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综合能力)教学与创作研究

2024-05-08 19:38张天翼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速写综合能力

【摘 要】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统考新科目“速写(综合能力)”开启了由以省为单位组织命题具体性事宜过渡到以国家为单位制定命题总方针、规定考试形式的美术高考新纪元,与此同时,也结束了“速写”科目久困于“依固定套路为内核来布局‘同质性背题模式”的基础上思考与实践的历史,是“高中美术教学”与“大学美术与设计人才选拔”实现实质性进展的一次里程碑式飞跃。新科目区别于以往“速写”以专业能力水平考查为主的考题要求,更加强调“美术史论素养于绘画训练以及考试当中的整合式应用”,由此生发出新的要求,即“学生速写专业能力培养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化”,所以,专业课之外,全面纳入专业训练体系的美术鉴赏课的身份被改变,从以美术美育作为教学总方向的独立科目变为美术美育、专业课与统考深度结合的综合教学科目,具有多向度联合的性质。本论文将通过对统考改革背景下的新科目“速写(综合能力)”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梳理并总结出针对此科目总体训练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美术统考;考题改革;美术鉴赏;速写(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217—03

在高中教学阶段,考题改革将传统速写训练由人物造型与动态为主体向速写式创作进行全局转变,由目标的确定而生成的新型课程对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升至关重要。具体到可以有效提升综合能力的细部方案,传统美术、当代艺术以及设计三者思维的融合,对于教学的多向度展开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所以,在新统考科目实施的背景下,也亟需契合此方面的专业教师。高中美术教师选拔、高中专业课教学模式、高中专业课课时设置、高中专业课训练内容、高中专业课教辅材料编排设计、高中美术教学研讨及高中美术教师在个人专业拓展方面都会得到广泛且深度的调整。除此之外,对未来大学美术与设计各专业方向教学及学生学习与毕业质量、全阶段美术美育计划落实、美术与设计产业提质、国家总体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也将会起到影响深远的作用。

一、构图

关于构图,是基于造型基础训练之上一项重要的绘画思考与实践方向,绘制与画的总体观看效果是一个综合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针对一幅画的画理剖析,构图的形式更能体现作者的艺术思考逻辑以及观念倾向。构图训练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一是“黑白”,通过制造明度对比强烈的色块有意识地布局不同区域,这里区别于依固有色来组织的色块训练,更加强调作者的主观布置,黑白结合造型以及各细部要素的处理,能够最大化地释放由画面经营观念的视觉化来塑造的艺术能量。黑白并不是素描关系里的具体两极颜色,而是明度上的黑白关系,新科目考试标准里增设了很多工具,色彩作为契合创作过程中的一项核心能力,可拓展的视界较之以往更加广阔。二是“碎整”,通过大面积的留白与周围多元素组合成的空间,生成疏密意识浓厚的对比,明确的“构图感”会让画面的形式效果更有力量。三是“通透与模糊”,通过不同材质的“阻隔效应”生成清晰与投影的对比,亦可通过距离的设计造成同等要求的对比。四是“冷暖”,结合黑白概念里引出的色彩绘制探索,在两个小时的考试过程中,如何在契合明度法则基础之上更好地发挥冷暖对比的艺术作用是画面效果提升环节之中的重中之重。五是“质感”,即采用不同材质生成的效果创造出不同的对比效果,比如石质、木质与金属质感之间的穿插关系。六是“新旧”,此法则更多应用于不同时空感觉的反差式对比。七是“写实与剪影”,在综合元素绘制的组合式效果当中,可以搭配“剪影式人物或物体”,与着重刻画的写实对象做强烈的观念上的形式对比。

二、设计

设计在绘画当中的思考与应用是一个可拓展性极强的领域,对于传统绘画训练也起到了更进一步整合以明确画理的作用。设计在“速写(综合能力)”范畴分为两大领域,一是场景设计,二是人物设计。场景设计分为建筑、室内、景观与道具;人物设计分为动态、服饰、互动、距离与形态。场景与人物共同展现作者的创作与设计思维视觉化效果,比如建筑设计,若能从通过观看、临摹记忆而来的建筑设计进行绘制,上升到依据自行设计的建筑来绘制,在个人艺术观念的表达上更具有“独创的优势”,且更能驾驭画面总体形式的自主控制。此外,从建筑设计观念“平面图”与“立面图”出发,可以引出“平立面构图”与“平立面色彩”的细分思考与实践经验作为载体的概念,这对于深化对“综合能力”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此类推,室内与景观亦是如此。说到服饰,除了设计素养的具体体现,还更多层面上与美术史论素养相联系,做到历史属性、文化属性与个人屬性的全面赋能。关于人物设计,由此前考题两人变为多人物组合,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则具有舞台的戏剧性与故事性,聚焦点的思考与塑造会让画面鲜活起来,营造出动与静并置于画面的整体感觉。整体创作在设计环节可以综合考虑,比如室内的窗景可以是古画里面的世界,而非现实中的“具体化场景再现”,个人创作观念延展的“艺术通透性指向”在画理剖析与视觉观看上更加明确。

三、观看

观看亦是全方位提升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与美术课堂专业训练以及美术史论素养提升为培训基底的美术鉴赏课共同生成“创作意识”。观看分为三类,一是不同媒介的观看;二是不同作品的观看;三是不同场域的观看。学生通过观看,积累对不同作品的“剖析经历”,多角度提升自己的“视觉审美修养”,同时也全方位强化个人对自己创作意识以及主要发展方向的认知。绘画生成画感,观看生成观感,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在侧重于美术专业生专业训练为主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美术馆观看经验的积累变得重要了起来。在美术馆游走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藉由观看所获取的“原作视觉体验”,反复与个人艺术思路对照,并做好观后感的梳理与总结,看、写、听与画作为能力进化总基底。进步产生于“多种专业视觉经历的融合”与“对融合后的知识架构的吸收与明确”,最终使自己在所学专业技能与学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四、造美

理解“速写(综合能力)”考查的核心要义,明晰“造美”的深远意义。通过美术造“真”,非客观实际刻画,而是自己创造的现实,塑造艺术家自己眼中的“美”,依照指引载体“高中层面的《美术鉴赏》”来组织并构建能够连通古今艺术家关于美术创作视角在不同主题设定下绘制作品的“转换式创作思维”,进而实现“美术美育素养”结合“美术史论+创作+速写”三种专业能力的综合表达。根植于此法则,艺术逻辑的延展过程将会得到更多层面上的深度感悟,突破先前因以“术”为重、美术史论学习滞后,造成技术层面与艺术思维层面“同化痕迹严重”的普遍性问题。个人艺术思考之旅破除屏障需要寻求确定属于自己的学习、探索与创造方式,生成系统的“思想文本”,以笔记、画记、影记、论文的形式不断积累关于“造美”的个性化美学构建心得。

五、画作分析

(一)《室内》

根据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的人物动态作为参考,创作一幅“速写(综合能力)”绘画作品,作为一次深度探究让综合绘制与观看经验以获积攒。

首先是大的画面形式如何通过构图来“分割与布局”,对于一个空间的叙事性创作并不一定要“以全貌示人”,近景、中景与远景以及画面当中的左景、中景与右景又如何统筹把握是一个重要思考的角度;其次是色彩布置,全域赋色、半全域选择性赋色与局部赋色对于画面的“综合性”与“绘画性”表达及其画理剖析提供不同的“观察与思考视点”;最后,作为速写式创作,新科目的研究不仅立足于基础能力的巩固与强化,还在于“创作意识”的多维度拓展。

此画刻画重心作用于人物,动态及细部塑造所生成的观感成为画面主体,亦契合参考作品应用于主题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对画面多维效果制造的研究增进了一步。人物刻画的工具以铅笔为主,与炭笔勾勒以及水彩铺色构成的“快速性”形成质感上的形式对比。人物浅色与背景深色空间在明度上形成固有色的对比,又结合冷暖拉开颜色感受的心理距离,再加之灰色的屋外墙面与屋内地面一起生成透气的空间感。

(二)《公园》

知识点如下。

(1)此幅画为教研创作作品,以公园为背景空间,布置在公园中一起打牌的人物。

(2)在构图语言上,要注意的是画面的整体大分割的处理,以人物、墙或道具为分割基准,人物组合又要注意统整性的安排,减少背景空间的视觉拥堵效应,画面要有设计通透性。

(3)人物动态处理要掌握好高低错落的布局。

(4)墙外空间的远景要有树作为点缀,这个要点对于建筑手绘效果图亦是通用。

(5)画要创作完整,获得完整的刻画经验以及教研分析经验。

六、结语

根据教学实践及其不同研究指向小论文的积累,生成学习方法架构清晰的学科系统,基于此学案,指导关于本科目专业训练相关事宜,做到胸有成竹,稳步巩固与提升美术学科综合专业素养。高中教学作为联考新科目改革背景下教学实践的前沿阵地,关于“速写(综合能力)”的思考与实践,对高中阶段美术教学的影响聚焦于包含创作的综合训练目标,将速写门类所占的课程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是作为统领全局教研、教学与学习的“科目”而存在。传统“速写”科目则变为内部训练及考核的对象,是“速写(综合能力)”基础能力构成部分中的一项。

“速写(综合能力)”训练对场景建构及刻画的要求更为严格,设计能力培养之外,生发出人们对“生活素材”的具体关注与摄影及绘画的积累,拓展于此,写生课成为必须且需长时间段开设的专业训练课程,此外,与之有关的“场景摄影”在教学与训练当中的运用将愈发广泛。同时,依据《美术鉴赏》系列教材里的画作构局契合画作人物动态的摄影创作亦是美术专业训练必备环节,进而结合“影记”共同提升“速写式创作”所涵盖的综合能力。

统合各向度能力,打通全阶段教学内在桎梏,塑造具有緊密连续性的理论与实践运作局面,这对中国文化及艺术现代性在全阶段教育体系多元且广泛建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J].中国美术教育,1995(3).

[2]曹庆晖.美术史系与美术史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研发生纪程[J].美术大观,2022(12).

[3]林笑初.剖情析采:换个角度画色彩[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林笑初.色彩的思想:油画基础技法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

[5]丁一林,马小腾.解构与重构:构图新概念[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

[6](法)弗朗索瓦·苏拉热.摄影美学:遗失与留存: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张天翼,男,汉族,山东临清人,中央美术学院双硕,临清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美术、建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速写综合能力
《青年速写·归》
钢笔速写
“蹲连”速写
交叉学科下高中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探究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