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兜圈子?——德、才“新论”

1957-08-16 03:30一丁
中国青年 1957年15期
关键词:新论机智共产党人

一丁

在大鸣大放当中,有一小撮人最感兴趣的是:如何挖空心思来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听吧:在全国,什么“平分秋色”呀,“轮流执政”呀,搞“政治设计院”呀;在学校,“取消党委制”呀;在公私合营企业,“撤出公方代表”呀……

如此等等,不仅因地制宜,各有妙用,而且万变不离其宗——“反对共产党的领导”。这些“机智”的妙论,刚一露头,就被人民的铁锤砸的粉碎,于是,“机智”的先生们,在绞尽脑汁之后,又“创立”了一个在字面上看来“毫无刺激性”而在实际上又能收“偷天换日”之效的妙论,这就是所谓“德才新论”。

夫所谓“德”“才”者,共产党鉴定和使用人才之标准也。或许有人以为,在这样简单的“德”“才”二字上还能做得出什么文章来?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正是先生们的“高度机智”之外,也正是先生们的“才”之所在。

先生们说,“共产党人德有余而才不足。”乍听起来,至少“德有余”三字是“抬举”共产党。不然。怎见得?先生们还有下句:“才不足”,这好像还承认共产党人有点才,但他们在下面又加了个注脚“共产党人以为‘无才便是德”。这样,共产党人就成为,既无德、又无才了。先生们进一步解释说,什么是“德”?无非就是爱国,拥护社会主义而已。至于爱什么样的国,拥护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可以一概不加考察。什么是“才”?这里头学问就大了。说的概括一点,就是建国和建设社会主义之才。具体地说来,这就是文化、技术、科学……啊呀,不简单哪!先生们在下了这样一个“德”“才”的定义之后,似乎感慨地说,在过去,在战争时期,在恢复时期,在改造时期,对于人材的选拔,强调“德”的一方面,情有可原。在现在,在建设时期,一则所谓“德”,已经不是共

产党人所“独占”,而是人所共有;二则现在需要技术、料学、文化……一句话,是“才”。而这种“才”他们自认为乃是为“一部分人”所有,而绝大多数共产党员和工人、农民是缺少的,并且似乎以后也不会有的。

说到这里,先生们索性赤裸裸地作了一个结论说,“建设时期,你们(指共产党人及其基本群众)吃不开了,不中用了,对不起,看我们的吧!”在这个“理论”指导之下,有的先生们不客气地指着共产党人说,“你们什么也不懂,滚蛋吧!”有些先生们觉得“滚蛋”太露骨,于是,他们温和而又多情地对着老共产党员说:“是的,你们劳苦功高,令人尊敬,可惜的是你们不懂业务,不学无术,然而,国家还是重视你们的,因此,可以给你们以‘厚禄,但是,由于形势发展的缘故,不能给你们以‘高官,请你们到别墅去养老吧!”先生们在打发走了老党员之后,转过脸去,略用严肃的神情对着新党员说,“你们的身体虽然好,可是学识差,经验少,你们统统离职学习吧!”而且,讲这些话时,先生们的口气多么像一个“唯一的国家主人翁”呀!

那末,现在的工作谁来干呢?先生们似乎惋惜地答曰:“是呀!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我们来干了!”于是,有的机关就有人提出:“撤换一切科长以上的党员干部”之类的口号,也有人提出了机关领导要采取“选举”和“考试”的办法,他们说,“选上谁,就是谁。”“谁考上了什么‘官,就当什么‘官。”嘿,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连中三元的科举时代似乎马上就要复活了。而这些先生们也好像都是文魁星下凡,保险一榜一甲,殿试第一名似的。

你看,有的“休养”,有的“学习”,或则“选举”,或则“考试”,……真是花样繁多,不及备载。

这些先生们其所以如此在“德”“才”二字上大作文章,说明白,一点他们也熟知“干部决定一切”这句话。共产党有了政策、方针、原则、思想领导后,最重要的还需要靠共产党的,或是接受共产党政策方针的干部来贯彻执行;没有干部,或者不掌握干部,一切政策、方针的贯彻实施都将是纸上谈兵。先生们的“德、才新论”,就是来个“釜底抽薪”,以此来达到取消共产党领导的目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何必兜圈子?看来先生们这一招又失算了。

猜你喜欢
新论机智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东汉郊祀新论
共产党人的感情
机智闯关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机智的斑马线
机智的警察
新论速览
机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