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Flash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2024-05-10 15:22黄婷婷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任务驱动

黄婷婷

摘  要: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和程度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多种场合。该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深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文章介绍了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Flash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该教学法通过将学习内容分层次,将任务分为不同难度级别,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渐完成专业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分层式教学;任务驱动;中职计算机;Flash专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计算机Flash专业技术具有应用广泛、灵活性强等优势,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和深入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并在中职计算机Flash专业教学中进行了应用。文章将详细介绍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原理、应用、教学流程以及实践效果分析,并探讨该方法应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中职计算机Flash专业教育的发展。

一、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概述

(一)分层式教学法原理

分层式教学法是一种将学习内容分为不同难度等级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把基础内容和高级内容分开讲授,并将信息按照难度和深度分为不同层次。学生先完成某一层次的任务后,再向下一层次逐步发展。这种教学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我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既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去充分理解所学内容,并逐步掌握知识技能。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原理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将任务逐步递进地展开,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通过各种项目、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技能和完成固定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三)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特点

1. 多样化任务:通过不同层次的任务驱动学生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技能训练和学习,不断拓展学生的技能和知识面。

2. 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按照不同难度等级,逐步开展学习任务,使学生逐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学习深度。

3. 注重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更多的实践任务训练,帮助学生逐渐体验学习知识的实际运用场景,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4. 突出重点和难点:任务在完成过程中会暴露出学生的不足,教师利用任务突出重点、难点,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是一种强调难度逐渐递增的教学方法。

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一种将两种教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针对性,通过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让学生逐步提高难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可以深入了解任务要求,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完成任务,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提高学生成果展示的质量和水平

在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实践中,学生需要将自己所完成的任务成果展示出来,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反饋。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情况,推动学生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任务完成水平和成果质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Flash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Flash技术基础知识的分层教学

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Flash教学而言,分层式教学是一个必须实施的教学策略。在Flash技术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点根据难度和深度分为不同层次,从而帮助学生逐渐理解、掌握Flash的基础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从基础概念开始,介绍Flash的界面、工具。随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制作静态场景、动态场景,以及如何制作基本的Flash动画效果。学生逐步完成某一层次的任务后,再向下一层次逐步发展,从而完整地掌握Flash的技术知识。

(二)Flash专业任务的任务驱动型教学

在Flash专业任务的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教学策略。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Flash技术的核心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较为贴近实际案例和项目的Flash任务,如制作产品宣传动画、制作数字海报和制作信息图等。通过任务的设置,既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技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学生动手实践的训练

Flash专业教学中的动手实践环节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每个任务都需要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学习资料,自己制作出一个完整的Flash作品。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难度逐步递进任务安排,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达到良好学习效果。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根據自己的兴趣和经验,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改良,并及时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能力。

中职计算机Flash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需要结合分层式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和学生动手实践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有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Flash专业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应用。

四、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Flash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教师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

在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考虑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任务的难度和深度,将课程内容分为不同层次,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组织方面,教师需要明确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方法、评价手段、教学资源等的准备和使用。

例如,以学习如何制作唱片专辑封面为例,教师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关于唱片专辑封面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知识,掌握Photoshop制作唱片专辑封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设计,并呈现出一份完整的唱片专辑封面。

教师可以以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为基础,为学生设计如下的任务:任务一,熟悉Photoshop基本操作和技巧,并制作基础图层;任务二,掌握Photoshop的特殊效果和文字设计技法,并制作出更为复杂的图层;任务三,根据兴趣和设计方案,设计出一份完整的唱片专辑封面,并整合之前所学的技能和特殊效果。

教师首先要介绍唱片专辑封面的设计元素和技巧,引导学生建立对课程的兴趣和认知。按照任务难度和深度,将课堂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分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首先学会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技巧,然后开始设计基础图层。一旦学生完成了基础图层设计,教师会引导学生去学习Photoshop的各种特殊效果和字体技巧,完成更为复杂的图层设计。最后,学生将会挑战去设计和创建一个完整的唱片专辑封面。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师可以让学生逐步掌握复杂的技巧和知识,同时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学生对唱片专辑封面的整体理解和专业技术的掌握。

(二)采用分层教学和安排学习任务

在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核心。教师需要根据任务的难度和深度,逐步分配任务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务的分配过程中,要注意逐步提高任务难度,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支持。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恰当地调整难度和深度,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生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按初始能力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对初级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简单任务,如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场景或添加基本动画效果。任务难度不应过高,以免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同时,教师应提供充分的示范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对中级学生,教师可以逐步提高任务难度,如制作更复杂的人物动画或添加更多的特效。此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高级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如制作具有交互功能的动画作品或使用高级脚本语言。此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给予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设计及解决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调整任务难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例如,对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任务难度,促进其良好学习状态的保持和提高。对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提供额外的辅助学习资源,帮助其迅速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Flash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应注重任务的难度和深度,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三)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成果展示

在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根据任务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学生需要按照任务目标,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验,以提高技能和掌握知识。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提供指导和支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指导。同时,学生需要及时总结和反思实践过程,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成果,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分层教学和安排学习任务,以及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成果展示。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Flash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需教师持续注意,运用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应注意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任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应加强对教学成果的评估和反馈,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分层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应用更加完善和拓展。

参考文献:

[1]王琪. 关于“互联网+”时代下中职计算机课程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65-66.

[2]王泠. 浅谈“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堂的应用[J]. 时代教育,2017(04):52.

[3]谢莎. 基于概念图的中职教学信息化研究[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孙晓林)

猜你喜欢
中职计算机任务驱动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模式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生成之道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准、精、特、趣”的四大追求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