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 刘静曦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二十大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22-2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与民族地区发展,将之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以谋划,强调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2]。
2021 年9 月28 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2023 年10 月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重要任务和工作要求,为我们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3]。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明晰“共同”的个体性与发展性;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两者相辅相成的互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与一切民族工作的目标就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由于地区间的发展基础不同,现代化水平也存在差异。 因此,诸如沿海等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率先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再来助推民族地区、山区、西部区域的现代化建设。 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意味着全国人民共同建设现代化,没有一个民族落伍,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早在1988 年,习近平任中共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对中国最大的畲族聚集地——闽东作了详尽调研,以辩证思维看待民族地区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为丰满闽东这一“弱鸟”的羽翼提出了具体的、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创造了“先飞”的可能性。 他在《摆脱贫困》中指出“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4]87。 2005 年12 月,习近平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就提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性。 他在全省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三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维护民族团结,极大地凝聚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力量,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地推进现代化建设”[5]260。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落下任何一个民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深入民族地区考察调研20 余次,从北疆的高原到西南的村寨,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及真诚的嘱托。 习近平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要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使各族人民既共同参与建设过程又共同享受建设成果。 通过全国上下戮力同心、凝心聚力针对民族地区、山区、西部地区开展精准脱贫、对口帮扶等建设工作,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乘势而上,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前行。 但由于内受历史基础薄弱与个体能动性有限的影响,外受国际关系风云变化、民族地区仍是敌对势力渗透重点的影响,部分民族地区的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
习近平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强调必须要“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2],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各民族人民的庄严承诺。
实现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习近平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指出,民族团结是现代化建设的根系所在,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6],是“发展进步的基石”[7]。 他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8]既要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的意蕴。 习近平在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这是他首次运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顺应了我国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民族发展道路的坚持,为民族工作开辟了新的局面。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9]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深化“三个离不开”思想,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39。 强调各民族需坚定“五个认同”,齐心协力,发挥创造伟力,才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凝聚人心:增强了各民族人民心中的“同胞意识”,既可以筑牢抵御境外势力入侵的保护墙,也有利于现代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汇聚人力:坚定了各民族人民心中的“共同目标”,使现代化建设得到本地区人民的支持与拥护,扩大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基层人才队伍。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培育了伟大民族精神。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牢牢把握住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主旨,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各民族的发展,回应各民族的需要。 1992 年中央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0]。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1]40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 “不让任何一个民族掉队”是党践行执政为民的初心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民族工作的落脚之处,指明了民族工作的目标。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与一切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中国共产党凝聚各民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群策群力、并由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准确把握了新时代下的新形势、新目标,明确了责任主体,回答了现代化建设“谁来领导”的问题;立足时代特点,把握政策导向,解决了共同走向现代化“怎样做”的问题,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了多维发展路径。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多年的历史充分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在实践中得到的真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党领导一切”,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1]20。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12]159。 可以说,中国民族地区发展面貌的焕新、民族团结奋斗力量的凝聚、民族政策的长期贯彻落实都得益于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与领路者,习近平深刻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63,民族地区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实现程度,都与党的领导息息相关。 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重中之重。 中国共产党从以“填饱肚子”为目标与人民群众共吃苦,到以“共同富裕”为追求与人民群众共小康。面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新考验与危险,习近平指出,现阶段“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13]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将人民利益置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在民族地区发展阶段与任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直面问题。 同时要发挥好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1]67,少数民族干部与民族地区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语言、文化的相通性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和条件,成为民族地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在民族地区,建立一支“旗帜鲜明、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党员干部队伍,对于民族地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带领各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十分重要的。
习近平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民族地区“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2],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在新阶段下,民族地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着力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民族地区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本地产业现代化水平较为落后,存在科研投入不足,创新研发能力不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等问题,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素对民族地区能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 新发展格局旨在以更高质量的内循环去推动外循环,这为国内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民族地区应跟上新发展阶段的热潮。 加快推进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到民族特色与供给质量相匹配。 找准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坚持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的发展理念,以实体经济为主构建一批新的产业引擎。
同时,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民族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也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要增强区域间联动效应,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与外界深度融合,构建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扩大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将民族地区的文旅、农副产品推广到全国乃至海外,带动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快速发展。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中国为顺利完成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制定的两个重要国家战略,脱贫攻坚意在脱贫,乡村振兴意在致富,两者有机衔接。 中国目前已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4]在脱贫基础上持续进行乡村振兴战略,是稳定脱贫成果的有效路径。
在脱贫攻坚战中,针对我国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程度深的现状,国家采取了最优惠的政策性援助,帮助民族地区实现了全面性、整体性的脱贫。但目前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短期性政策帮扶的效果将会逐渐减弱,民族地区群众返贫的风险增高。 扶贫工作没有结束,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成为新时代扶贫工作的重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将“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要循序推进,民族地区不仅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场。
民族地区产业是稳定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主要支柱。 发展政策要向落后地区倾斜,利用农村合作社经济统筹现有资源,“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1]31,构建新时代农业生产体系。 抓住每个民族产业的特色优势,对具体的民族产业做具体的分析,并逐渐对企业灌输现代化发展的思想理念,调整落后的产业结构,建立产业帮扶机制,发挥好落地企业对其他民族产业的模范带头作用,突破由于观念落后、环境封闭等外部因素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阻碍。 同时,民族人才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要重视把培育本土人才与吸引外部人才相结合。 “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1]36,鼓励专业人才为民族地区发展作贡献,缩小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差距,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成果,稳步开展乡村振兴建设,与全国乡村一道走向致富之路。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49-50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求我们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求我们贯彻节能环保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企业低碳循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求我们整治环境污染,不断满足人民对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人居环境的需要。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原始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存在大量还未经开发的天然资源。 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系统思维,坚持调整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治理一体化,发展与保护相互作用,促保护可兴发展,损保护则折发展,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永久地牺牲生态环境,实不可取。 2005 年8 月,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 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既要绿水青山”,做好日常环境监测,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到人;“也要金山银山”[5]197,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及文化旅游产业,秀丽的自然风光就是生态财富,森林、空气也能变成“真金白银”。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推动民族地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格局。
习近平关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论述的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从理论意义上说,推进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从实践意义上说,共同走向现代化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并通过独一无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为其他多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及管理制度的观察、分析中,看到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可克服性,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习近平立足于中国实际,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他的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现实角度聚焦现代化发展的重点。 习近平立足现实,抓住了民族地区这一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难点,提出现代化建设应重点弥补民族地区的“短板”弱项,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问题的道路,为真正跨越“卡夫丁峡谷”找到了有效路径。 二是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习近平关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论述从人的发展出发,以各民族的共同福祉为发展目标,强调要满足各族人民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发展。 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理论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奋斗目标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关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是指引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风向标,是新时代团结各族人民的奋斗旗帜。 现代化是否全面、均衡、科学,是衡量一个区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这是一个“活”的、存在变动性的考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抓住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新特征,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实况,“因势而新”对民族工作不断进行政策调整,针对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代化,协力构筑了新时代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的框架,明确了物质现代化的“梁”,精神现代化的“柱”。 习近平关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制定了全面的发展规划,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对新时代中国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话语范式,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关注经济利益、忽视人民福祉的弊端,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始终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中国的机遇促进世界的发展。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7]习近平有关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其他寻求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民族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 一方面,习近平关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民族地区,以亲身实践调研对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现状“把脉问诊”,挖掘困境再“对症下药”,加大对民族地区资源倾斜、技术扶持,并始终坚持民族地区全面化、具体化发展,不“一概而论”,不以公式般笼统对待所有地区,针对具体区域采取具体发展措施,走出一条中国式民族发展道路,为其他多民族国家攻破现代化难题提供了路径参考。 另一方面,习近平始终坚持在现代化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维护民族团结置于民族工作的核心位置,强调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及内在要求。 中华民族都是一家人,“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我们建设的是发展成果惠及全民族的中国式现代化。 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为其他多民族国家提供了经验与智慧,也为世界的持久和平注入稳定性因素。
综上,习近平对我国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系统性、全面性的考量,针对民族地区的“弱点”对症下药,规划了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民族地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并在现代化建设中蕴含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及今后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拓展了重大时代课题,正确回答了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问题,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理论的延续与深化,也是对马克思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创新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立足当下,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不怕啃现代化建设中的“硬骨头”,拒绝套用“西方式”现代化发展模式,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随着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习近平关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将在实践的检验下,不断创新、不断深化,为民族地区的和平稳定、繁荣昌盛提供长期性、科学性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