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第二实验小学:厚植教研沃土 赋能师生成长

2024-05-04 02:06王向文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名师教研活动

王向文

学校要发展,教研要先行。盂县第二实验小学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贯彻“双减”精神,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宗旨,以课堂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切实加强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助力师生成长成才。

一、教研培训夯基固元,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离不开教师兢兢业业的奉献,更离不开教研培训这一源头活水的润泽。教研工作在整个学校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抓好教研工作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从规范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践,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使学校教研工作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校教学的特色之路。

1.抓业务,强素质———夯实教学基本功。

以课堂常规教学为主抓手,学校积极承担、认真组织县局安排的全县教学新秀、教学能手课堂赛讲活动,活动期间,要求全体教师抓住难得的机遇,规定每次活动时,调好自己的课,尽可能多听、多赏、多评。学校内部每学期也要组织开展多种赛讲活动,如新调入教师汇报课、教学能手示范课、骨干教师引领课、青年教师展示课、同课异构等,夯实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了教师课堂的硬实力,使“轻负高效”不再是空话。

2.严要求,促成长———重视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培养,关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极为重要的一环。我校采取的办法是:启动“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通过对青年教师的严要求,给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尽快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白洁、张丽娟、孙文霞、姜福瑞等教师荣获省、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阳泉市第八届基础教育“三优工程”评选活动中,闫瑞芳荣获优质课一等奖,侯志芳、赵立改荣获二等奖;在国家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郭丽霞老师的课获部级优课。

3.重培养,推名师———建立名师工作室。

学校坚持名师引领和骨干凝聚,本着“骨干教师上水平,尖子教师出特色”的思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他们在做好常规工作外,还是学校重点培养对象,通过随堂听课、现场观摩、交流研讨、说课评课等形式,进一步锤炼和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竭力打造名师,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通过层层评选,姜福瑞、孙文霞被授予“阳泉名师”称号,王晓婷成为县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并荣获“阳泉市教学能手”称号。学校还成立白洁、姜福瑞名师工作室,在发挥名师示范带动和指导辐射作用的同时,培养和促进我校教师尽可能多地进入名师团队,积极锤炼业务素养,薪火相传,赓续弦歌。

4.强教研,重内涵———深度教研常态化。

我校学生人数多,同一年级平行班级在12个左右,班容量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要想班级齐头并进,一个至关重要的法宝就是———教研活动。学校每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开展深度教研。每一次活动前都要作充分的准备,定主题、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通过分享课件、教学思路、教学资源等进行集体研讨,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或发现的问题,让每一位教师上课前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开展“人人听我一节课,我听人人一节课”的公开课教学活动,校长、教学副校长和教导处全程参与,通过说课、评课深度教研,共研共进、取长补短。每学期学校还安排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让全体老师通过上课、听课、观课、议课、评课、研课、磨课等形式,互相交流借鉴,打造精品课堂。此外,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教学研讨、观摩、赛课等活动,活动中我校教师以出色的表现、精湛的业务获得诸多荣誉,有力地辐射带动了全校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助力学生能力生长

学校教学工作结合国家“双减”政策和我校“提质增效”要求,聚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有效课堂,注重体现以生为本、教学评一体的新课改理念,倡导把“问的权利”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的时间”放给学生,把“思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能力培养,向40分钟要效益。于是,经多次外出名校访学,长期积极探索实践,结合学校教学实际,骨干教师多次研讨、实践,形成了“导学自悟三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导学自悟”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思想体现,指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学领悟。“三步”指励志凝心、温故展评、学讲记练。“四环”指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精讲;强化记忆、梯次训练;检测反馈、拓展总结。教师聚焦新课标,践行高效课堂新理念,立足学生的起点,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教育视野,提升教学智慧,课堂逐步实现了从讲堂到生生共生式学堂的跨越,从学科知识走向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转变。我们注重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使学校课堂教学实现质的飞跃,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红旗不倒。

三、特色延时课程,引领学生多元发展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双减”要求,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我校深入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课后学习指导,开设了书法、绘画、阅读、足球、创客空间、主持、舞蹈、合唱、围棋等特色延时活动,从多个方面丰富学生的课后服务内容,保证延时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針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自我保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等身心特点,我校一二年级的课后服务内容设置以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组织开展了经典诵读、手工绘画、趣味游戏等活动。三至六年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课后服务设置以课业辅导为主,同时增设团队活动,增进同伴交往。在课业辅导日,各科教师分时段进入教室,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保证作业不回家。每周三为无作业日,学生可自主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多优质的社团活动,还积极外聘专业人员与本校专业教师组建高效的课后服务团队,全力打造特色课程,既有对传统才艺的培养,又有对高新技能的探索,既在动中强健了体魄,又在静中陶冶了情操,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90%以上的学生参与到了延时服务中来。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媒体相继报道了我校课后服务特色,县教科局组织全县校长前来观摩,对我校这一举措大加赞赏。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生学习与个性张扬的直通车,使我校的教学特色又上一个新台阶。

四、阅读课程建设,为学生人生奠基

阅读教育是校园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师生汲取营养,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通过创建校本特色阅读课程,促进学生终身阅读、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1.环境浸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阅览室、阅读长廊、班级阅读角等场所的浸润作用,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各班以书香班级为主题整体设计教室文化,有专用板块展示学生阅读情况,让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文化气息。建立班级图书角,及时更换图书书目,让教室成为学生课余阅读的主阵地。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每周四阅读课上孩子们共享阅读的收获;在这里,我们能听到学生成长拔节的声音。

2.阅读指导,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方面,盂县第二实验小学一直行走在实践探究的路上。依托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要求,每个年级精选阅读书目,设计阅读任务单,引导学生对整本书进行持续、深入的阅读,老师根据书目特点、年级特点,通过不同课型对学生进行跟进指导,让学生能够打开书阅读,合上书思考。通过整本书阅读项目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在浸润式的阅读中获得了真正的成长。

3.组织活动,拓宽整本书阅读的维度。

“书香校园”读书系列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让他们将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

2023年4月6日,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学校举行了“书香新时代‘典亮新征程”阅读分享系列活动。三年级寓言故事的课本剧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小演员们个个自信大方、收放自如。他们惟妙惟肖的神情,诠释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四年级好书推荐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更多的好书,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扩大了学生选择图书的视野。五年级整本书阅读主题辩论赛,学生在激烈的攻辩和自由辩论中,对“取经团队需不需要猪八戒”的话题有了两个方面的立体化解答,通过辩论,学生学习了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更全面地看待事物。

阅读是陪伴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为了更好地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校开启“家长进课堂携手共成长”读书系列活动之家长开放日活动。读书月的家长进课堂活动贯通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实现家校共育的同时,促进亲子间的良好沟通,形成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阅读共同体。

“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盂县第二实验小学立足学校重点工作,做好四个服务,即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闪光点;为教师成长服务,使科研工作成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支撑点;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增长点;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学生能力成长的加油站。我们将继续秉承“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最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坚持在创建特色上做文章、在打造名师上下功夫,厚植教研文化这方沃土,助力师生幸福成长,奋力书写新时代的教育华章。

(作者系盂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長)

责任编辑栗树林

猜你喜欢
名师教研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