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自己的弱点,防止敌人钻空子

1955-08-16 03:30颜浩
中国青年 1955年15期
关键词:反革命胡风弱点

颜浩

看到连续揭发的胡风反革命分子毒害青年的罪行,深深感到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青年同志们警惕。

第一,就是一切反革命分子都是注意向青年进行罪恶活动的。这因为,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革命的后备力量。毒害青年,也就是破坏空前的建设,加害於革命的未来。说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牵涉不到青年人身上,实在是一种糊涂透顶的想法。谁不警惕,敌人就要攻过来。现实是再也不饶人的。青年同志们看到侯红鹅事件①,看到天津胡风分子对青年猖狂进攻的材料之后②,对这一点是应当认识清楚了。

第二,就是反革命分子对青年的进攻,总是利用青年人存在的某些弱点来进行的。因为暗藏的反革命分子,不可能也不敢用明目张胆的办法来勾引青年人,但是他们却懂得青年人是有弱点可以钻空子的。譬如青年有知识不足经验不足的缺点,敌人就可能利用欺骗蒙混的手段来使他上当,譬如有些青年有个人主义的毛病,敌人就可能利用来挑拨他和集体和革命的关系。许多事实说明,敌人总是找缺点较多较严重的青年下手,而受毒的被拖下水的也总是这一类人。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警惕反革命分子进攻手段的阴险、毒辣,同时又要警惕到青年本身的弱点就是敌人可钻的漏洞。有些青年同志,没有真正了解不断克服缺点、积极改造思想的重要性。不明白有些缺点,不仅会影响学习和工作,而且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侯红鹅和其他某些青年失足的经过,就是活生生的教训。

所以,坚决克服自己的缺点,堵住一切思想上的漏洞,使敌人无孔可钻,无机可乘,不能不是我们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要时刻警惕的第二个问题。——这篇文章就是想从这方面向青年同志们提供一些意见。

头一个要堵塞的漏洞,是政治上麻痹,缺乏警惕性。这问题虽然谈得很多,但还需要再提一下。因为敌人首先要利用的就是这一条,而它也恰恰是青年中普遍存在的弱点。

为什么许多青年缺乏对敌斗争的警惕性呢?

一种是由於盲目乐观,以为人民力量大,阶级敌人不敢反抗,即使反抗,也是小鱼翻不起大浪,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本质上是斯大林曾批评过的一种右倾情绪,所谓以为“一切都将是一帆风顺,我们差不多是坐在特别快车上,沿着轨道一直不换车的开到社会主义那里去。”③不懂得只要在国内外还有阶级敌人存在一天,便有阶级斗争,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事业越往前发展,反革命的挣扎和反抗就会越加激烈。也不仅“麻痹”对於任何强大的力量都是致命的危险。反革命分子确然是少数,但我们如果犯了麻痹症,小撮敌人却可以给革命造成重大的损失。

另一种是由於缺乏革命觉悟,缺乏责任感,除了自己眼前的功课或工作,觉得反正有党和政府在领导,什么都不会有问题。因此对周围一切,不论事和人都不关心,虽然也知道过渡时期阶级斗争尖锐化的道理。但总没有把自己看做对敌斗争的积极力量之一。显然,像这样还有什么警惕性可言呢?必须指出:这样的人很多并不是不爱我们的事业,而是错误地只记得自己是学生或某种干部这个身份,却忘了自己同时还是一个革命的人,政治的人。结果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态度,就给反革命分子以隐蔽和活动的机会。许多青年同志是读过惊险小说“祖国的卫士”的④。想想美国间谍“西伯利亚狼”为什么会一踏上苏联土地,马上就觉得自己已经落进了罗网?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在苏联,即使是集体农庄一个普通的女主妇,也有高度警惕性。可见只有大家警觉,才没有反革命分子藏身的余地。人民日报“关於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序言中指出辨别和清理坏人,必须“领导机关正确指导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觉悟相结合才能办到。”就是这个道理。

缺乏责任感,不过问自己周围政治情况的人,除了上面那种想法,在同学当中,还有很多是由於片面强调业务学习而产生的。只钻业务,忽视政治,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脱离政治,就会对国内外政治情况阶级斗争形势模模糊糊,政治感觉越来越迟钝。结果必然是老虎同床也视而不见,别人揭发才大吃一惊。对於这种人,提高警惕性就要把克服片面强调业务的思想,做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缺乏警惕性,甚至丧失警惕性的原因,在许多青年当中,还有必须指出的一点。就是现在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同志,都是在解放后长大的,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又是小资产阶级出身,因此一则缺乏身受阶级压迫以及面对面和敌人斗争的经验,二则解放后接受阶级教育还不够,一般都缺乏显明的阶级观点和深刻的阶级感情。於是第一,就产生各种错误的认识,譬如,有人觉得想不通反革命分子为什么今天还要反革命;有人对反革命分子没有强烈的仇恨心,有人可惜反革命分子的“才华”,甚至有人对第一批材料上揭露的,胡风分子那样猖狂的攻击党、反对党的政策,还觉得不是反革命罪状;……等等都是。第二,虽然亲自听到反革命言

论,虽然甚至和异己分子有所接触,但就是感觉不到有什么问题,闻不出有什么不同的气味。这也不能不说是由於自己既幼稚而又保留了很多非无产阶级的东西,现在,感情没有转变过来的缘故。试回忆一下“列宁在一九一八年”这部电影里,有一个描写列宁接见一个伪装“农民代表”的人的场面,只谈十几句话,列宁就从他所说的话和表现的情绪中,嗅出了他是一个来向革命进行威胁的富农。我们有很多工人阶级出身的或久经锻炼的老同志,也有这种敏锐的阶级嗅觉。当然,要有辨别反革命分子的本领,最重要的还是要求学习阶级斗争的经验。但是,在这次清查胡风反革命分子和一切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斗争中,暴露了:有些青年的缺乏阶级观点,缺乏阶级感情(具体表现在对敌人缺乏仇恨心),甚至有些表现了“客观的”立场,正是敌我不分,根本丧失警惕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就必须向青年同志们提出这个问题。一定要认识:高度的革命警惕性是和坚定的阶级立场,鲜明的阶级观点,深刻的阶级感情分不开的。

要堵塞政治上麻痹,警惕性不高的漏洞,上面所谈的几个具体问题是应当下功夫解决的。

广大青年是充满社会主义革命热情,拥护党的。反革命分子决不敢公开打着他的反革命旗号在青年当中活动,他只能利用青年在政治上的幼稚来进行各种蒙混和欺骗。幼稚,无知是个很可怕的弱点。一九二五年苏联共产党“关於青年团工作”的决议中就说:“新的青年阶层中间令人可怕的政治上的无知……乃是极其严重的现象。”因为无知就容易上当。不是天津有一些青年甚至把阿垅、鲁藜、芦甸这些反革命分子十分露骨的反动文艺理论,都当做进步的思想接受下去了么?反革命分子就在这一点欺负青年人。天津揭发的材料不是说:胡风分子对思想水平较高的听众,还讲得“含蓄”一些,而在“辨别力较差的青年当中,就露骨的进行反动宣传。”⑤人民大学不是也揭发了谢韬讲课有“高级讲法”和“低级讲法”么?好欺负的就更大胆进攻。我们水平低就给反革命分子钻了空子,这就是我们说无知是“可怕”的意思。

因为年轻而知识不足,经验不足并不是罪过,但不积极去取得必需的知识和经验却是错误。要求青年同志注意提高政治水平,并不是过高要求。大学,专科毕业要学一套技术知识,难道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水平,反倒可以不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么?在政治上不能满足於一知半解,每一个青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都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业务干部,他同时必定也是广义的政治工作者,他一定要碰到要解决许多政治性的问题。特别是目前阶级斗争中,反革命活动的特点是隐蔽的,手段是两面派。敌人经常要披着革命外衣,以伪装出现,提高政治水平是加强辨别本领的基础,因此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争取自己政治上达到一定水平,打破无知和幼稚状态,实在是青年要努力完成的一项更大责任。

有些青年在这次斗争中,不耐心细致的研究“关於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不认真阅读批判胡风集团反动理论和作品的文章,不注意吸收总结的经验教训。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正是学习阶级斗争经验,学习具体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器,提高政治水平最好的机会。

还有些青年,很满足於自己的天真、单纯,完全不懂社会、阶级关系的复杂性,甚至还不想去求得迫方面的知识。这也要不得。这并不是反对性格上的纯朴、真诚、老实,这些都是要提倡的。问题是不能要那种书生气、公子哥儿似的“嫩得很”,不能要东郭先生式的老实头。那些都是敌人欢迎的东西。

青年在思想意识上往往有哪些根本弱点?而这种弱点又是最容易被反革命分子利用来向青年进攻的呢?

许多事实说明,这就是个人名位思想和个人英雄主义。

青年人应该有志气,应该要求自己在集体事业中有贡献。一个青年充满理想,要为人民做一番大事业这绝不是什么坏事。但问题在你这种志愿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为了革命专业呢?还是仅仅为了自己?这里是一条严格的界限。但是有些青年往往在自己的志愿和理想空中夹杂了许许多多的个人打算。侯红鹅就是个典型例子,中国青年报记者写道:他看了刘胡兰、马特洛索夫的电影也深受感动,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们那样的英雄,但他的目的却是“把自己的事绩编成剧本,拍成电影,名传全国”。他初学写诗时,也曾理想着以诗来为革命服务,但他却念念不忘于出版作品,来“名载史册,流传千古”。当人民英雄、革命诗人本来是好事,但侯红鹅却把个人荣誉地位当做自己实际的目标。这些个人打算就给反革命分子留下了钻进来的空隙。因为个人打算总是要和集体利益闹矛盾的,阿垅不是利用了侯红鹅认为当教员是妨碍创作的思想,一步步挑拨,使他终於为了什么“创作前途”脱离革命了么?

以为理想既然是好的,有些个人打算并不要紧,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革命的理想是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的思想,个人打算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思想。对立的思想不能并存,集体主义思想不占上风个人主义思想就要占上风。不以无产阶级思想来战胜资产阶级思想,那所谓今天还只是“有些”的个人打算,到明天就会发展成严重的个人主义。到那时,反革命分子就不难把你牵了鼻子跟他走了。

个人英雄主义也是有些青年当中很严重的缺点。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本来就常有“优越感”,总以为自己有知识、有才华,很有本领,是到处都少不了他的,青年知识分子就还要加上“年轻”这分本钱,有的青年就以这点自傲,自以为比什么人都强。有一种狂妄自大是很典型的,就是“比老干部我有文化,比旧人员我有政治,和两种人比我年轻。”有不少青年对“天赋聪明”很迷信,往往把自己一些小聪明看得价值连城。有些青年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在工作中所

起的作用。更有不少青年很容易骄傲,才有一点成绩就自高自大。有上面的想法,就一定要产生下面这些问题:第一,就要认为组织分配的工作和自己的“才能”不相称,认为组织不提拔、不重视,感觉“怀才不遇”,很受委屈。第二,就要在集体中总以自己比别人本领大,功劳多,因而骄傲自满,不但不能进步,而且逐步远离集体。第三,就要感觉集体对个人是限制,是妨碍。终於发展到对组织不满甚至敌视。这样说绝不是“过甚其词”,事实上有个人英雄主义毛病的人,如果不改,总归要走这一条和集体对立而终於离开革命的下坡路。

反革命分子是很懂得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和革命不可相容的矛盾的。他们总是利用迫一点来达到目的,想想阿垅为什么要抬举侯红鹅是天才吧,想想芦甸是为什么要用这样肉麻的话来吹棒他的学生吧,看看侯红鹅和其他有些青年,是怎样在这样的吹棒之下变得迷迷糊糊,以为只有反革命分子是知己而掉进泥坑了吧!还能不警醒么?

青年同志们必须认识到:个人主义和反革命虽然不同,但二者却是可以相通的。个人主义发展到严重程度,就一定要离开党,一定要反对集体事业。又必须认识到:不能疏忽那怕在开始还较细小的个人主义毛病,因为个人主义在一个人身上如不克服,就可能发展得日益严重,即使你开始还没有完全忘掉革命,但终於那日益发展的个人主义,就要把你脑子里仅存的一点集体主义也挤得丝毫不留。

必须警惕啊!从严重的个人主义——追求个人名利和个人英雄主义发展到掉进反革命泥坑,是没有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的啊!

在青年同志当中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弱点,也是容易被反革命分子利用的。那就是所谓“喜欢温暖,要求温暖“的问题。

历史上从来没有像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这样关怀和爱护青年。我们的宪法上,就专写下一条,叫做“国家特别关怀青年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建国以来,有多少措施,有多少事实说明党和政府对青年的“温暖”啊!——试想一下:我们的党进行了多少细致、切实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来培养青年成为先进的革命战士;我们的领袖怎样关心青年的全面发展,为青年提出了“三好”的方针;我们的学校怎样不断地改进教学帮助青年端正学习态度;我们的政府怎样法意学生的功课负担,健康情况,怎样注意工农青年的技术学习和安全教育,怎样关心青年的就学就业,我们的党又是怎样领导全国青年为反对资产阶级思想腐蚀进行斗争……难道说所有这一些解决青年切身利益的措施,培养青年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工作不是对青年最大的关怀和温暖吗?

但是有些青年要求的“温暖”不是这些,而是感情上的温情主义和无原则的迁就。最好到什么地方,都有人不断地“嘘寒问暖”,有二三知己关心他感情上轻微的波折,可以让他发泄感情。工作做不好,思想上有毛病,要有人同情,体谅,安慰,而不是批评检查。否则就叫做没有温暖。而且感情脆弱得很,没有这些适合自己温情的东西就受不了,生活不下去,就要苦闷烦恼。显然,在革命大家庭里,集体给你的首先就是政治上的温暖,就是如何帮助你更快更好地改造和提高。这种温暖只能表现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指导帮助,以及对缺点的严格批评——严厉的批评才是真正的爱护和关怀——而不能是无原则的姑息、放任。就是生活上吧,集体是要照顾的,但一则不能特殊,二则要服从当时当地条件。从青年本身讲,就不应当要求照顾。现在有一些青年总是想着国家和集体应该给他这样那样照顾,而不想到自己应该贡献给国家什么,不想到自己还没有对人民做出什么贡就。这是非常要不得的思想。

这种不正确的“温暖”要求,恰就是给胡风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乘虚而入的大漏洞。你写的作品被杂志退回来了,他就替你愤愤不平,同情你的“不幸遭遇”;你入团未被批准,他赶紧就来安慰,说青年团对你没有了解;你不安心工作,他就来表示惋惜你的“被埋没了”;你有个人情绪,他就来做你彻夜长谈的“知己”;你对生活有过分要求,他就来给你些小恩小惠。这叫做顺着你的缺点来发展你的漏洞。

无原则的要求“温暖”,要求迁就,脆弱,经不起挫折和考验,实在是危险的。

除此之外,青年当中还有一些思想上的弱点,也要注意。比如有些不愿去边疆、农村、小城市工作,不愿到勘察队,不愿做体力劳动,怕到下边参加群众斗争的人,就是害怕艰苦,害怕斗争的,他们听胡风那种“到处有生活,到处有斗争”的阻挠青年奔赴迫切需要的岗位的反动论调,就是特别容易听得进。有些想从事文学事业但又不想艰苦劳动的青年,不是也一下就被那种“写诗是凭天才”,“有热情就能写诗”的歪论抓住了么?

青年人还有一种盲目的个人崇拜情绪,常常只凭印象看人而不问实质,甚至听到一些华丽的词藻,难懂的“理论”,就盲目佩服。胡风分子也是大大的利用了这一点的。

所有这些,都是青年同志们应当注意逐步克服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认真地检查,认真地来肃清这些弱点,是我们在这次伟大斗争中一定要做到的。

反革命分子是阴险、毒辣的,但是在人民力量面前,反革命力量究竟是非常渺小的,而反革命分子干的又是违反广大人民利益的破坏勾当,它绝没有任何可以公开吸引人的东西。因此他的一切活动就只能是在掩蔽伪装之下,利用我们的弱点来进行。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学会辨别敌人的本领;加强思想意识的改造和锻炼,克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我们青年的队伍就也会变成一道铜墙铁壁,使任何反革命分子都休想钻得进来。

①见七月七日“中国青年报”第三版。

②、⑤见“中日青年”第十四期。

③见斯大林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④见中国青年出版社惊险小说集“红色的保险箱”。

猜你喜欢
反革命胡风弱点
弱点
从“政治刑罚”到“法律刑罚”
——从“反革命罪”的存废谈起
鲁迅的绕口令
重塑胡风的奇女子
化身侦探 捕捉恋爱情绪弱点
没有弱点的前锋
胡风致乔冠华函
从平息西藏叛乱到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的思考
胡风丢失巨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