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探索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

2024-05-02 14:37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南化第三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面朝数位竖式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南化第三小学 梁 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教材编写要求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既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事实上,核心素养的导向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让数学和生活更贴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数学课堂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要求,改变流于形式的课堂环节,让学生能通过数学课堂获得真实的本领,探索数学课堂究竟该追求什么?

尽管教育界目前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但是大多数人普遍认同数学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平等地交流彼此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在日常对小学生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喜欢数学课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爱润课堂

卢梭也曾在《爱弥儿》中提出,对每一个孩子和成年人都应有一条教育底线,即绝不伤害别人。这应该也是一种爱。数学课堂教学也可以传递爱吗?当然可以,且必须如此。爱能从内心世界真正激发起学生享受数学课堂,喜欢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学得深刻,学得主动。甚至可以理解为,爱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

【教学案例】

笔者曾观摩“可能性和可能性的大小”,课的开始是这样处理的:

师:拿出早餐KFC,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齐):KFC!

师:哈哈,大家都爱吃肯德基吧?有没有同学还没吃早餐的?

生:嗯嗯,有。

师:老师和你都没吃早餐。这样吧,(桌上有瓶矿泉水)我们抛矿泉水瓶盖,盖面朝上早餐归我,盖面朝下早餐归你。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1:盖面比较重,盖面朝下的可能性大。

生2:抛一次不太好,抛五次比较好。

生3:一个矿泉水瓶盖有2 个面,都有可能。

……

起初,有人质疑这样的导入是否累赘,用抛硬币来导入不是更能直接切入主题吗?教师是成人,他是知道矿泉水瓶盖盖面朝下的可能性大。这是老师对学生的爱。从后面学生的回答“老师是故意把早餐给我的,因为抛了四次都是盖面朝下,只有一次盖面朝上,因为盖面比较重,所以盖面朝下的可能性大”可以看出,虽然仅仅是一份早餐,可呈现出的却是教师和学生双向的爱,这次课堂导入可以用润物细无声形容。数学课堂作为教育学生的主阵地,更应该注重爱的传递!

二、智启课堂

智,即智慧。拥有智慧是幸福人生的基础。也许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人去追求并且创造幸福,最终能幸福地活着,而这些都离不开智慧。智慧,指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娴熟的技能,更指的是勇气、自信、专心、执着等一些难以物化的内在品格。要传递“智”,就是要启发“智取”,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智慧的熏染。

【教学案例】

笔者在执教“小数的加减法”时,是这样引入新知的:

师:水果批发市场第一天运进水果475 吨,第二天运进水果34000 千克。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千克?

生1:34000 千克=34 吨,34 +475=509 吨。

师: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生2: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

师:下面请看例1(出示例题情境图1),通过预习,同学们还记得这个情境的问题是什么吗?

图1

生3:小明和小丽一共用去多少元?

师:如何列算式呢?

生3:讲义夹的价格是4.75元,笔记本的价格是3.4元,所以用4.75 元加3.4 元,算出小明和小丽一共用去多少元。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尝试着列竖式计算这个算式,请一个同学上来展示计算过程。

师:你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列竖式的吗?

生6:我觉得把3.4 写成3.40 在这题中是没有必要的。

师:熟练计算后,这个0 可写可不写。

生8:4.75 的5 表示有5 个0.01,3.4 的4 表示有4 个0.1,5 个0.01 加4 个0.1 是0.45,和竖式计算的结果5.09 矛盾。

生9:3 在个位上表示3 个1,如果3 和7 对齐表示3 个0.1,同一个数在每个数位都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有矛盾。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4.75 +3.4 呢?

生10:根据小数的性质,在3.4 的末尾添上一个0,3.4 里面有340 个0.01,4.75 里有475 个0.01,合起来就是815 个0.01,也就是8.15。

生11:给这两个小数加上单位“元”,整数部分的数代表的是元,十分位上的数代表的是角,百分位上的数代表的是分,4 元7 角5 分加3 元4 角是8 元1 角5 分,也就是8.15 元。

生12: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字才能相加,所以十分位上的“4”应该和十分位上的“7”相加。

师:所有的方法都围绕着竖式计算的一个核心法则,你能说一说吗?

生13: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的加减法”这样的一堂课普通的上法无非是讲清计算法则,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直到熟练为止。但是数学教学不能让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几乎没有讲解,只是在关键处抛出核心问题—小数点不对齐计算有什么矛盾吗?这样反过来问为什么,符合学生喜欢“找错”的心理,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集思广益,提出小数点不对齐的计算方法的不合理之处,深入发掘了知识点,顺着学生的思维走,把学生的思维闪光点作为“发掘点”,从而启发学生的智慧。

三、思促课堂

思,即思考,人要有主动思考的意识、缜密思考的习惯和深层思考的能力。思考能够伴随人的一生,如果一个人学不会思考,他将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数学课堂传递思,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思考,更要关注如何才能启发思、促动思、鼓动思。

【教学案例】

笔者在执教“倍数和因数”时,课堂导入设计如下:

师:老师想向同学们展示一种数学魔法,想看吗?

师:你在脑海里想一个数,不说出来,我就能知道你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师:在大于0 的自然数中任选一个数,默默记住,不要让其他人看到这个数。然后按下面的步骤计算:

①将这个数加上8;②将得到的和乘3;

③将得到的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加到一位数为止(举例147 如何相加,1 +4 +7=12,1 +2=3);

④将得到的和乘3;

⑤将得到的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加到一位数为止;

⑥将得到的和减1。

师:同学们,如果成功的话,你们要给我热烈的掌声。公布答案:8。

师:想知道老师掌握的是什么“数学魔法”吗?

生:想。

在课前给学生展示一下老师的“数学魔法”,首先是让学生感到无比的神奇,老师不知道学生想的数字,竟然还能准确无误地报出其答案;其次是将此“魔法”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联,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是向学生传递思考的信号,“老师是怎么做到的”,数学课堂竟然也有如此大的魅力,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

四、美渗课堂

数学课堂要渗透的“美”,不仅关乎原本的数学知识,还关联到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问题设置,课堂氛围等。传递“美”,首先,教师要考虑学生已存在的审美观念,经验价值;其次要考虑到学生钦慕、从众、创新、求异、逆反心理;最后,要大胆地创造美的形式,呈现美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教学案例】

笔者在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课)”时,开始是这样处理的:

师:明天就是我们的元旦晚会了,梁老师要布置教室,有几个小问题要大家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放音乐)

生:愿意!

师:帮老师解决问题的同学,课后将得到梁老师送出的元旦小礼物!先来一个小热身,梁老师想把这些元旦手抄报贴在黑板上,需要一些数据,你能帮我算出它的周长吗?

(出示图2)

图2

生:2×4 =8(分米)。

师: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生:单位。

师:真细心!第二幅手抄报我已经知道它的周长了,想要求它的长怎么办?

生:周长先减去两条宽再除2,求出长。

生:周长先除2,再减去宽。

师:说得有理有据,看来想要算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一定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长方形要知道长和宽,正方形要知道边长。

师:教室装饰好了,下面梁老师想在门上贴一个“褔”,需要你们帮助,谁来读一读要求?(如图3)

图3

生读题。

师:老师给你一张长方形纸当成春联纸,哪个小勇士上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剪?记得边说边折。

生:把长方形的宽与长对齐,找到最大的正方形。

师:我们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想要找到春联纸里最大的正方形,就必须找到春联纸的哪条边?

生:宽。

……

通过元旦节美化教室这样一项实践活动进行数学学习,手抄报的使用,“福”字的粘贴,大小的计算,让学生感受美,运用数学知识创造美,学生获得的经历是真实的、合乎情理的,与学生内心的感受是同步的,是师生在共同地创造着一次分享美的旅程。

从根本上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不会达到整体的和谐,因为那代表了教育的终结,而教育正是要朝整体的和谐去努力。在不急于求成的前提下,教师要追求的数学课堂的价值—爱、智、思、美,都不会有终点,要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唤醒,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欣赏,以这样的态度审视数学课堂的改变与推进。

猜你喜欢
面朝数位竖式
巧解竖式
竖式填数
面朝大海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同数位相加减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
错误的竖式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对齐数位 看前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