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

  • 李白诗歌中的“胡风”与丝绸之路关系探析
    三、李白诗歌中的胡风及其归因(一)李白诗歌中的胡人形象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风俗民情,西域胡人和中原汉人的外貌,有着明显的差别,尤以眼睛为突出特征。李白对此也有过详细地观察,《幽州胡马客歌》中有“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猛虎行》中“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有“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等等。胡马客、胡雏,都有着共同的特征:绿眼睛。李白对他们的观察如此细腻,描写如此详细,正是基于胡汉文化的不同,说李白是胡族,实难成立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读吴永平新著《我和舒芜先生的网聊记录》
    初期震惊全国的“胡风反革命集团”事件的重要当事人,吴永平则是长期致力于胡风事件研究的知名文学史专家。两位学者自2005年9月始,借助电子邮件形式,展开了多层次的交流与对话,话题围绕舒芜和胡风的交往过程、两人的历史恩怨以及胡风事件的来龙去脉等,内容广泛细致深入。最多的时候每天邮件往来达20多次,直至2009年舒芜重病辞世,两人才最后终止通信。这部由两位学人历时三年半、近50万字的网聊纪录整理而成的文稿,不经意间成了一部独特的学术通信集,展现出独特的学术价值与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8期2022-02-03

  • 管窥晚年舒芜的一个窗口
    000年开始涉足胡风研究,陆续写出《是非任人评说——胡风猛批姚雪垠的前因后果》(原题《姚雪垠与胡风》)、《胡风为什么要写〈三十万言书〉》、《细读胡风〈给党中央的信〉》、《细读胡风〈关于舒芜问题〉》等文稿,这些文章曾在《南方周末》《书屋》《传记文学》《江汉论坛》等报刊上发表,在学术界逐渐产生影响,作为胡风事件中的当事人之一的舒芜也关注到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舒芜先生的邮件地址,从此与舒芜先生有了长达三年多(2005年9月至2009年2月)的网聊,即我们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8期2022-02-03

  • 胡风编辑人格的特征及当代的启示意义
    [摘 要]胡风作为一位充满个性和激情的编辑出版家,有自己独特的办刊理念和编辑实践。现代民主和革命观念以及鲁迅的精神人格,是胡风独特编辑人格形成的重要来源。追求光明和希望的革命与启蒙思想、特立独行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关爱与提携文学青年的感召力量是胡风编辑人格的形态特征。胡风编辑人格的独特魅力对当下出版人依然具有价值引领和启迪意义。[关键词]胡风;《七月》;编辑人格;价值形态[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1)02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6-15

  • 胡风的序进入《财主底儿女们》
    阅读就不可能避过胡风为《财主底儿女们》所作的序言《青春的诗》,直到今天,胡风的序仍然被认为是对《财主底儿女们》的最经典凝练的评价,甚至是每位学术研究者的必读文本。胡风在序言中评价“《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整篇文章几乎都是围绕这一评价展开论述,那么《财主底儿女们》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小说?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胡风的序言重新进入《财主底儿女们》这一小说文本中,从而深入解读小说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关键词:胡风 路翎 现实主义自《财主底儿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3期2021-04-12

  • 理论渊源与创作催发:日本因素对于“七月诗派”的影响
    “七月诗派”领袖胡风深受厨川白村的“精神的伤害”观、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和秋田雨雀的“主观战斗精神”说熏陶,将文艺与生活、精神与意志支撑、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创作原则等观念,渗透于《七月》等刊物的编辑过程和自身诗学体系构建,影响了“七月诗派”激越、奔放、崇高风格的塑造;作为“他者”的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催发了“七月诗派”浓郁的民族情绪,使其创作指向“民族国家”形象与话语的建构;“七月诗派”的抒情获得了明确的目标与背景,审美格调随之愈加宏大悲壮。关键词:

    求是学刊 2021年6期2021-01-05

  • 胡风诗案:“时间开始了”之后
    地覆,则完成于“胡风集团冤案”爆发之后的尘埃落定:当代文学的“一体化”格局至此奠基。据此而观之,胡风(包括“胡风集团”)似乎是一个时代大转折中的牺牲品,一个挺身对抗当代文学“一体化”进程的殉道者。但是,历史的现场却并不如此简单。作为一个声望卓著的“左翼”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作为现代重要文学流派“七月派”的领袖,更作为一个曾经的日共党员、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宣传部长,胡风在追随中共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政治立场上,在文艺为革命历史运动服务的观念上,甚至在将“左

    南方文坛 2020年5期2020-12-24

  • 试论俄苏三位作家对胡风文艺观的影响
    尔斯泰与高尔基对胡风的影响既深又广。胡风文艺思想的主干“主客观化合论”源自法捷耶夫创作经验对他的启发;胡风“作家可通过创作实践完成思想改造”的观点与阿·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与实践密切相关;胡风所构建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其核心部分正是高尔基“文学是人学”观。[关键词]俄苏三位作家;胡风;文艺观;影响[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胡风文艺思想的本土传统与域外资源研究”(AHSKYG2017D134)。[作者简介]魏邦良(1966一),男,安徽工业大学外

    关东学刊 2020年5期2020-12-11

  • “转变论”和文学实践的主体性
    是不同程度地通向胡风的。胡风对于鲁迅“转变”问题的重新认识也是始于鲁迅逝世前后,经历了一个过程。胡风担心“转变论”说法会削平乃至抹去鲁迅思想中的一些根本性东西,而这也正是胡风文艺思想和文化观念赖以存在的要害所在。胡风以为,鲁迅早期形成并跟历史要求相一致的戰斗人格在其后期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所以鲁迅也就不存在前后期的转变问题,鲁迅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方式与人格力量开始他的文学、思想启蒙和批判工作的,并一以贯之。胡风在鲁迅思想“转变”问题的认知上也存在一定矛

    社会科学 2020年10期2020-11-02

  • 胡风与刘再复“主体性”思想比较
    摘  要:胡风和刘再复分别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提出关于文学的“主体性”的思想,在当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引发广泛论争。两个作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约而同地提出的“文学主体性”思想,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又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立场,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关键词:胡风;刘再复;主体性思想作者簡介:王馨(1997-),女,汉族,山东临沂人,辽宁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0期2020-07-26

  • 胡风与茅盾的论争探析
    243002)胡风与茅盾早年在日本有过一段交往。回国后,他俩在政治和文艺领域都曾共过事,同时与鲁迅的关系非同一般。按理,两人交情匪浅,即便文艺观不同,理应求同存异,相互包容。但令人困惑而又惋惜的是,他俩的关系极为糟糕。一、“茅盾会说阔气话”1934年,鲁迅向茅盾提议,办一个专门刊登译文的杂志,杂志名称就叫《译文》。茅盾当即同意。后来,茅盾还向鲁迅推荐了黄源,负责跑书店和印刷所,做些杂事。黄源工作认真,赢得了鲁迅的信任。《译文》出第四期时,鲁迅决定由黄源主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2020-02-26

  • 出版生活史视阈中的胡风
    范军[摘 要] 胡风主编的《七月》是中国现代期刊史上著名的文学期刊。借鉴生活史视角,以日记、书信、传记、回忆录等为史料,考察胡风主编《七月》行动轨迹,探寻胡风的日常生活与出版事业的深刻关联,可发现其日常交往对出版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胡风的交往活动理性与情感兼具,构成《七月》发展的持续动力。胡风家书重在交流情感,为战乱中的漂泊生活提供安全感。编读书信往来构建编读互动的在场,二者相互鼓励、理性批评促进期刊编辑、出版及发行活动的开展。以座谈会、茶会、聚餐会为中心

    出版科学 2019年3期2019-07-05

  • 胡风主观论文艺思想的主体特征
    郭佳惠摘要:胡风的主观论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胡风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胡风本人正是由于其主观论文艺思想而被当时的学界广泛批判。本文将视线着眼于此,试图通过对胡风主观论相关问题的梳理,从主体的对象特征、实践特征、精神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对胡风主观论文艺思想中的主体特征进行考察,发掘出胡风主观论文艺思想的整体脉络与独特阐释。关键词:胡风:主观论;主体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045-02一、感性的对象论及胡风主观论文艺

    长安学刊 2019年2期2019-05-09

  • 政治家周恩来与文人胡风
    颜坤琰胡风才华横溢,恃才傲物,一生中只服膺恩师鲁迅,崇拜政治家周恩来。抗战时期,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国统区,与周恩来那一段极不平常的交往令他终生难忘。江城初识1937年10月1日,胡风乘船从南京抵达汉口,老朋友熊子民把他安顿到自己家中。因为熊子民的关系,胡风很快就与中共取得了联系,并见到了中共代表董必武。12月18日,周恩来到了武汉,不久就会见了胡风。初次见到大名鼎鼎的周恩来,胡风感到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拘束之感顿时烟消云散。胡风将自己在上海时与周扬等

    文史春秋 2018年2期2018-12-04

  • 胡风周扬冯雪峰的晚年交往
    内容摘要:胡风、冯雪峰、周扬在30年代因为共同的政治理想而联合在“左联”的旗帜之下,但他们又由于人生经历、文学思想、个性气质、身份角色的不同而有了其后不同的人生走向。本文笔者就他们三人的晚年交往谈些个人的认识。关键词:胡风 周扬 冯雪峰 晚年交往胡风、冯雪峰、周扬在30年代因為共同的政治理想而联合在“左联”的旗帜之下,他们都是属于马斯洛所言的“他为了宗教、为了政治、为了人文主义的理想而冒生命的危险,而这些追求构成和表现人的生命特质。”[1]的那一类人。但他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8期2018-09-02

  • 毛泽东与胡风在抗战前后的因缘际会
    大的揭发、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随即,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胡风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诗人、文艺理论家胡风锒铛入狱,成了毛泽东的“钦犯”(晓风:《胡风传》,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遂酿成了新中国第一冤案。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党中央拨乱反正,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平反昭雪,还胡风“我国现代革命文艺战士”的本来面目,得到了“在任何条件下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胡风悼词》)的定论。如果我们拂去尘埃,检点历史,你会发现,其实,

    读书文摘 2018年5期2018-05-12

  •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读《舒芜胡风关系史证》
    彭林祥在“胡风事件”中,舒芜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所有对该事件的叙述都不可能绕过他。绿原在《胡风与我》中曾认真提出:“要研究胡风问题及其对中国文化界和知识分子的教训,不研究舒芜是不行的。”①然而,现有的研究中,要么完全“不研究舒芜”在“胡风派”中的历史作用,要么一味地从“道德”上对其进行苛责,似乎离绿原的期许甚远。吴永平先生的《舒芜胡风关系史证》则有所不同,这是一部把着眼点放在舒芜与胡风关系的演变上,并把“胡风派”其他成员及同时代相关人物一并纳入视野,以重新审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7期2018-04-01

  • 越过历史迷雾 让事实与真相说话 ——《舒芜与胡风关系史证》评介
    0世纪50年代,胡风及其追随者被打成“反革命集团”。这一重大政治文化事件在80年代平反后,胡风研究、“胡风派”研究、“胡风集团冤案”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课题。但囿于政治思维、史料不全等主客观因素,目前学界对上述课题的研究仍未能脱离政治诠释的思路,大体仍局限于对其文艺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关系的界定或反思。这种界定或反思虽有助于研究者深入理解胡风及“胡风派”的政治观念和文艺思想,了解胡风及其流派与时代政治话语既相携相适又疏离紧张的复杂矛盾关系,但由于单一思维的限制、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7期2018-04-01

  • 大师的眼泪
    955年,在批判胡风运动中,巴金发表了三篇文章对胡风进行批判,特别是最后一篇,是以胡风的弟子路翎的小说《洼地上的战役》做靶子,对胡风进行攻击和揭发,这篇文章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被上纲上线地加上了一些政治术语,对声势浩大的批胡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巴金为此深感内疚,特别是后来看到胡风被关进了监狱,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他更感到愧对胡风,那几篇批判胡风的文章便成了他精神上的包袱,认为自己是“向着井口投掷石块”,表示“决不能宽恕自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

    杂文选刊 2018年3期2018-03-08

  • 我们的心正在开花
    梅志,身形高大的胡风心情激动。自从在“中国作家左翼联盟”成员韩起家中偶然见过她之后,那个穿浅蓝色旗袍的身影就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当时,因为在日本组织抗日文化团体,他被驱逐回到上海,任左联宣传部长、行政书记,暂住韩起家中。当韩起推荐梅志为新出的油印刊物刻蜡板时,他写信约她面谈。梅志如约到来时,胡风早已满头大汗。在附近的冷饮室,他点了两份刨冰,迫不及待地吃起来。虽然加入左联已有一年,但梅志从来没有和男子单独约会过,何况他还是鼎鼎大名的诗人和文艺理论家。窘迫中,

    莫愁·智慧女性 2017年11期2017-11-28

  • 我们的心正在开花
    梅志,身形高大的胡风心情激动。自从在“中国作家左翼联盟”成员韩起家中偶然见过她之后,那个穿浅蓝色旗袍的身影就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当时,因为在日本组织抗日文化团体,他被驱逐回到上海,任左联宣传部长、行政书记,暂住韩起家中。当韩起推荐梅志为新出的油印刊物刻蜡板时,他写信约她面谈。梅志如约到来时,胡风早已满头大汗。在附近的冷饮室,他点了两份刨冰,迫不及待地吃起来。虽然加入左联已有一年,但梅志从来没有和男子单独约会过,何况他还是鼎鼎大名的诗人和文艺理论家。窘迫中,

    莫愁 2017年31期2017-11-14

  • 萧军与胡风的一世交往
    方朔萧军与胡风1935年初在鲁迅身边相识,50多年历经磨难,二人保持了至死不渝的友情。世道沧桑,追溯往事,展现天地间的人性、良知、真诚和勇气,颇值称道。1.“三十万言”原稿事件的考验1954年7月,胡风向党中央送了一份《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谁也未曾料到,这“三十万言”几乎毁了他后半生。聂绀弩为胡风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三十万言三十年”,可见其“分量”。1955年1月12日,中国作协主席团向中央报告,提议印发胡风“三十万言”当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0期2017-10-21

  • 一场出版风波的追思
    聚会上,我见到了胡风先生的女儿张晓风。从80年代中期《胡风评论集》出版、胡风先生逝世以后,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转眼三十年了。当年还是青年编辑的我已经退休,而晓风也已是76岁的老人。她很高兴地坐在我旁边,叙旧的话语令人感慨。那天到场的大多是中国现代文学方面的研究者。其中有几位见到我便说,你那篇《本色韦君宜》写得不错呀。我听了不免喜滋滋的。这时,晓风忽然对我说:“你写韦老太,文章中涉及胡风的地方,可不太准确。”我顿时心里一惊。我知道晓风如今对于胡风的生平和史料

    长江文艺 2017年4期2017-04-21

  • 老舍与胡风只是“面子上的朋友”?
    唐山“我认识胡风已快二十年,应该说是老朋友了。二十年来,我总以为他的毛病不过是心地褊狭、目空一切而已。看了舒芜先生发表的‘胡风信札,我才知道原来胡风并不只是心地褊狭,而是别具心胸。原来他把他的小集团以外的人……都看成敌人啊。”这是老舍先生在 《看穿了胡风的心》 中写下的犀利语言。1954年,胡风遭批判,老舍接连写了《扫除为人民唾弃的垃圾》 《都来参加战斗吧》 等文,称胡风有“一颗极端狂暴狠毒的心”,是“为人民唾弃的垃圾”。老舍与胡风在抗战中曾共事多年,抗战

    读书文摘 2016年12期2017-01-12

  • 老舍与胡风:“面子上的朋友”
    □ 唐 山老舍与胡风:“面子上的朋友”□ 唐山老舍要揍胡风这个“狗东西”胡风原名张光人,湖北人,小老舍3岁,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诗人。胡风的文坛地位源于鲁迅。1935年,革命作家为建立抗战统一战线,提出“国防文学”等口号,而胡风提出的口号是“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围绕“两个口号”,左翼作家激烈争论,其实质是周扬、胡风两派作家积怨的一次大爆发,鲁迅坚决站在胡风一边,不惜为此疏远茅盾等人。胡风从此被视为是鲁迅的学生和鲁迅精神的继承者。在此之前,胡风与老舍已

    中外文摘 2016年22期2016-11-29

  • 《论主观》发表前后
    ◆ 邢 洋舒芜与胡风于1943年相识,并在胡风的推荐和帮助下,半年内连发《论存在》、《论因果》和《文法哲学引论》三篇文章。1944年初,舒芜将其为呼应陈家康等人而写的《论主观》交给胡风,该文于1945年1月1日在胡风主编的《希望》创刊号发表。《论主观》由于与毛泽东《讲话》精神存在明显偏差,发表后即招致长达数年的批判,该文也成为舒芜的一个“原罪”①,并促使他在建国后与胡风、路翎等人“分道扬镳”,最终在1955年胡风事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论主观》的发表过

    新文学评论 2016年3期2016-11-25

  • 做天才的泥土 ——胡风对青年作家的发掘、指导与推广
    天才的泥土 ——胡风对青年作家的发掘、指导与推广魏邦良,贾冬梅(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胡风主编《七月》、《希望》着重发掘、培养青年作家。他通过面谈、书信、写文章等方式对青年作家予以指导。他还以写评论、出作品集等方式来展示青年作家的创作实绩。青年作家的日趋成熟,得益于胡风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工作。胡风;《七月》;《希望》;青年作家作为20世纪著名的编辑家,胡风曾主编《木屑文丛》、《海燕》、《工作与学习丛刊》、《七月》、《希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3-17

  • 胡风在文学编辑工作中对新作家的培养
    453003)胡风在文学编辑工作中对新作家的培养杨文忠(河南工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胡风先生在他的文学编辑生涯中推出了一大批新作家,他对于生活在底层的充满真诚的投稿者特别青睐,在编辑工作中也体现了他对自己文学理想的坚守。在与作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细心的指导、热情的鼓励,使他平添人格魅力。为了让读者认识新作家,他通过各种方式迅速把新作家介绍给读者。胡风;编辑;作者;文艺思想胡风先生编辑过《海燕》《工作与学习丛刊》《木屑文丛》《七月》《希望》《七月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3-15

  • 胡风的“a致意”与梅志的《胡风传》
    选题会上经常提起胡风,提起这位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最具悲剧性和传奇性的人物。我们跟千千万万读者一样,很想知道这位文化巨子出狱后的近况,早日看到他重获自由后写的文章。而1981年1月号,是刊物由过渡性的《文汇增刊》,正式定名为《文汇月刊》的第一期。我们很希望这位具有极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文坛标志性人物,能在这期刊物上亮相。不过,我们在选题会上说着“希望”时,心里并不抱很大希望。因为当时胡风精神病发作,正在北京治疗,他的身体状况极不稳定,还可能给我们文章吗?梅朵对亦

    上海文学 2015年9期2015-09-10

  • 重塑胡风的奇女子
    1955年5月,胡风被捕,其妻梅志也被押走。直到1961年2月,老母亲与世长辞,梅志才被放出来料理丧事。丧母之痛,以及一去六载杳无音信的胡风,都在揪着她的心。经过不断奔走、要求,直到1965年夏天,公安部终于答应让她探监。一别十年,他们终于见面了。胡风性格刚烈,宁折不弯。在秦城监狱被关押的十年里,他被提审过几百次,还没完没了地让他写交代材料。这样的精神折磨让他无法忍受。他曾为此绝食抗争,想一死了之。然而,他记起被捕的前几天和梅志共同立下的誓言:“要咬紧牙关

    杂文选刊 2015年8期2015-07-23

  • 巴金在晚年曾经忏悔
    自责:“只有在反胡风和反右运动中,我写过这类不负责任的表态文章,说是划清界限,难道不就是‘下井投石’?”巴金的好朋友胡风死后,他写下了《怀念胡风》一文。文中巴金对自己为了所谓的“过关”而写下了批判胡风的文章,表达出无以复加的痛悔之意。巴金表示,当他重读自己当年批判胡风的文章时,“我好像挨了当头一棒!印在白纸上的黑字是永远揩不掉的。子孙后代是我们真正的审判官。究竟对什么错误我们应该负责,他们知道,他们不会原谅我们。五十年代我常说做一个中国作家是我的骄傲。可是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2期2015-02-14

  • 胡风的平反之路
    文艺理论家之一,胡风经历了两次入狱,三次平反,历时33年才摘掉了头上所有的“帽子”,以至于高寿83岁的他,至死都没有等到彻底平反的那天。 1955-1978 两度入狱:被判处无期徒刑,不得上诉1955年,胡风首度入狱,在秦城监狱被关了10年,直到1965年出狱时才正式对他作出判决。1967年,“文革”开始,胡风再度入狱,直到“文革”后的1978年底才重获自由。上世纪50年代,大批知识分子都有过被打成右派被捕入狱或被关进牛棚进行改造的经历。然而与大多数人是在

    时代人物 2014年7期2015-01-28

  • 大师的眼泪
    955年,在批判胡风运动中,巴金发表了三篇文章对胡风进行批判。特别是最后一篇,是以胡风的弟子路翎的小说《洼地上的战役》做靶子,对胡风进行攻击和揭发,这篇文章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被上纲上线地加上了一些政治术语,对声势浩大的批胡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巴金为此深感内疚,特别是后来看到胡风被关进了监狱,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他更感到愧对胡风。那几篇批判胡风的文章便成了他精神上的包袱,认为自己是“向着井口投掷石块”,表示“决不能宽恕自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4年47期2014-11-26

  • 何干之与“胡风事件”
    史学科奠基人。“胡风事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发生在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以批判胡风文艺思想开场,以斗争“胡风反革命集团”为高潮,以知识界的一个重大错案而落幕,给党的文化建设事业留下沉重教训。同为党内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何干之和胡风相识于1930年代上海党组织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中,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前,他们并没有交往;新中国成立后,何干之同胡风共有8次碰面,他既关心胡风的工作安排,又同胡风的文艺观点有一些共鸣;“胡风事件”中,何干之因其名字出现在胡风日记中险遭逮

    百年潮 2014年1期2014-09-16

  • 就“史实辩正”再答吴永平先生
    年初,我从书稿《胡风、冯雪峰的友谊历程》中选择了几个章节组合成一篇文章《友谊的裂变和友谊的回归》(以下简称《友谊》),发表在《粤海风》2007年第3期。吴永平先生在《粤海风》第5期发表《胡风、冯雪峰交往史实辩正——关于叶德浴〈友谊的裂变和友谊的回归〉》一文,对我的文章提出批评,认为“叶文对胡风与冯雪峰交往历史的描述颇多失实之处”,“还对若干重大史实作了随心所欲的解读”。罪名不小。不久前,吴先生出版了一个集子,在刊物上登出广告,挑明,集子里收有《胡风、冯雪峰

    粤海风 2014年4期2014-07-31

  • “统一战线”政策与胡风的错位理解 ——重读“胡风三十万言书”
    统一战线”政策与胡风的错位理解 ——重读“胡风三十万言书”袁洪权(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三十万言书”作为胡风文艺思想的重要体现,曾三次以不同的方式公开发表,但涉及复杂人事关系的第三部分,迟至1999年才正式公布。其背后,涉及的仍旧是复杂的人事关系。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文艺战线上实行的是“统一战线”政策,但胡风并不觉得自己是中共的统战对象,而是以批判者的姿态,对中共文艺领域的现象进行消极抵抗,并为自己不公平的遭遇提出异议。5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1期2014-04-09

  • 胡风结缘《粤海风》
    用事”,我把同乡胡风先生(胡为湖北蕲春人,我为湖北宜昌人)当作“历史第一人”。“胡风反革命集团”是中共建政后制造的第一起文坛冤案,而且是由毛泽东以编者按的形式“朱笔御批”的,因此写胡风就必定涉及这个现今中国最大的“敏感人物”。我的第一篇《谁分宗派故谤伤——胡风“宗派主义”问题再反思》完稿后,由于担心自己才疏学浅,把握不准这样的“大制作”,便把文稿用电子邮件发给我最尊崇的师友、著名诗人和杂文家邵燕祥老先生,拜请他赐教斧正。我与邵先生交往多年,他还是我当年加入

    粤海风 2014年1期2014-02-12

  • 三十三年梦一场
    王洪江假如胡风不递呈“三十万言书”,假如舒芜不交出胡风的私信,胡风还会成为新中国“文字狱”的第一主角吗?回答是肯定的。除非出现另一种情形——即便胡风的“三十万言”句句都是“妖言惑众”,即便舒芜交出的胡风私信都是“鬼话连篇”,但是,他究竟有没有罪,该负何罪,都应严格依照宪法的原则行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杜绝逼、供、信。那么,所有的冤假错案都可从根本上预防。胡风以理论的建树闻名,曾出版过《文艺笔谈》、《文学与生活》、《论民族形式问题》、《民族战争与文艺性格》、

    文学自由谈 2013年5期2013-11-29

  • 1949-1955年胡风精神境况述析
    昊1955年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有论者称其为“20世纪中国的重大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从目前研究来看,对作为“政治事件”的胡风以及胡风“集团”的研究已不少,而对作为“精神事件”的研究却并不多。纵然目前研究呈现出“三个论域”,但本文试图从个体精神的角度,重新进入胡风事件及其历史,寻绎胡风精神境况,反思历史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遭遇和命运。一胡风事件发生于1955年,而形成过程却要早得多,有研究者甚至直追三十年代的“左联”纷争,但从政治及社会历史转型角度来

    扬子江评论 2013年4期2013-08-15

  • 四株树
    /文1953年,胡风举家北迁,在景山公园与什刹海之间的一所幽静小院里安家落户。他在院子里的四角种上四株树:一梨、一桃、一白杏、一紫丁香——因为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四树斋”。有人提醒:这不是“四面树敌”吗?胡风只好放弃斋名。一年后胡风被捕入狱。胡风(1902耀1985),中国诗人、文艺理论家。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人。1929年留学日本,翌年参加日本共产党与日本反战同盟。1933年被日本政府驱逐回国,抵上海,先后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宣传部长及左联书记等职,为中

    文苑 2013年1期2013-08-15

  • 大师的眼泪
    955年,在批判胡风运动中,巴金发表了三篇文章对胡风进行批判,特别是最后一篇,是以胡风的弟子路翎的小说《洼地上的战役》做靶子,对胡风进行攻击和揭发。这篇文章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被上纲上线地加上了一些政治术语,对声势浩大的批胡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巴金为此深感内疚,特别是后来看到胡风被关进了监狱,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他更感到愧对胡风,那几篇批判胡风的文章便成了他精神上的包袱,认为自己是“向着井口投掷石块”,表示“决不能宽恕自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

    杂文选刊 2013年10期2013-05-14

  • 大师的眼泪
    955年,在批判胡风运动中,巴金发表了三篇文章对胡风进行批判,特别是最后一篇,是以胡风的弟子路翎的小说《洼地上的战役》做靶子,对胡风进行攻击和揭发,这篇文章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被上纲上线地加上了一些政治术语,对声势浩大的批胡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巴金为此深感内疚,特别是后来看到胡风被关进了监狱,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他更感到愧对胡风,那几篇批判胡风的文章便成了他精神上的包袱,认为自己是“向着井口投掷石块”,表示“决不能宽恕自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

    非常关注 2012年12期2012-09-22

  • 胡风启蒙精神及其在办刊中的体现*
    453000)胡风受时代与鲁迅个人的双重影响,对五四精神始终都充满敬意,对“五四”有着非常浓厚的情结,这是他启蒙思想的来源与坚持不懈地战斗的精神支撑。这些因素,在胡风创办《七月》、《希望》等刊物的过程中都有体现。1 反思文坛现象“五四”精神的滋养使得胡风的启蒙意识与批判精神得到强化。如对于“革命文学”,胡风始终能以中肯的态度看待。“革命文学”创作视域的拓展,使作家与对象走向融合状态,文学格局呈现开放性状态,这一切都使胡风表现出了亢奋和乐观的心情。但是,“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1年6期2011-08-15

  • 胡风在公安部监狱轶事
    何殿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已为当今世人,尤以上世纪文化界人士皆知的一件涉及千人的大错案。它的始末,从195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三批材料》起,到胡风辞世三年后(胡风生前于1981年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顾问),198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为胡风同志进一步平反的补充通知》,得到彻底平反为止,历时 33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有 10年关押在公安部监狱里(前5年在功德林,后5年在秦城)。1965年他被判刑

    世纪 2010年5期2010-12-26

  • 非出卖、告密,而是陷害
    年报》的报道:“胡风案”告密者舒芜去世 此案曾牵连两千多人。才知道舒芜已于8月18日逝世。逝者已矣,我本不应该说什么,可看到“告密者”三字,心下总是不安。最近又读到路莘的一本书,感觉出其实很多问题,倒不需要多高深的学问,我们需要的只是常识。可在这个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度,回到常识已经非常不容易。关于胡风,我写过几篇文章,可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我还没有说过话,因为头绪繁多。这里主要谈谈舒芜这个人。舒芜,1980年代以来,著作不断,谈周作人,谈妇女解放,俨然

    文学自由谈 2010年2期2010-03-21

  • 1948年,胡风拒纳舒芜诤言
    平1948年是“胡风派”两面作战的紧要关头。按照胡风的部署,他们一方面继续“整肃”所谓缺乏“主观战斗精神”的作家,另一方面积极应对香港《大众文艺丛刊》的“清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舒芜却向胡风进言,认为“整肃”运动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打击面过宽,批评态度欠妥,建议由胡风牵头对“自己朋友们的东西”进行“检讨”。该诤言不仅未被胡风采纳,反而引起了他对舒芜的猜忌,从此两人貌合神离。舒芜的诤言见于当年写给胡风的两封信——第一封信写于1月17日。信中说:“《泥土》来

    博览群书 2010年2期2010-03-21

  • 关于舒芜的两点事实
    信件为逐步升级的胡风批判提供炮弹,还是《人民日报》编辑叶遥以核对原文的名义拿走,之后导致了形势的骤然巨变。然而,学者李辉等人发现,如果说舒芜在1955年的行为是迫于当时的政治压力,有其合理性在内,那么,他早在1952年的行为,则纯属主动反戈一击。1952年5月25日,舒芜在武汉的《长江日报》发表了《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对照《讲话》,检查了自己过去的错误,认为自己写的《论主观》是一篇宣扬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文章。6月8日,《人

    博览群书 2009年10期2009-11-10

  • “平庸”的力量
    是个平凡的人,而胡风的夫人梅志先生却更将自己放低至“平庸”,老年的梅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实为一个平庸的老妪,仅比一般人多受了一点苦难,也就多知道一点为人之大不易。其实,我也仅仅是尽自己的一点能力,不伤害生灵,不哗众取宠,老老实实做人而已!今天还能坦然地见人,理直气壮地说话!可能也是我的平庸吧!”梅志,这位“美丽、坚韧、勇敢”的伟大女性,倘若不是自己亲笔写下这些话,谁能将她与“平庸”联系在一起呢?因为研究胡风社团的关系,我曾三次走访梅志老人,也阅读了胡风

    美文 2009年15期2009-10-24

  • 胡风旧体诗词创作的文化心理与风格传承
    李遇春内容提要胡风在1955年后的政治受难生涯里创作了大量的旧体诗词。本文主要探讨胡风在这些旧体诗词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心理以及艺术风格的传承关系。胡风建国后的旧体诗创作中表现了诗人的反抗意识、认同意识和疏离意识,它们分别与诗人的现代启蒙人格、传统儒家政治人格和道家隐逸人格相关,三者相互纠结,展现了胡风复杂的文化心理状态。胡风的这些旧体诗词“志深而笔长”、“梗慨而多气”,受到了鲁迅旧体诗和建安诗风的影响,呈现出遒劲拙重、沉郁顿挫、刚健清新的风格。作为诗人,

    文学评论 2009年3期2009-06-11

  • 说说老舍与胡风
    。本文谨就老舍与胡风的过往作一讨论。在抗日战争中的武汉和重庆,老舍和胡风曾共同在周恩来的安排和授意下,参加和组织抗战文艺。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老舍是总务股主任,胡风是研究股副主任,后来胡风回忆说:“举老舍这个有文坛地位、有正义感的作家当总务股主任,这是符合众望的。”1944年,在重庆纪念老舍创作生活20年的大会上,胡风动情地说:“(老舍)对于作家朋友们,无论是谁,只要不是气质恶劣的人,他总能够随喜地谈笑,随喜地游戏,但他却保持着一定

    全国新书目 2009年3期2009-04-02

  • 聂绀弩是一张弓
    李下之嫌。从“反胡风”时被牵连,继而被划为“右派”遣送北大荒劳改,到“文革”中大骂江青和林彪,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关进监狱,遭迫害二十载、受尽折磨的聂绀弩,仍不知畏威隐忍变乖巧,看见不顺眼的事情依然冷嘲热讽。弓虽硬,弦却是柔的,傲睨一切的聂绀弩也有着旖旎柔肠。虽说受胡风案件牵连数十载,他却始终深深怀恋着胡风。别的遭牵连者纷纷出卖胡风为己开脱,聂绀弩却不顾己危为胡风开脱,悲愤赋诗云:“无端狂笑无端哭,三十万言三十年!”胡风从狱中放出来尚未平反,聂

    读者 2009年13期2009-02-11

  •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始末
    5年发生了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这是一件历时25年的错案。这个错案是怎样酿成的呢?事情要从胡风本人的经历和文艺思想的论争说起。分歧的开端胡风,原名张光人,湖北省蕲春县人,1922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冬自动退团。1929年9月去日本留学,在日期间,加入日本共产党和日本普罗科学研究所的艺术学研究会,参加左翼组织活动。1933年3月,因在留学生中组织左翼抗日文化团体被日本警察机关逮捕,7月被驱逐回国,到上海,参加“左联”,初任“左联”

    文史月刊 2008年4期2008-04-27

  • 胡风致乔冠华函
    徐庆全胡风在离京服刑前致乔冠华1966年2月11日,胡风曾致乔冠华一封信,乔冠华接信后,随即写信给章汉夫、姬鹏飞并转周扬等同志,并将胡风的信附上。现将信转录于下,并结合有关材料稍加说明。オ胡风致乔冠华信:乔公足下:十年多以来,常常瞻望行旌所向;声音在耳,笑容更在眼中。历史在前进,虽面壁之人,亦能感到神旺。定论之后,曾向监狱当局提过,希望领导上代我向你转询,如还不至完全见弃,希望能给我一个见面的机会,在思想上从你得到帮助。因为,当时突出地记起了最后一次见面,

    百年潮 2000年3期2000-06-04

  • 胡风丢失巨款真相
    ,鲁迅不幸逝世。胡风悲痛万分,亲自为他料理丧事。当时,许广平曾把六百元交给胡风作为丧事的零用开支。胡风肩负重任,甚至一些琐事,也要他亲自料理。胡风夫人梅志,由于身边有吃奶的孩子,一直没有来殡仪馆帮忙。胡风又不善于理财,要不然这种管钱财的事,就交给梅志保管了。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在落棺的整个过程中,胡风都是和群众手拉着手半蹲着站在围着墓穴的圈子里。墓穴填平后,人松了一口气,才站直身子。人群将要散尽,公墓显得一片荒凉;这时,胡风四肢无力地往回去走了一段之后,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12期1986-11-01

  • 人民日报五月十八日编者按
    :在舒芜的“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一文在五月十三日本报发表以前,很多人都被胡风所欺骗,认为他和他那一派人的错误似乎只是思想方面的,而未必是政治方面的。人们感到了他们的反马克思主义,也有些人感到了他们的向党进攻,但是没有感到或者没有深刻地感到他们是否反对革命的问题。胡风和他的一派,除了那些真正被欺骗、因而盲目地跟着他跑的人们以外,其余的人,究竟是革命队伍里犯有错误的一些人呢?还是钻进革命队伍、打着革命的假招牌、而以破坏革命为目的的一群别有用心和别有来历

    中国青年 1955年12期1955-08-16

  • 人民日报五月十三日编者按
    编者按:胡风的这篇在今年一月写好、二月作了修改。三月又写了“附记”的“我的自我批判”。我们到现在才把它和舒芜的那篇“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一同发表,是有这样一个理由的,就是不让胡风利用我们的报纸继续欺骗读者。从舒芜文章所揭露的材料,读者可以看出,胡风和他所领导的反党反人民的文艺集团是怎样老早就敌对、仇视和痛恨中国共产党和非党的进步作家。读者从胡风写给舒芜的那些信上,难道可以嗅得出一丝一毫的革命气味来吗?从这些信上发散出来的气味,难道不是同我们曾经从国

    中国青年 1955年12期1955-08-16

  • 编辑室
    胡风集团反革命的事实被揭穿以后,全国人民全国青年都抑制不住心头的惯怒,纷纷起来声讨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罪行。看了报上所揭露出来的胡风集团赤裸裸的反革命事实,真是令人触目惊心;这些事实使我们清楚了解,蒋介石国民党和胡风集团本来就是一丘之貉,他们的一切阴谋活动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反革命。现在胡风反革命集团被揭穿了,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应该怎样认识这一反革命事件呢?本刊本期出专号并扩大篇幅,所发表的几篇文章,分析了胡风集团的反革命罪行。揭露了胡风集团

    中国青年 1955年12期1955-08-16

  • 同老虎睡在一起是不行的
    陈沂把胡风反革命集团比之为打入革命阵营的一日吃人老虎是并不算过份的。经过最近一个月来各方材料的提发,证明这个反革命集团是帝国主义、国民党豢养的一群老虎,它的目的就是用各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两用派的方法,披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外衣,打着关心青年的旗子,混进革命阵营,进行反常、反人民、反革命的罪恶活动,以帮助它的主子——帝国主义、蒋贼匪帮统治的复辟。难道到了这种程度我们还能坐视吗?还能认为这是文化问题,文艺思想问题,因而说这是“小题大做”我们不禁要问:什

    中国青年 1955年12期1955-08-16

  • 两面派还有“劳绩”吗?
    有着这样的论调:胡风胡风集团虽是反革命的,但他们过去曾经写过一些好作品,比如在解放后胡风写过几篇记述英雄人物的特写,路翎写过像“初雪”那样较好的短篇,鲁藜、绿原的诗篇有些也是歌颂新社会的。这些作品对青年读者多少总有点“益处”,也应该说是对革命有些“劳绩”,不能一概抹煞。“惋惜”、“敬爱”之情溢於言表。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罪行罄竹难书。当我们正以无比愤怒的心情忙着和他们清算的时候,居然有一批人站在一边,冷眼旁观,叫着不要把他们的“劳绩”抹煞了。“好心肠”好到这

    中国青年 1955年14期195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