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护理教学与师资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04-29 19:07李玉欣李秀丽邓建华刘司春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师资关怀人文

李玉欣, 李秀丽, 邓建华, 刘司春, 唐 玲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肾病科,北京, 100078;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护理部,北京, 100078)

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动着护理工作内涵的转变,促使护理学科向高质量、人性化方向发展。人文关怀教学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的教学[1]。护理实习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接班人,其人文关怀能力是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健康的保障[2]。积极有效地开展人文护理是护理学专业准确定位从而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具体体现,也是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3],同样也是临床护理教学、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中指出将护理内涵外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4-5]。因此,加强临床护理教师的培养是关键,不仅要注重人文关怀教学,还要从中、西医等方面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为有效地加强临床护理教师的培养,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人文关怀教学开展情况调查以及临床护理教学师资的现状,对加强临床护理师资培训做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教学工作。

1 人文关怀教学

1.1 人文关怀教学概述

1979 年,美国护理学家 Jean Watson 首先创立了人性关怀这一理论,并首次应用人文关怀这个概念,其认为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一种充满爱心的人际间的互动行为,或者是有目的地帮助其他人来实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健康,同时指出,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应以人性利他主义作为指导,以十大关怀要素作为护理服务的核心思想。根据这些理论,人文关怀被定义为:护理工作人员在开展护理活动时,通过照护、支持、帮助使护理对象获得身心整体健康,维护生命整体核心,实现自我的一种情感关爱和专业行为。人文关怀是一种理念,是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的组合[6]。人文关怀教学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的教学[7]。护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接班人,其人文关怀能力是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健康的保障[8]。

1.2 人文关怀教学开展情况

1.2.1 临床护理教学开展人文护理能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人文关怀已成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方法之一,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改善护理服务的核心[9-1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已成为护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的护理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走的是职业教育的道路,所以护理教育的重点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训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文关怀教育的发展[12]。王双等[13]指出人文关怀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1.2.2 加强对临床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师资培训:对带教老师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师资培训是实施人文关怀临床教学的前提,带教老师与护生建立关怀性关系,带教过程中融入人文教学方法,护生感知人文关怀,激发关怀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满意度。伍雅琴等[14]中采用经验分享、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高职护理实习生领悟他人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促进其对职业道德、感性思维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引发情感共鸣,更利于将关怀知识内化为关怀态度,并促进高职护理实习生有效感知、理解、领悟教学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探讨,及时反思,培养人文精神,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文关怀能力和关怀行为。崔金锐等[15]指出人文护理关怀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临床教学,不仅有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且有利于护生职业能力的强化和拓展,值得临床教学推广应用。杨姮等[16]通过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有效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为病人提供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马芳等[17]对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评分,总体情况略低于国外水平,提出应加强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2 护理师资培养的现状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承担着护理教育者的重要角色,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是决定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关键[18]。然而目前我国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历层次及能力结构参差不齐,多数教师虽然具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规范的护理教育知识[19]。

2.1 临床带教老师普遍负担较重。

承担临床教学的老师多属于病房的护理骨干,其在带教的同时,也承担着护理组长、护士长等角色。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大多数带教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完成教案书写及教学计划的制定。

2.2 临床带教老师缺乏系统培养。

目前,部分临床护理教师未接受过系统的教学理论学习及教学技巧培训,当履行教师角色时,显得知识和能力不足、方法单一,影响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少临床带教老师缺乏系统培养,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大多临床带教老师选择口头传授、幻灯片讲授、操作示范等结合模式[20],然而教学的内容较多,知识点存在碎片化特点,实习护生很难系统、全面掌握知识点和护理技能[21]。

2.3 临床护理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

在临床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应强调护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护生全面发展,避免刻板化教学,满足培养未来护理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需要[22]。而临床带教老师教学理论知识相对欠缺,因长期从事繁忙的临床工作、接触的学科前沿信息较少、时间和精力有限等原因,导致观念更新滞后,教学理念停留在原来的“传道授业”阶段。

2.4 临床带教老师重视实践操作,缺乏人文关怀教学指导

多数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实践操作及任务的完成,很少考虑相互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关心程度是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13]。传统带教方法以教师为主导,护生往往被动接受,难以融入其中,在这样的状态下,实习护生会逐渐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影响实习护生专业技能的提升[23],临床护理教学可以帮助护生更好地理解护理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护理实践过程中[24]。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临床教师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缺乏对护生人文关怀信息交流与传递,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相悖。

2.5 临床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重医疗、轻护理”,“重临床、轻教学”等传统思想影响,临床护理教师长期以来接受再培训、再教育机会相对较少,知识更新不够及时,因而建立起一套积极、行之有效的临床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以适应护理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在必行。

3 护理师资培养策略

“十四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将“加强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统筹推进中医药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25-26]。培养和树立中医护理人员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争当爱岗敬业、技术精湛、勇于创新、贡献突出的榜样,成为服务、技能、学术、创新、素养、教学的“六全型”中医护理人才,促进行业发展[5]。当前的师资培训也以短期培训或学术讲座形式为主[27],培训对象多为被动接受,教学知识和技能内化不够,理论学习容易与教学实践脱节;且常忽略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培训针对性较差;培训效果评价方法较为单一、评价标准不够客观全面[28-29]。因此,探究如何更科学有效地进行师资培训,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对保障临床护理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3.1 加强临床护理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构建

临床个别带教老师给予的指导不足,可能损伤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同时,教师的人格特征也可以影响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30],在带教时,临床护理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思想通过言传身教,使护生潜移默化的学会怎样关心患者,怎样“以患者为中心”,时时为患者着想。临床护理教师的职业素质低将影响护生的专业思想和内在行为。因而,对护理事业的热爱、珍视是临床护理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应贯穿于对护理教育者的培训和实践的始终。在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还要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构建,让护生在临床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操作中及各类健康宣教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16]。

3.2 加强临床护理教师教学素质的培养

临床护理教师多来源于临床护理骨干或医学院校的护理系毕业生,接受教学相关培训相对较薄弱。杨朝蓉等[29]表示要积极开展院内外各种方式的师资培训,如: 定期举办带教老师培训班、参加国内外临床护理和教学学术研讨会等,努力提高临床教师的知识水平。王艳梅等[31]在本专科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行为评价的调查中也指出,临床护理教师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素质较低。因而加强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3.3 加强临床护理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

相关研究[32]报道护生在实习中后期出现差错占实习总差错的93%,说明学生在实习中后期容易擅自执行操作,但不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容易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这既加重了患方的负担,又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因而,医院各级医护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新形势、新趋势,增强防范意识,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高等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来提高临床带教老师及护生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及护士自身的利益,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4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护理教学中,应不断强化临床带教老师人文关怀的培训,使带教老师不仅能够发挥护理专业优势,还能把握好人文关怀理念,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从而提升护生人文关怀意识。对于护生来说,在临床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与探索,更有助于提升护理人文关怀能力,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夯实基础。

对带教老师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师资培训是实施人文关怀临床教学的前提,带教老师带教过程中融入人文教学方法,护生感知人文关怀,激发护理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文护理关怀教学应用于护理临床教学,不仅有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有利于护生职业能力的强化和拓展,值得临床教学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师资关怀人文
人文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人文社科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