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要看群众

1956-08-16 02:34丘芳
中国青年 1956年1期
关键词:三叶草意见利益

丘芳

我们有很多青年人,在做工作的时候,对来自上级的意见,他们是听的;上级规定的具体任务,他们也是能够热情去完成的;但在他们中间,也常常遇见这样一种人,他们在工作中只是简单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而不去考虑群众的情况;当上级的指示或交下来的任务,不符合当时当地群众的具体情况,行不通的时候,他也偏要生硬地向下“灌”,强迫实行。尽管群众意见纷纷,他也“置若罔闻”,不加考虑。

对于这样的青年同志,我想,看看下面一段故事也许是有益处的。

在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中,我们看到了一场关于播种三叶草的争论:拖拉机站的党和行政的负责人费嘉和恰里科夫是拥护种三叶草的,他们反对娜斯嘉的改革计划。其理由是,三叶草是按照省里指示的百分比种的,轮作计划也是经过省里批准了的;因此,不管当地群众的意见怎样,反正计划是不可能更改的。总农艺师娜斯嘉却和他们持相反的态度:她来到拖拉机站不久,便深入到几个落后的集体农庄里去。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她发觉这块地区的三叶草长得不好,收获量少,群众的劳动日收入不高,比如年轻的寡妇华尔华拉,虽然干活是一把能手,能赚五百个劳动日,但因为这儿的劳动日不值钱,她竟养不起两个孤儿,婚姻问题也得不到解决。由于了解了实际情况,看到了群众的疾苦,娜斯嘉就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计划,要求放弃种三叶草,改种向日葵和玉蜀黍;尽管这个建议受到许多不愉快的阻拦,但她终于 争取了上级的同意,实行了她的计划。实行的结果,确实使当地几个集体农庄的谷物丰收,给拖拉机站创造了巨大的工作成绩。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工作态度:一种是不问当地的具体情况,机械地照上级的布置办事;他们看起来也是辛辛苦苦地工作,上级交下来的任务也能照样完成,但从效果上来看,收获量却增加不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没有真正解决,而任务呢,当然也不能说完成得很好。另一种就是创造性的工作态度,这种人不是简单地去执行任务,而是踏踏实实地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然后根据群众里面的复杂的情况,来丰富和发展领导的意图;当他们发现了领导的指示与当地的情况不符合,或者与群众的需要有出入的时候,他们也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领导来修正既定的办法,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好处。

试问:这两种态度,我们应该取法哪一种呢?当然,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刘少奇同志这样教导过我们:“要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的一致性,凡对人民有利的事业,即是对党有利的事业,每个党员都必须尽力去做。凡对人民不利的事业,即是对党不利,每个党员都必须反对,必须避免。……每个党员对人民负责,即是对党负责,对人民不负责,即是对党最不负责。”看了娜斯嘉的例子,再细心的体会这一段话,我们很容易明白:正因为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是一致的;党的方针政策、各项措施,目的都在于为群众谋福利,都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的,因此,我们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是完全应该的。但是由于客观实际情况是极其复杂的,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每一个领导部门在具体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的每一个具体措施,要都完全能够适合每一个地方的具体情况,那是有困难的。这就要求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在工作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和丰富领导的意图,并且敢于提出修正的意见,使之更合乎群众需要。而这,也正是党和领导所要求于每一个同志的。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群众的利益,而且也为了党的利益。

娜斯嘉根据群众要求提出的改革意见,与党中央的意图结果不谋而合,这不正是说明:对党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么?娜斯嘉这样做了,不但没有损害党的威信,相反地由于她的倡议而使上级做出了更加切合群众需要的决定,因而更加提高了党的威信;她不是和党闹对立,而是更好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政策。

由此看来,要把工作真正搞好,就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应该把“对党对领导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使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更加切合群众的需要,为群众带来更大的利益。

猜你喜欢
三叶草意见利益
我家的三叶草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三叶草和喇叭花
幸福的三叶草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