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策略的深度探索

2024-05-04 08:32邓灏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选科任课教师学业

邓灏

班级管理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对于高中阶段而言,探索班级管理策略有助于改进高中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四川省新高考模式采用“3+1+2”选科方案,学生可选择的组合共有12种,某些热门组合会有较多学生选择,部分冷门组合选择人数可能不足一个班额。对于教育资源较为紧张的学校,为冷门组合单独编班可能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以四川省为例,普遍实施的方案有两种:一是两类班级共存,即存在同一组合的行政班和多个组合并存的走班制两种类型,这种方案适合教育资源相对充足的学校;二是提前对学生的选择方案进行摸底调查,去掉一些冷门组合,仅保留比较热门的组合,学生选择最贴近的组合后按照同一组合原则编排行政班。后一种方案虽然挤压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但对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学校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无论是哪一种方案,新高考制度下的高中班级管理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新高考制度对班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充足的余地,但也對学生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映射到班级管理上,一方面要给学生减负,改变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减少不必要的班级管理或班级建设活动;另一方面要给学生提质,帮助学生从高一起就逐渐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谨慎对待选科问题等。如何借助班级管理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容应对新高考,是制度变更对班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任务艰巨,深挖选课走班带来的现实问题,能为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

(一)班主任工作和教学错位

实行选课走班之后,班主任的存在感和权威性都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班主任工作与教学错位以及与学生相处时间减少。这种情况在高二年级尤其明显。高二学生参加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后,可能就不需要学习班主任所教学科,班主任的存在感和权威性也随之降低。

(二)学生集体意识淡薄

学生的集体意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淡薄。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打散了班集体的固有形态,学生需要在不同的教室接受不同老师的授课。相较以往传统班级组建模式,选课走班后,学生很难以班集体为单位参与活动,进而难以建立起比较强的集体意识。

(三)学生之间缺乏稳定的合作机制

选课走班使学生学习环境频繁更换,学生很难建立比较稳定的学习合作机制。合作机制缺失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班级规定对学生约束力减弱,也可能会使得学校德育管理变得困难。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面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班级管理问题,本文将试着提出解决对策。

(一)管理思维从班级管理向学业管理过渡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实施选课走班的情况下,班级组建形态发生变化,高中班级管理已经很难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如今,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往往与学业水平考试和课程紧密相关,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会随着选课和选考而发生变化,学业管理或将成为未来高中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其中,德育逐渐成为贯穿其中的线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仍将通过生涯规划课程等形式开展,还是要以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进行。

(二)班主任寻求新的角色定位

首先,班主任要成为学生选科和考试的指导者,站在专业角度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选科考试建议,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对新高考制度下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有较全面的认识。其次,班主任要成为学生高中三年学习成长数据的记录者和追踪者,不断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建议,帮助学生动态调整,以达成其目标。第三,班主任要继续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任务。总体而言,班主任需要寻求新的角色定位,以适应新的班级管理要求。

(三)重视上下合作

上下合作指学校管理层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之间的合作。选课走班是校级范围内的安排部署,学校管理层的工作将更加贴近教学一线,班主任是落实学校管理层决策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管理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配合非常有必要,学校工作部署也应将这三类群体的合作情况考虑在内。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

(一)以学生为核心的自主参与型

自主参与型管理模式有以下要点。第一,仍然发挥班主任的管理作用。班主任要研究本班选科情况,在归类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选科组合选拔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班干部,协助管理班级事务。第二,选好、用好班干部,实施全员班委制。根据学生学习表现和组织能力选出各选科组合小组长,对小组的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记录,之后汇总到班长处,由班长整理后交给班主任。

(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引领示范型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和班级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引领示范型班级管理模式有以下特征。第一,班主任要做好年级和学生之间的衔接工作。例如,详细了解学生选科情况,及时上报年级以便年级进行选课走班设计并将年级选课走班安排及时告知学生,同时将学生在选课方面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第二,班主任需加强对学生的监管,班级内部应指定小组长专门负责记录出勤、纪律等情况。班主任需对小组长汇报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与任课教师进行核实并处理。班会时要对各类情况进行点评,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和学校教学秩序。第三,学生选科后可能会不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任课教师和家长积极沟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新高考制度下的班级管理工作对学校及教师均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学校应自上而下建立班主任工作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提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专业度。其次,学校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开展相关工作夯实理论和实践基础。最后,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以学业管理为抓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

责任编辑芦啸坤

猜你喜欢
选科任课教师学业
艰苦的学业
长春外国语学校新高考选科走班先行先试探索成功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