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乘凉更要栽树

1963-08-16 03:36张爱萍
中国青年 1963年12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毛主席雷锋

张爱萍

《中国青年》社同志要我和青年同志们谈谈学习雷锋和“好八连”正确对待享受和幸福的问题,现就个人的认识和体会,谈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雷锋同志和“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共产主义高尚的品德,看到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在向雷锋和“好八连”学习中,青年同志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问题。这说明大家对学习非常关心、非常认真,是一件好事。有人说:雷锋是战斗的一生、苦干的一生,但不是幸福的一生。他是帮了别人,苦了自己。也有人问:“好八连”的同志有汽车不坐,宁愿走路,有新衣服不穿,却穿缝补过的旧衣服,这样做有什么实际意义?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幸福?怎样对待个人的享受?

究竟什么是幸福?究竟应该如何对待享受?有各种不同的态度。有的人认为吃的好,穿的好,有钱花就是幸福。甚至有人认为钱是幸福的象征,有了钱,就什么都有了。这是一种对待幸福和享受的态度。还有一种态度,那就是雷锋和“好八连”的同志们的态度。雷锋说:“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好八连”的同志们说:“吃好的,穿好的,我都想,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要是人人光想自己享福,那共产主义谁去搞呢?”更可贵的是,他们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他们处处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千方百计地为国家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根线、一厘线;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钱寄给困难的同志,把分给自己的食品慰问伤病员,宁愿走路不坐汽车,宁愿穿旧衣服而把新衣服交公……。难道他们不会享福?不是!这是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对待享受和幸福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这样两种不同的观点、两种不同的态度,是从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来的。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人,总想损人利己,发财致富,吃喝玩乐,享尽人间的所谓荣华富贵。为此,他们必然千方百计追求个人享受,以奢侈豪华为荣,以个人享受为乐。在他们看来,雷锋和“好八连”的同志们是十足的“傻子”。然而雷锋和“好八连”的同志是具有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人,在他们看来,单纯追求个人享受的人,正是微不足道的小人。他们是把为人民服务,为党为人民作出页献看成是最大的幸福。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雷锋和“好八连”的同志以毛主席的指示来看待幸福和享受问题,处处克勤克俭,始终保持和继承着党的艰苦朴素与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当然,革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过苦日子,而正是为了要过幸福的日子,但是,不是仅仅为了自己个人,而主要是为了广大的劳动人民过幸福的日子。所以革命就要打倒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社会,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这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的斗争和建设过程,革命才能胜利,共产主义才能实现。我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并在胜利后的短短十三年中,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根本上消灭了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并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从而使广大劳动人民得到了彻底解放,走上幸福生活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过去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底子很薄,不可能一下子创造充足的物质财富,完全满足人民的需要。如果我们今天脱离实际,要求过高,或者只顾眼前享受,不看到长远利益,那就不可能更快地建成社会主义,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今天,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没有获得解放,即使我们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了,也不能忘记过去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忘记世界上还有千百万受苦受难的阶级兄弟。俗语说:“一饱不能忘百饥。”我们应该像雷锋和“好八连”的同志一样,不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而积极去从事建设社会主义的各种辛勤劳动,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使我国人民,更进而使全世界劳动人民过幸福的生活。

对于一个革命的先进分子来说,对于一个革命青年、共青团员、共产党员来说,不仅应该要求自己的生活要和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相适应,而且应该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雷锋和“好八连”的同志就是这样。他们总是要求自己少享受,让人民多享受;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给别人,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好八连”的同志说:“我们少用一尺布,人民就多穿一尺布,今天我们穿孬的,是为了明天穿得更好。”雷锋同志说:“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对待享受和幸福的态度,正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风格。

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是最伟大最艰巨的事业,需要无数先进人物自觉的牺牲个人眼前的利益,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革命才能胜利。这就是每一个革命者的高贵品德,也是每个革命者的神圣责任和最大的荣誉。李大钊、澎湃、瞿秋白、方志敏等革命先烈和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在凶恶的敌人面前,坚真不屈、临危不苟。正是由于他们这种毫不计较个人利益、把一切都献给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才使革命事业取得伟大胜利,这样的同志也才受到人们最大的尊敬。

为什么无数的革命先进人物能自觉地献身于人民的革命事业呢?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为人民利益服务的伟大理想,并且把实现这一理想而牺牲自己看成是自己的责任。记得长征过草地的时候,当时生活十分困难,人人忍饥耐渴,几乎到了寸步难行的境地。有一天的中午,部队在泥泞的水草地上大休息的时候,我们司令部的一个小通信员一面吃着仅有的一把黑糊糊的青稞,一边翘起二郎腿,装着摸胡子,做鬼脸,对着大家爽朗地说:“嗨!你们别小看这把青稞,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时候,我就告诉我们的后代说,那时我们是如何过草地,怎样吃青稞麦的……。”他的话博得热烈的掌声,他的姿势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也更加激发了我们大家的革命热情,忘记了过草地的困苦和行军的疲劳。为什么他在那样极端艰苦的环境里还是很乐观呢?还是充满着胜利的信心呢?就因为他有自己的伟大理想和为实现伟大理想的决心,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艰苦困难和危险面前,他内心总是愉快幸福的,并充满着胜利的信心,这就是一个革命者的高贵品德。

雷锋和“好八连”的出现,不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而是在和平环境里,并且是在繁华的城市里。他们完全有条件多享受一些,但是,他们并没有那样做。他们认为:越是在繁华的城市和和平环境,越是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生活再好,物资再富,也要保持无产阶级那种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本色。因此,他们就不怕“糖衣炮弹”的进攻,就能抵抗住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和平环境里强调艰苦奋斗的重大意义就在这里。人民解放军刚进入上海时,阶级敌人曾经断言:“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红着进来,黑着出去。”臭名昭彰的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临终前就念念不忘于用“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来腐蚀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三代”,妄图“第三代”丢掉革命传统,实现由社会主义倒退到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敌人的这种期待虽然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值得我们万分警惕。历史上的革命者,胜利后腐化堕落、蜕化变质的屡见不鲜。晚唐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咏史》诗,诗里有两句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是有道理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而且是长期的复杂的,因此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及其生活方式和旧的习惯势力还存在,还不断地侵蚀我们青年和少年儿童;尤其是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还存在,他们正千方百计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青年,妄图我们不再去革命、丢掉革命传统,因此,不仅在物质生活开始改善的今天,就是在物质生活更富裕的将来,也要永远保持元产阶级艰苦朴素与勤俭节约的作风。这样才能不致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及其“生活方式”的影响,不致于染上个人主义的病毒,世世代代地保持和继承革命传统。

青年同志们,老一代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但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作正在紧张地艰苦地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成,就更需要我们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这就要靠青年的一代。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赋予青年同志们的光荣责任和义务,也就是青年同志们的最大幸福。俗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们既要乘凉,更要栽树,好让子子孙孙乘凉。前人为你们立了大业,你们既要守住大业,更要为后人建设大业。毛主席在莫斯科对我国留学生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希望青年同志们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学生,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以雷锋和“好八连”为榜样,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共产主义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及作风方面的修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1968年5月25日于北京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毛主席雷锋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写给雷锋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