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主席著作,做红色“管家人”

1964-09-03 02:30李文茂
中国青年 1964年2期
关键词:队里著作毛主席

编者按:李文茂同志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学习毛主席著作,解决了问题,克服了困难,因此收获较多,写的这篇体会也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这种结合工作,联系自己的思想进行学习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1961年,我怀着大学毕业后当工程师、当专家的愿望,参加了高中升学考试,不料没有被录取,就回到农村参加了农业生产。

那时,我是多么悲观失望啊!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见人躲着走。特别是听到有人说什么“上几年学,中个啥用,还不是回来打坷垃”的一些讽刺话,心里更是难受。由于我怕见人,不愿和社员一起劳动,就要求队长把我安排在不常见人的饲养室里工作。党支部书记李盘根看透了我的心事,鼓励我说:“农业是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青年;升不上学在农村劳动,前途同样是光明的。”团支部书记张丙离也不断对我说:“有空多看些毛主席的著作,思想就开朗了!”

党团组织对我这样关怀和教导,使我很受感动。我想:毛主席在青少华时代,白天劳动一天,夜晚还学习到下一两点,我也要学习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从此,我就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了。由于生产忙,我总是利用饭前饭后和干活休息等一切空隙进行学习。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我只是简单地照着书本子念,理解不深,收获不大。后来,看到重要的部分,就把它划上红线,加上批注或记在学习笔记上;对有些理解不透的问题,便向领导同志或下乡干部请教;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也去翻毛主席著作,找解决的办法。这样,我逐步领会了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实质,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两年来,我把《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初步读了一遍,并重点学习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青年运动的方向》、《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二十多篇文章。

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使我明白了一个革命青年应该走的道路,解开了我思想上的疙瘩,树立了在农村干一辈子的远大理想。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一书中说:“中国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应该觉悟到将自己和农民结合起来的必要。农民正需要他们,等待他们的援助。他们应该热情地跑到农村中去,脱下学生装,穿起粗布衣,不惜从任何小事情做起,在那里了解农民的要求,帮助农民觉悟起来,组织起来,为着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即农村民主革命而奋斗。”在《五四运动》一文中,毛主席又说:“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我看了这些文章,又想到毛主席的教导:“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使我认识到:自己不安心在农村劳动,是阶级觉悟不高的表现。现在农村确实需要知识青年,农村正是知识青年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怎么能说参加农业劳动不光荣呢?再说自己是个共青团员,也应该在艰苦斗争中经受考验和锻炼。经过这样反复思考,我终于下了在农村干一辈子的决心。在初参加劳动时,确实感到劳累,特别是在饲养室里,每天垫圈、出粪、铡草,担那一百三十多斤重的水挑子,十分吃力。但是,我鼓足勇气,下定决心从劳动中锻炼。过了一段时间,体质增强了,干什么活也不感劳累了。每天和社员一起劳动,休息时候看看书,有时给社员读读报,很受社员欢迎。我在农村的愉快生活也就从此开始了。

人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人的思想也是在实际斗争中逐步得到改造的。在实际工作和斗争中,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使我开始懂得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以及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1962年2月,社员们一致推选我当生产队的会计。当时,我虽然认为这是一项光荣任务,但又想到:作会计是件不容易的事,队里没有保管,也没有记工员,一个会计,又要记账,又

要记工分、管物资,工作繁重,还容易得罪人。因此,推推脱脱两天没接手续。就在那时,我看了毛主席《关于重庆谈判》的文章,上面有这样一段话:“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有的同志不是这样,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这种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我们都要学习。”看了这篇文章,我联想到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的一段话,认识到自己不愿做会计工作,正是自己的拈轻怕重、自私自利之心在作祟。团支部委员、生产队长李安国也关切地对我说:“你想想解放前咱穷人受的苦,不是党和毛主席,咱穷人哪会有今天?你是个共青团员,不当会计,能叫地主当吗?”我想:自己身为共青团员,应当听党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队里当会计,正是我为人民服务的好机会,怎么能够不干呢?我越想越觉得会计工作重要,越感到先前那种想法不对头。从此,我就爱上了会计工作。

我原来不会打算盘,对会计这门业务很陌生,开始工作确实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当我想到革命者应该如何对待困难时,我就产生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为了学会记账、打算盘,我每天晚上跑到吕桥村学习会计技术。有时晚上觉也睡不稳,作梦还在打算盘。经过二十多天的时间,学会了打算盘和记账方法,能够独立工作了;又经过一段的日习夜练,业务便熟练了。

党中央和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要贯彻“民主办社、勤俭办社”的方针。毛主席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就说过:“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我经常琢磨着党的这些指示和教导,认识到自己是全生产队的“管家人”,能否搞好生产队的财务,办好集体经济,自己负有重大责任;队里家底很薄,有一点钱应当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可花可不花的钱就不能花。为了实行民主管理,队里建立了财务管理小组,我经常征求管理小组和贫、下中农的意见。现金、粮食和各种物资,都是随收支,随记账,日清月结。每到月底,先口头,后列榜,向社员公布。每次列榜公布,为了让社员看得懂,变横行为竖行,变阿拉伯字为中文大写。社员们反映:“咱队的账是小葱调豆腐——一清二白”。在开支方面,我们队委研究规定了开支批准权限;并且本着量人为出的原则,一季一计划,一月一安排。为了节约开支,我们的办公纸大都是我原来上学时用过的作业本子翻过来用的;队里缺少工分票,我把食堂用过的饭票找出来代用;队里没有办公桌,就将我家的桌子抬去使用。这样,1962年,仅管理费一项,就比和我队规模相同的第三生产队少化了七十二元。根据队委会的规定,对于非计划内的和不合理的开支,我总是拒绝付款和报销。社员说:“文茂这孩子就是坚持真理,大公无私,干一辈子咱也没意见。”

党和毛主席教导我们:为人民服务就要任劳任怨,多为群众办点事,多为集体操点心。去年收麦时,有一次割的麦子没拉完,天空黑云密布,预兆要刮风下雨,我就赶紧跑回村喊了二十多个小伙子把麦垛起来。刚垛好,大雨瓢泼似的下来了,别人都回家了,我浑身淋得水湿,仍在地里坚持看麦。平时,我看见在外边无人管的农具,总要把它收拾起来。为了防止集体财产丢失和损坏,我还向队委提出建议,实行了大件农具配成套,固定专人使用管理;小件农具集体保管,社员使用时打条领物,用后交物退条。一年多来,没有丢失一件农具。社员对劳动工分特别关心。我经常做到随完工,随发分,当天工分当天清。有时社员顾不上去领分,我就逐户送分到门。发工分不论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从来不给谁多记少记。

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再号召我们干部要参加劳动。在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广大革命干部就有一手拿枪打击敌人,一手拿锄头进行生产的优良的革命传统。这使我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好逸恶劳会使自己忘本、变质。因此,在完成自己本身业务的同时,我总是挤出时间,和社员一起积极地参加集体劳动,并且在劳动中拣重活脏活干。1962年,我做了250个劳动日;今年党中央再次发出干部参加劳动的号召后,我干的更热火了,半年做了150个劳动日。

我深切体会到,毛主席著作是一盏指路明灯,是打开我心灵的钥匙,是我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我学习毛主席著作还仅仅是开始,今后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反反复复地读毛主席的书,老老实实地听毛主席的话,时时刻刻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心一意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全心全意为社员群众服务,永远做个红色“管家人”。

猜你喜欢
队里著作毛主席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李帆著作系列
咏 松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