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农村广播员

1960-08-20 05:12彭学刚
中国青年 1960年16期
关键词:小程喇叭社员

彭学刚

黎明。东方现出鱼肚色。大地一片宁静。忽然,挂在村前、村后、宿舍、学校、食堂、托儿所等处的180多个喇叭同时响起了优美动人的乐曲,紧接着传来了清脆嘹亮的女声:“社员同志们:早晨好!板桥人民公社有线广播站今天第一次播音节目现在开始。……”立刻,安静的村庄变得热闹起来:社员们精神抖擞地谈笑着准备工具下地,社办工厂敲响了上班铃,商店打开了门板,学校传出了朗朗读书声。全国“三八红旗手”——优秀农村广播员程秀芳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谁会想到,这位优秀的农村广播员竟是一位从事广播工作只有两年的小姑娘。她不但能广播新闻、通讯,而且会说会唱,表演各种文娱节日,还会采访编写新闻、特写稿件。她不但能掌握广播机器,而且能爬到高空去修理不响的喇叭和有毛病的线路。她是广播员,又是广播记者、编辑、演员,又是技术员。她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给农村广播员树立了一面红旗,成为人人夸奖的广播员。

1957年9月,共青团员程秀芳从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毕了业,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志雄心,高高兴兴地背着行李来到南京郊区板桥近华农业生产合作社安家落户。哪知有人讽刺她说:“人还没有扁组长,到农村来能干什么!”“能干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的号召!”小程不但不泄气,反而更有信心了:“我一定要在这里扎根,当新农民。只要听党的话,踏踏实实地干,一定能做出成绩来的!”说到做到,她在劳动中猛打猛冲,什么都干,又虚心认真地向社员学习。不到三个月,一般农活她都拿得起放得下了。“不错!拿起笔杆能文,放下笔杆能武,真是毛主席的好学生!”老年人不由得翘起大拇指称赞她。

正当她习惯了农业劳动,对它发生强烈兴趣的时候,社里决定让她去学习新法接生。这可给小程犯难啦!去吧,自己还是个姑娘,怪不好意思不说,连生孩子也没见过呢,能学会吗?不去吧,这是组织的决定,农村的需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终于愉快地进了接生员训练班。她勤学苦练,只短短半个月功夫,就学会了接生。在实习过程中,她接了九次生,母婴鄙安然无恙。

随着农村的全面跃进,社里越来越需要加强宣传力量。1958年7月,党决定调程秀芳负责广播站工作。对这一行,她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但是,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因为如她所说的,“这是党给我的信任和委托”,“既然接生能学会,广播也能学会的,关键还是在于实干实学。”她也真的这样做了。

首先碰到的一道难关是说话。她说的是南京话,还夹杂着浓重的四川口音。“搞广播不会说普通话怎么行!”她利用一切时间来练习普通话。没有人教,她就收听电台的记录新闻节目,一字一句地校正自己的发音。开始,她只是在广播里尽可能地说普通话,后来为了增加练习机会,就到处讲普通话。一些好开玩笑的同志说她是“江北驴子学狗叫”。她听了只是笑笑,毫不在乎,还是照样说。不到一个月,她就基本上掌握了普通话。

不久,万民响往的人民公社成立了,社员们的干劲更大了。成百上千的人组织大兵团作战,大闹深翻地、炼钢铁、办工厂。奇迹不断涌现。“老呆在屋里广播,怎么能适应这么轰轰烈烈的大跃进的形势呢?”小程苦恼地想。正在这时候,公社党委书记张汝明同志指示她“把广播喇叭安到田头去,不断鼓干劲,放热气,促进生产。”小程听了,心里豁然亮堂了,十分高兴,马上照着做了。那时候,另一个广播员先是生病,后来又去学习了,就小程一个人工作,真够忙的。但是,她做到了有人在地头干活,就能听到喇叭响。社员们高兴地说:“广播机,了不起,又念报,又唱戏,社员听了长力气!”

不过,小程丝毫也不就此感到满足。她认为自己的工作还应该做得细致些、深入些。她向党委提出:利用广播掀起劳动竟赛高潮。党委认为这个主意出得好,鼓励她这样做。她就请劳动较好的王胜等四个小队长来做广播讲话。这些队主动向联合大队提出挑战,联合大队立即应战。生产搞的更热火了。同时,她又亲自深入现扬,把各生产队的典型事例及时写成稿件,作为“本台消息”进行广播。这个工作对她来说并不轻松,第一要跑许多路,第二她从来没有写过稿子。但是为了促进生产,她没有考虑这些,经常风里来、雨里去,到田头、工地、工厂去了解情况。不会写就多练多看,一回生二回熟,慢慢也就学会了,而且写得又快又多,又结合中心工作。只有半年时间,她就采写了四百篇稿件,保证每天都能播出十五分钟的“本台消息”,对推动生产起了良好作用。如在积肥运动中她写了一篇新闻说,爱国大队陈村小队搞起了土化肥,其他队还未动手。这篇新闻一播出,很多队就马上动手干起来。除了自己写,她还动员、组织广大社员写稿。这样很多识字不多的人也敢提起笔来了。联合大队大队长张尧顺自己不识字,有了事就跑二、三里路到广播站用口头发稿。由于发动群众写稿,依靠群众办广播,稿源愈来愈多,平均每天有二十多篇,稿子内容也更紧密地结合实际,深为群众喜爱。有的社员自己没有喇叭,也不避风雨,甚至连吃饭也捧着饭碗到喇叭下等着听。

程秀芳不但关心自己的广播工作。凡是有关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情况,她都关心。她认为,只有这样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教育,也才能真正把广播宣传工作做好,起党的喉舌的作用。有一天,她在地头上发现落星大队西胜小队种麦子没有按照深翻后耙平再条播的要求,而是耕一遍就撒上麦子。她一面当场提出意见,一面向党委作了汇报。党委马上把这个队的队长找来进行教育,并通过广播宣传耙平条播的好处,及时扭转了粗糙下种的做法。事后党委书记鼓励小程说:“这件事做得对。”

经过小程踏实刻苦的努力,广播站的工作发展很快。不但广播质量数量提高了,线路也增加了,甚至许多社员都想给自己家安一个喇叭。这样广播开支就要增加很多。于是小程又动脑筋了:怎样才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呢?只要动脑筋,办法也就出来了。没有工具,她向附近的抽水机站、邮电局和工厂借用。唱片不多,就向别的单位借用,或跟他们相互交换。为了使文姨节目丰富多彩,更加结合当前中心工作,她就自己编写、演唱。为了不麻烦线务员从几十里路外跑来整修线路、安喇叭,她就自己学着做这些事。一天,小程刚用脚手板爬到一根三丈多高的电线杆半腰上,往下一看,吓得头晕腿软,真不敢再爬上去了。这时正巧下面开过一辆汽车,好心的司机停下来喊:“小姑娘,可不是闹着玩的,赶快下来!”还是上去,还是下来呢?小程展开了思想斗争。“半途而废,遇难而退,还称得上什么共青团员!”她想起了刘胡兰、黄继光等烈士的大无畏精神,自己骂自己软弱,就咬咬牙,勇敢地爬上去,修好了线路。她一听喇叭又响了,高兴得真想在电线杆上飞舞起来。此后,她又学会了修喇叭,一年多来就修好了八十多个。她还请示党委,跟依靠群众写稿一样,依靠群众维修广播线路,建立了全郊区第一个群众线路维修组,培训了八名农村线务维修员。

“人还没有扁担长,到农村来能干什么!”程秀芳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证明:她是能干大事的。党和群众都需要她这样又有文化、又能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青年。她在农村牢固地扎了根。一到村上,不论老年人还是小孩,老远就亲热地喊她:“广播员,上我们家坐坐!”一些年轻妇女和姑娘,跟小程就象是亲姐妹,逢年过节总是喊小程去吃饭。军属高老大爷把一把收藏好多年的老虎钳送给她,让她能更好地修喇叭、修线路。落星大队的妇女主任高彩霞,选了好几个大而圆的新母鸡下的蛋送给小程说:“给你润润喉咙,播音就更好听了。”不少人当面夸奖她,而她总是不好意思地说:“这算得了什么呢!是党交给我的工作,一个共青团员就应不折不扣地、切切实实地完成任务。我不过是尽自己的力量干着应分的工作罢了。”

猜你喜欢
小程喇叭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扳手腕
喇叭盗窃案
我们班的“大喇叭”
受嘲笑上门女婿成功翻身
喇叭盗窃案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