至消弭,教育者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学讲解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问题的启发者;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既是思政教育的体验者也是教学设计的参与者,借助各种外围辅助设备,汲取知识、认识社会、了解世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以“对话”的方式建立一种相互平等、双向互动、和谐共促的师生关系。

(三)精准化供给:分众滴灌契合思政教育新生态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运用互联网的场域中,摒弃了以往惯性思维的“应然性”,注重师生共进、共享、共生的“实然性”。一是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平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等情况多维采集,进行“智能画像”和动态监测,实现对育人对象的精准滴灌。二是利用智媒时代的数据算法,围绕受教育者的兴趣特长、学习习惯、价值寻求,分众化构建内容丰富、个性创新的网络思政教育内容,营造极具获得感和氛围感的特定教学场景。精准化、个性化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可以实现不同数据平台之间互联融通,成为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的“强磁场”和“能量场”。

二、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

由于数字化技术在运行方式、内容结构等方面和传统信息技术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立体化、开放性的信息传播在给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崭新发展机遇的同时,网络信息碎片化、隐匿化的特征也给其带来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一)数字技术僭越价值引领,优质资源存在触达壁垒

“数字崇拜”“技术依赖”等风险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了工具主义的陷阱。一是算法推荐、数字画像作为数字技术的核心要素,很难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动态等受教育群体的特质进行量化,“算法黑箱”“数据洼地”基础上建立的数据模型本身就会因主观意愿而存在偏差。二是当前部分育人主体驾驭大数据、构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难以纠正育人对象的“信息偏食”,造成了数字技术“越位”而思政教育“缺位”的现象。三是高校育人对象的行为选择往往会深陷同质化的“信息茧房”,致使其沉浸在媒体平台感官化、娱乐化的肤浅世界中,不觉中筑成了接触优质思政教育资源的壁垒。

(二)虚拟空间模糊现实边界,镜像世界消解判断理性

虚实融合的数字教育给育人对象带来了超越传统认识理念的感官体验,然而一旦离开虚拟空间,复归现实世界,就可能会带来“冰火两重天”的反差体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既要注重给育人对象带来可视可听可感可触的“数字盛宴”,又要防范育人对象深陷“镜像世界”。这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角色交错和场景切换,极易导致“真我”和“网我”的冲突和混乱。同时,网络渠道的泛化带来的是教育内容的泛化,具有较高教育价值的思政类内容会在“柏拉图洞穴”效应影响下被虚化、弱化。

(三)信息分散加速数据孤立,联动困境削弱育人合力

“大数据日益发展,使得数据的总和效应大大超过了部分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理论阐释、宣传动员、价值引领、文明创建等领域的系统工程。由于高校的职能部处和教学院系管理职责和业务需求不同,形成的数据标准、结构和质量也有很大差异,导致出现数据碎片、数据孤岛、数据割据等现象。而高校尚未形成成熟的数据筛选、存储和监控技术,在龐大的数据洪流中捕捉思政教育数据还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由于在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上缺乏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一盘棋”思想,“开枝散叶”式媒体平台和“鱼龙混杂”式的信息内容会导致传播话语体系同质化、低级化,最终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式微。

(四)数字素养滞后于技术发展,思想藩篱制约教育变革

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中,数字技术和思政教育不会天然、自动地进行有机融合,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寻、研究两者进行融合联通的规律和方法。当前,数字素养不足已经成为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桎梏。一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的不足。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教与学的方式,仅仅是将在线平台、数字设备等技术工具和思政教育进行表层融合,缺乏构建数字场景并开展全景式、嵌入式、体验式思政教育的能力,出现“用新技术走老路”。二是思政育人对象数字素养的不足。受教育者在数据芜杂的网络空间,受社会阅历有限、主流情感认同缺失等因素影响,极易在多元网络文化差异与冲突中造成价值观念的失序和混乱。

三、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主动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中伟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致力于构建形神兼备、虚实融合、同频共振、润物无声的育人新生态。

(一)形神兼备:聚力奏响育人主旋律,拓展主流价值接受域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并非只是数字技术和思政教育的简单堆积和生硬融合,“只有实现育人模式、手段、内容等方面的全面性重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第一,找准需求侧,精准识别受教育者需求,激发其求知动力和情感认同。高校要充分利用数字画像、虚拟仿真等数字技术和微信、QQ、抖音、B站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维度对受教育者进行数据分析,绘就价值理念、思想动态、理论关切等多向度图谱。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注重师生之间双向互动,变“独白式”为“对话式”教育;围绕家国情怀、价值追求、生命体验等进行育人场景构建,推进思政智慧教室、虚拟仿真体验教室等“数字思政”新基建工程。

第二,优化供给侧,坚持内容为王、守正创新,不断丰盈受教育者精神世界。把与育人对象的成长规律相契合、育人目标相耦合的育人内容,按照育人对象的网络习惯进行精准推送。重视讲好“四个故事”、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培育一批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网络教育精品项目,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重视讲好身边的故事,增加“算法推荐池”中优质育人资源供给,找准网络话语和教育话语之间的共通点、联结点,打造育人对象喜闻乐见、乐此不疲的话语表达体系。

(二)虚实融合:奋力激活育人主引擎,重构思政育人新生态

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推进了育人理念和育人实践的深刻变革,需要不断研究新环境、把握新规律,不断探索虚实融合、场域联动的双向交互路径。

第一,充分尊重育人对象主体地位,搭建全景式育人场景。虚实融合的育人生态并非一味追求虚拟仿真环境,单纯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而应该打破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的壁垒,实现动态和静态、历史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着眼于育人对象的“实然性”,搭建与学习需求相匹配、与育人规律相契合的智慧服务体系,确保育人对象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开放式、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全天候”在场。

第二,积极引导育人对象实践体验,拓展多元化育人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育人对象个体的内在道德体验上。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将思政育人工作和育人对象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挂职锻炼等有效衔接,使育人对象在真实场景中获取情感体验、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鼓励育人对象主动关注、参与社会生活,围绕各类社会现象进行价值辨别和行为选择。

(三)同频共振:倾力打造育人主力军,绘就线上线下同心圆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线上线下一盘棋思想,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党政工学团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第一,打造育人共同体,提升思政教育开放性。坚持共商、共享、共建的育人理念,打破政府、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学校等边界壁垒,深入挖掘各领域思政元素并推动线下思政育人资源向线上延伸,聚力搭建覆盖思政数据收集、交换、运用、治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共享资源平台。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融媒体服务平台、智慧党建综合管理平台等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促进各育人服务平台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开放共享、应用交互协同。

第二,建强育人主力军,提升思政教育协同性。高校要探索构建跨部门边界的多元一体、协同育人的动态管理体制。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要围绕育人导向,促进思政资源和育人元素系统重构,做学生全面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让思政教育“入心田”。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团委、网络管理中心等部门要在思政育人体系上统筹规划,做学校思政育人的“把关人”,把思政工作“做到家”。党团干部、优秀骨干、网络评论员等要以科学客观的理性态度、鲜活生动的网络语言主动设置话题并引导舆论走向,做学生良性自治的“先锋队”,使思政育人“见成效”。

(四)润物无声:全力把握育人主导权,涵养数字责任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要通过完善师生数字素养培育与技能提升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以适应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和数据治理要求。

第一,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提高数字胜任力。2023年2月,教育部在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数字素养的核心内涵要义和指标体系。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教师发展学校、专题培训教育等多种方式,搭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平台,引导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数字技术融入思政教育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个体要不断提升数字赋能自我发展的能力,辩证认识数据算法、数字孪生等伦理风险,“通过利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利情势,构建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微环境”。

第二,强化育人对象数字素养,培育数字化人才。全资源育人、无边界学习已成为数字化时代育人新生态,这就要求育人对象具有信息辨析和技术应用的能力。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开设媒介素养通识课、媒介素养辩论赛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字意识,不断提升抵制网络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化网络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网络伦理准则,规范网络行为,持续开展“争做新时代好网民”工程,使文明上网、文明用网成为广大学生的思想追求和行为自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3]赵丽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范式构建与优化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2022(2).

[4]高莉.大數据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徐朝军,施聪莺.教育大数据算法模型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

[6]戴维·索恩伯格.学习场景的革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

[7]景星维.网络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8]崔建西,白显良.智能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2021(10).

[9]张琼,高盛楠,李玉纯.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重要价值与实践进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2(6).

责编:司 哲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