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制造,怎样解答?

2024-05-09 15:28本刊编辑部
中国信息化 2024年4期
关键词:实体工业机器人

本刊编辑部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部分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中国信息化》杂志曾刊文辨析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数字经济领域任务,使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表述是十分准确的。我国实体经济的优势和重心体现在制造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制造”这个算式将给我们怎样的解答?本刊2024年第2期及“中国信息化杂志”微信公众号发表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委员、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理事长刘九如演讲实录《把握新型工业化发展机遇》一文,其中在谈到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时指出:

“通过数据智能分析和AI预测模型,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关键参数和指标的智能监控和优化,及时发现生产中的异常波动和质量问题,提供預警和决策支持。通过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工业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缺陷预测,基于对产品图像和传感器数据的学习与分析,产线能够识别产品的质量问题,提前预测潜在的缺陷,提高工业产品的良率,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灵活性。在工业产品设计与研发环节,通过模拟和仿真产品的性能和行为,减少工业的实际试验和开发成本,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在工业产品技术攻关中,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和智能推荐系统,整合和分析各种技术文档、专家经验和实验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共享和应用知识,实现智能协作和知识管理。通过机器视觉和传感器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识别缺陷和异常情况,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质量控制和故障检测,减少人工检验的需求。此外,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和视觉识别技术,实现高效的生产线操作和品质控制,通过产线快速转换和调整来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进而持续优化工业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模式。比如ChatGPT可与机器人相结合,实现自然语言控制,提高机器人的人性化、自然化。ChatGPT可以通过图像识别,为机器人的语音交互提供更多语境信息,使机器人更加接近人类。”

本期封面故事从上述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思路出发,探讨“人工智能+制造”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和消费品制造领域的探索、现状和前景,期望为业界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实体工业机器人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工业人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