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绘本教学实践

2024-05-12 20:34顾佳予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4年3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绘本教学小学英语

顾佳予

[摘 要]传统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教师在解读文本和实施教学时,常出现主题意义探究不深、绘本资源选用不当、绘本教学方法不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主题探究为统领,拓展与教材文本主题相关的绘本,勾连生活与文本,搭建课内与课外沟通的桥梁,探索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绘本教学路径。这样可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意义;绘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9-0057-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英语新课标”)提出,要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绘本教学,有助于融入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促进学生言语习得、思维发展,使学生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一、根植现场:剖析英语主题绘本教学现象

为探索小学英语课内外资源有效融合的方法,很多一线英语教师积极寻找与教材契合度较高的绘本资源作为融合或拓展的素材。但在以绘本赋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主题意义探究不深

以主题意义为统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已得到一线英语教师的广泛认可。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设计没有很好地整合相关的主题学习内容,忽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导致学生的探究学习没有真正开展,知识迁移、经验重组和认知重构更无从谈起。

2.绘本资源选用不当

有些英语绘本针对学生理解文本能力的培养进行编绘,难度高于教材文本,不利于教材文本与绘本资源的融合。虽然教师重视绘本主题意义探究与教材文本的高度契合,但是由于绘本的句型与词汇学习起来有难度,远高于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教师将重点放在句型和词汇的教学上,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绘本资源融入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也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3.绘本教学方法不妥

在绘本资源的运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或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不到位,就容易出现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不浓、知识技能掌握不牢等问题。再加上,教师没有建立起教材与绘本之间的有效关联,绘本教学与教材教授平均用力,导致学生对文本内容一知半解。另外,教师没有深入思考和分析学情,这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

二、价值意蕴:遵循主题开展英语绘本教学的意义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绘本富含文化意蕴与价值,能激活学生的学科思维,使学生产生共鸣和表达欲望,是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1.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主题是绘本教学的立足点,是意义探究的切入口,是文本统整的核心。教师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绘本教学活动,能使学生通过仔细阅读绘本,分析文本核心要义,运用语言交流表达,在主题阅读活动中建构意义、综合运用和迁移创新。以英语绘本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Too?为例,教师可将绘本内容整合到关于“爱”的主题意义阅读中,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书中十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使学生按照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走的线索开启小组探究之旅,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绘本主题意义进行总结升华。

2.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

以绘本为载体,整合文化主题,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应有之举。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绘本主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以英语绘本The Nian Monster为例,教师可将年兽这一主角引入课堂,通过探究春节文化主题,让学生在包饺子、贴对联、剪窗花、逛花市和看舞龙等活动中了解民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3.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较高的可读性、趣味性、探究性和教育性。在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心理要素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可利用抖音、快手、趣配音等APP,引导学生虚实结合理解阅读、视听融合体验阅读、角色扮演感悟阅读。丰富多样的主题绘本活动,有机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实操路径:基于主题探究的英语绘本教学实践

英语新课标指出,学生应该围绕主题学习语言、获取知识、探究意义,确保语言学习成为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语篇,挖掘语篇主题意义,寻找内容适切、主题契合的绘本,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探索绘本与教材融合的教学之路。

1.分析教材单元内容,明确主题要义

深入分析教材,基于教材单元内容进行多角度文本解构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教师要聚焦语篇脉络,分析文本结构、语言特征等,明確主题要义,选择与教材主题相匹配的绘本素材。

(1)挖掘教材主题,寻找绘本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绘本融合课,其特征在于教材文本与绘本的主题相符,具备融合的可能性。因此,教师要挖掘与确定教材的单元主题,依据教材文本主题寻找与之契合的绘本。以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江苏版)为例,其主题与译林版英语教材各个单元的话题相匹配(见表1),教师可以选取相应的绘本进行融合教学。

(2)回顾绘本内容,阅读主题

教师在教学前要把握教材,依据教材的单元话题,从多个层面选择与“Story time”板块相匹配的绘本素材;教学中让学生阅读绘本,分析与绘本主题相关的内容,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顺利进入教材文本的学习。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中的“Story time”板块时,可融入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江苏版)四年级下册的No School Today。这两个文本的主题都与生病有关,都有关于生病的英文表达,内容契合度较高,教师可从绘本的主人公小男孩生病了不能去学校入手进行教学。绘本中关于疾病的单词有“headache,cold,cough,fever”等,与教材文本中Yang Ling生病的单词类似。教师可将绘本主人公的画面切换至教材文本的主人公Yang Ling,通过“How about our old friend Yang Ling?”的问题,自然过渡到文本教学。

(3)活用绘本内容,明晰主题

教学教材文本前,教师可以教材与绘本中的插图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准确把握教材文本主题的内涵。“图片环游”是学生快速浏览文本信息的方式,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获取关键信息,了解绘本大意;再将绘本图片与教材图片进行对比,使学生发现绘本与教材文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时,教师拓展教学绘本Home Is Best。通过课前阅读绘本,学生了解了绘本的主旨大意。教师通过“图片环游”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绘本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家的温馨,自然过渡到教材文本的学习。

2.逐层推进教学任务,提炼主题意义

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师要突破教材的限制、课堂的局限,以提炼绘本主题意义为指向,以逐层推进教学任务为指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及语言学习能力。

(1)理解主题内涵,明确学习目标

在理解主题内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依据教材文本和绘本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定。以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中的“Story time”板块与绘本No School Today的融合教学为例,教师将目标定位如下:(1)能够运用与疾病相关的单词、句型“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询问他人;(2)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使用电话用语;(3)能够提炼出关心他人的主题意义。这三个目标定位都是以教材文本为出发点,同时结合绘本有关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使内容更加丰富。

(2)厘清文本脉络,建构主题意义

绘本融入教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嵌入式和拓展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逻辑性是依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形成的,是教学活动呈现递进式、层次性的有效依据。厘清文本脉络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建构出主题意义。例如,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中的“Story time”板块,在建构主题意义时,教师将绘本No School Today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在打电话过程中,教师提炼出“care”如同“warm words”;绘本中,小男孩妈妈让小男孩“stay at home”,这也是关心别人的一种方式。由此,学生逐步体会到关心他人的形式是多样的。

(3)穿插多样绘本 ,丰富主题内涵

在绘本与教材文本的融合课堂中,能够融入课堂的不只是绘本,只要与主题相关,融入多样文本也是可以的。教学中,教师选取的绘本多为故事类,因为故事类绘本的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类绘本的内容比较单薄。教师可以选取百科类文本,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主题内涵。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绘本与教材文本融合课中,穿插多样文本,从中提取对课堂教学有用的信息,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3.延伸拓展阅读,升华主题意义

在绘本与教材文本的整合教学中,教师要聚焦系列主题的挖掘,鼓励学生课后拓展阅读绘本,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并指导学生阅读,促进教材文本与绘本的意义融合。践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活动,能充分发挥绘本的育人价值。

(1)关注语言生成,培养语用能力

语言教学最终指向学生语言能力的生成。学生语言能力的生成是进行语言交流与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在绘本阅读课中,教师可采用拓展延伸的阅读方式,拓展与教材主题相关的绘本或语篇,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式群文性阅读,让学生在丰富的语篇中感知主题意义。例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Project 2 A travel book的教学中,教师确定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为“Talk about a city”,并拓展阅读绘本Welcome to Chicago。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可从天气、美食、有趣的事等方面谈论一个城市。在教材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有的学生学会了归纳总结,绘制出思维导图;有的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内容,找到了描述城市的相关词汇。对篇幅较长的语篇,学生获得的信息差也较大。教师可帮助学生绘制绘本内容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用已习得的语言谈论芝加哥这个城市。

(2)优化评价机制,推动深度学习

评价机制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保障,为教师即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流程提供了导向。优化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与反思中,进一步领悟阅读的真谛,更好地调整、改进与提升自我。英语新课标倡导“教—学—评”一体化,每个教学环节与课堂任务后都有评价环节,评价可以分为自评、他评和互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阅读档案袋,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阅读与积累情况。

(3)依托主题意义,内化知识结构

在英语课堂中,适当的教学留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探究英语绘本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聚焦核心信息,不要停留在绘本的细枝末节和没有明显导向意义的信息上。在课堂结尾,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和探究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梳理与归纳文本信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依据已有的信息进行个性化解读,不仅发展了逻辑性思维,还培养了创新思维,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教师需要勾连生活与文本,搭建课内与课外之间沟通的桥梁,探索与主题相适应的教学路径,帮助学生建构、完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于加欣.基于主题意义下的英语绘本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20(6):37-39.

[2] 陈剑.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探究主题意义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0,43(6):1-6.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绘本教学小学英语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基于文体意识的小学语文绘本教学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