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泽东思想 立革命雄心大志

1960-08-20 05:12何习文
中国青年 1960年7期
关键词:大志世界观共产主义

何习文

青年时代应该是立志的时代,充满着理想的时代。有志向才能有前进的动力。我们青年一代立什么志,如何选择奋斗目标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关系到革命事业的发展问题,也是关系到青年一代能否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问题。

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是最有革命雄心壮志的人,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立志的指示。因此,在当前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运动中,认真地学习和领会毛主席有关这方面的指示,是很重要的。这里只就我们所能初步领会到的,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

为什么只能立共产主义大志?

青年应该立什么“志”?毛主席在很早以前,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异常清楚地指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全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相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也应该成为全国青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我们应该树立的雄心壮志。

为什么必须立共产主义大志而不立其它任何大志呢?这是因为“志”必须反映时代的要求。我们今天是处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蓬勃发展,资本主义日趋没落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成为过时的东西了。早在二十年以前,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就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它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而“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二十年前尚且如此,二十年后的今天,形势更起了变化,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资本主义一定灭亡,共产主义一定兴旺,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的时代特点。我们青年一代立共产主义大志,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时至今日,如果有人仍然留恋资本主义,妄图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雄心壮志”,那就是违反历史方向,逆天行事,必遭失败。

我们不能立资本主义的“大志”,那么,满足于社会主义不要共产主义行不行?也不行。建成社会主义还并不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是经过我们无数革命先烈和前辈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才获得的胜利果实,它是一个已经消灭了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比起资本主义社会,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尽管这样,我们还不能就此满足,把革命停顿下来。因为和共产主义比起来,它还是不成熟的、不完全的初级阶段。党和毛主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是一个过渡形态,不是一个独立的、孤立的社会形态,它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实现了计划经济的高速度按此例发展,不断促进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壮大,但是,另一方面,它在经济上和意识形态上都还存在着资本主义遗留的痕迹。它必然要向高级阶段一一共产主义发展。因此,一个具有无产阶级雄心壮志的人,一定要以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从而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扶植和发展共产主义因素,限制、缩小以至消灭资本主义残余,马不停蹄地奔向共产主义,建立我们最幸福最美好的人间天堂。我们立共产主义之志,理想愈崇高,愈远大,革命热情也才会更高涨,更持久。社会终归是要向前发展的,那些以社会主义为革命的终点的人,到一定的阶段,必然金停滞,保守,最后也要被时代列车所抛弃的。

因此,青年既要坚决反对那种反动的资本主义之“志”,也不应思想保守,满足于社会主义。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我们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做彻底的革命促进派。

改造世界观,打掉自卑感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口头上也大讲共产主义的雄心壮志,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迷恋资本主义,坚持白专道路;不要政治挂帅,不要党的领导;等等。还有一种人,安于现状,满足于小康之家的生活,舍不得放弃小私有观念,害怕再有什么变动,耽心革命向前发展会“触犯”自己的利益。这些人心目中的“共产主义”,实质上是个人主义、资本主义,是要按照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所以立志问题是个世界观问题。毛主席说:“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所以,立共产主义大志的过程,就是一个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过程;是一场“兴无灭资”的斗争。具有上述思想的人,首先应下决心与日的东西决裂,彻底改造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另外有一些人,他们也说响往共产主义,但是在他们的精神状态上还留下被压迫者的烙印,迷信很深,自卑感很重。总觉得本国不行,外国行;自己不行,别人行。他们妄目菲薄,不敢说,不敢想,不敢革新,不敢创造,只敢踏着别人的脚印走。有这种精神状态的人,也不能说是有共产主义的雄心壮志。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他要我们打掉自卑感,破除迷信,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要我们下决心,立大志,鼓干劲,攀高峰。他还鼓励我们说:“卑贱者最聪明”,鸡毛也能够上天。古今中外,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大都出于被压迫阶级,出于那些社会地位较低、学问较少、条件较差的人。事实正是如此。大跃进以来,我们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斗志昂扬,意气风发,革新创造如雨后春笋。而这大部分不是出于“专家”,而是出于社会地位较低、学问较少、条件较差的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有人对我国的“一穷二白”也感到自卑,毛主席却说:“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的优秀民族,最勤劳勇敢,“一穷二白”是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所造成的。只要我们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打掉自卑感,砍掉妄自菲薄,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解放了的中国人民,完全有可能在不太长的时间中,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写下最新最美的文字。

把远大理想和现实斗争结合起来

共产主义的雄心壮志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也不是要在将来才去着手实现的。实现共产主义是将来的任务,但是积极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却又是和今天的斗争紧密结合的。共产主义的雄心壮志必须贯彻在当前各项实际的斗争中。毛主席教导我们,不但要做革命的理想主义者,而且更应该做革命的现实主义者。没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容易迷失方向,成为目光短浅的庸人;只有远大的理想而放松现实斗争的人,则是一事无成的空谈家。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主席就曾经对那些空谈社会主义而看不起民主革命,不努力去完成民主革命的人,作过尖锐的批评。他说:“如果看不起这个资产阶极民主革命而对它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现不忠说、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可见,一个真正有雄心壮志的人,就不能只是空谈共产主义理想,而必须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工作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党和毛主席提出的每一项具体斗争目标,都是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分不开的。比如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提前实现农业四十条发展纲要,大搞技术革命,攻尖端,攀高峰,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讲卫生、除四害运动等当前的任务,不首先搞好这些工作,就谈不上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有志于共产主义的人,应该是有志于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攻尖端、攀高峰的人,有志于高速度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有志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有志于出色地完成党分配给自己的一切工作的人。

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艰苦奋斗

树立了共产主义的雄心壮志,必须经过艰苦斗争,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实现共产主义,不仅要和阶级敌人斗争,把所有的牛鬼神都从历史舞台上清除干净,而且要向宇宙进军,向地球开战,把历史上奴役人类的自然界敌人变为供人类所驱役。所以它是一个最彻底的革命,也是一个长期的、残酷的,艰难的,胜利的斗争过程。没有这种斗争,就没有共产主义事业。因此,能不能为实现这个理想进行艰苦斗争,扫清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障碍,就成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关键问题,也成了区别有无共产主义雄心壮志的分水岭。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说要在战术上重视困难,也就是要我们“力戒虚夸和骄傲”,脚踏实地战斗,否则,敌人不能打倒,困难就不能突破。但是,我们又必须有藐视困难的精神,才能够有勇气去和困难作斗争,克服困难。如果未上前线战场就先气馁起来,思想解除了武装,望而生畏,丧失了斗志,自然难以获胜,且有被俘虏的危险。因此,毛主席还屡屡告诉我们:要“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才能孤立反动派,战而胜之,或取而代之。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为了鼓舞我们去进行艰苦斗争,勇于克服困难,毛主席还以“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只要我们下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什么大山都可被我们挖平,天大的难关也会被我们突破的。

目前确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空言大志,然而却在敌人和困难面前表现十分畏缩、怯懦。在艰苦的革命时期,他们表现为对敌人的恐惧,对革命前途的悲观动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又表现为前怕狼,后怕虎,总是认为困难重重,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不是长自己的志气,而是增敌人的威风。毛主席把这种人的世界观,称之为懦夫和懒汉的世界观,他们离开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风格还有十万八千里。这种人在青年中也是有的。如果不迅速改变这种世界观,当然也谈不上什么革命雄心大志。

除了不怕困难,还要具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坚持斗争的精神。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没有不经过失败和挫折的过程,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艰巨的事业更是如此。毛主席总结了一条人民革命的规律:“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到胜利。”他要我们把失败看作是成功之母,看到在失败中已经包含了成功的因素,只要百折不挠地奋斗下去,最后的胜利必属于我们。毛主席以高度乐观精神告诉我们,我们的一切革命事业都是有困难的,有办法的,有希望的。

具有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掌握了这个革命斗争的规律,我们就能够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永远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还可以使我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失败中看到胜利因素,在胜利中则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在历史上,我们的革命事业曾经遭受很多的挫折和失败。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高举着革命的大旗,又继续战斗了。在那样黑暗的年代里,毛主席还以充满乐观的精神,热情地歌颂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见桅杆尖头了的一支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也正因为我们对革命事业具有如此坚强的信念,百折不挠,所以我们也才获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革命是和艰苦奋斗分不开的。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吃苦,而是为了创造人类的幸福生活,但是这种幸福生活必须健立在今天的艰苦斗争基础上,没有今天的艰苦,就没有将来更大的幸福。

有的青年认为,革命时期需要艰苦奋斗,建设时期就不必再艰苦奋斗了。毛主席曾经批评过这种看法。他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事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青年时代应该是刻苦自励的时代,在历史上,凡是有贡献的人,差不多都是在青年的时代经过艰苦奋斗的人。青年只有艰苦奋斗,在斗争中自觉地锻炼自己,才能使自己得到很好的成长,成为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坚强的革命意志的人。

对待艰苦奋斗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充满热情,愉快地进行任何艰苦的斗争,把今天的吃苦和将来的幸福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劳动和人类的幸福给合起来。“十年辛苦,万年幸福”,“一人辛苦,万人幸福”。长征,应该是最艰苦的斗争了吧,但是革命前辈的表现的精神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千千万万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对当时艰苦斗争的态度。另一种人则是贪图安逸,害怕艰苦,不愿苦战,不愿紧张,设法逃避艰苦,逃避不了,则愁眉苦脸,勉强从事。这种人也是没有半点雄心壮志,应该为我们鄙弃的。

今天,我们正在从事着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业,而青年一代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任务。党和毛主席对青年一代寄以很大的希望,把青年喻为八、九点钟的太阳。还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我们青年一定要无愧于党和毛主席的期望,树立起共产主义雄心壮志,把自己培养成为最可靠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大志世界观共产主义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写作窍门
有情况
智能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雕塑遗产》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胸有大志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