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洋油”的时代将一去不返了

1964-09-03 02:30司马策
中国青年 1964年2期
关键词:油矿五年计划石油工业

司马策

我国石油产品甚本自给,从国外进口“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返了。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也是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贯彻执行党的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方针的又一项伟大胜利。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并且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石油的产品及其用途也愈来愈多了。

我们伟大祖国地大物博,石油资源十分丰富。远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对石油的资源和应用,就已有所记载。班固在《汉书》中说:“高奴(今延安)有洧水,肥可燃。”宋代科学家沈括在今陕北一带观察了石油产出的情形,并亲手用石油作原料制成炭黑。他在《梦溪笔谈》一书中写到“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但是,由于长时期的封建统治,特别是近百年来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对我国的石油资源一直没有进行勘探。在解放前我国几乎没有什么石油工业,一切石油产品都得依赖外国。到解放前一年(1948年)为止,旧中国的石油工业仅有八部破旧的钻机,二十四名地质技术人员,而钻井、采油、炼油工程师加在一起也只有二十多人;原油的最高年产量仅九万吨,产品也只有九种;根本没有石油机械制造工业,油矿和炼油厂的全部设备器材,甚至连个螺丝钉,都从外国进口。因此,帝国主义长期把我国作为他们的石油倾销市场。

解放后,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特别是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经过一九五八到一九六0年的大发展和近几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我国石油工业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解放前,反动统治时期从来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石油勘探工作。他们在四十二年(1907——1948年)中,钻井进尺不过几万米,全国只发现了四个小油田、两个小气田,储量都少得可怜。当时帝国主义就曾叫嚷“中国是一个根本缺油的国家”,妄想长期压制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解放后,我们展开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工作,并采取了适应我国地理、地质和经济技术条件的勘探程序和方法,使我国在油田勘探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仅在一九四九——一九五九年的十年中,累计钻井进尺就相当于旧中国四十二年总进尺的七十多倍,先后在新疆、四川、青海等地找到了许多新油田,甘肃玉门的老油田的面积也扩大了。现在拿到手的储量越来越多,原油生产有了可靠的资源保证。

近年来,原油和各种油品的产量逐年上升,石油品种也不断增加。由于原油和各种油品的产量越来越参,我国巳从过去主要依靠外国进口石油,变为基本自给。原油产量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增长27.3%;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增长速度又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水平;一九六三年,我们自己生产的石油已经基本上满足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用油的要求。石油产品的品种,一九六三年同一九五七年比较,增加了两倍。我们不仅可以提炼出各种普通车船和机械设备用的油料,而且还可以炼出许多高级油品。

我们已经建设起一批现代化的油矿和炼油厂,形成了若干石油生产基地。解放前,我国只有甘肃玉门和陕西延长等地几个小油矿,和几个残破不全套的小炼油厂。现在,已在新疆克拉玛依和其他地区建设起崭新的大油矿,并且在兰州、上海等地建设起一批炼油厂。玉门油矿也已改建成为大型石油联合企业。新的油矿和炼油厂还在建设。

石油机械制造工业,我们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起来了。目前,从勘探、钻井、采油到炼油等方面的主要设备,如大、中型钻机、抽油机、油泵、许多精密仪器、仪表等都能自己制造了。一九六三年石油工业的建设规模也超过往年,仅新建成的炼油装置总加工能力,就比一九六二年新建的增加了四倍多。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整套的找油田、开发建设油田和设计、建设炼油厂的技术。在石油勘探和开发方面,我们不仅掌握了世界上现代的找油田和开发油田的技术,还逐步创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具体条件的理论和办法。在炼油方面,我国自己设计和建设的年产量在一百万吨以上的炼油厂,质量好,花钱少,技术也比较先进。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技术干部也正在大批成长。除了在生产实践中培养技术干部和工人外,还建立了一批培养石油专业人才的大专学校,成立了石油科学研究所和设计院。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独立研究解决石油科学技术上的重大问题和完成大型油田和大型炼油厂的全套设计工作了。

猜你喜欢
油矿五年计划石油工业
我国首位女石油地质勘探队员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我国产业技术政策综述
制订未来“五年计划” 万达打造全球传媒娱乐巨头
彭德怀视察玉门油矿
优化“油矿地质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油气地质工程技术人才
从五年计划发展历程看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作用
石油工业出版社
劳模夫妻比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