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林匹克金牌的背后

1993-08-27 06:39胥晓婷
中国青年 1993年1期
关键词:理科班试验班奥赛

胥晓婷

中国学生向来以聪明、勤奋著称,自1985年中国首次参加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以来,中学生们获得了61枚金牌、30枚银牌和20枚铜牌。1992年,他们夺得了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4个项目的个人成绩第一,数学和物理参赛队员全部荣获金牌,化学和信息队也各获3枚金牌、1枚银牌。可以说,中国学生在近几届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战绩辉煌。

载誉归来的学生们受到了各界的欢迎。和体育奥运会冠军一样,他们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然而,金牌背后,仍存在一些让教育人士争论不休的问题。

奥林匹克队领队们及观察员有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在宣传中不要过分宣扬奖牌。尽管名称同为奥林匹克赛,但学科竞赛毕竟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同。获得奥运冠军,意味着一个运动员在某一运动领域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而学科奥赛获奖者都是十几岁的中学生,获得奖牌对他们来说只是人生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今后能否成为某一科技领域的杰出人才,还必须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过分的赞扬、奖励对这些学生的成长有弊无利。

化学队的一位教师说:“人的素质由德、才两方面组成。没有远大的理想、求实的作风、忘我的奉献精神,智力再超群的孩子也无法成为杰出的科学家。”近几年出国大潮席卷中国,奥赛获奖选手们也不免受其影响。现在还没有这些学生中出国人数的完整统计,但有关人士说为数不少,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仅北京四中历年参赛的获奖学生,就已有两名出国。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专家持一致意见,那就是重视科技、重视人才,创造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通过促进科技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培养和选拔学科奥赛选手的体系。培养体系的中坚力量设在北京几所名牌大学的附属中学的理科试验班。自1987年以来,理科试验班已成为奥赛选手的主要来源,尤其是设在北大附中的物理试验班实际上等同于国家集训队,1992年物理队队员全部来自这个试验班。数学试验班有两个,分别设在清华附中和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学制一年半;物理和化学试验班各一个,设在北大附中,学制一年。

理科试验班的经费来自国家教委,每个学生一年得到的拨款平均1500元(国家对普通高中生每年人均投入约400至500元),一个试验班一般招20名学生,所以一年约得到国家拨款3万元。实验中学负责试验班工作的张锦斋副校长透露,国家拨款用以支付学生的生活费、资料费以及邀请各地学者来北京讲学的费用。校方另支出约1万元,用以支付学生的学费、住宿费以及课余的活动费用。

除了财政方面的支出,学校为试验班配备了最好的教师,并提供较一般学生舒适的生活条件,以期给学生创造最佳学习环境。尽管如此,成绩却未能归于这些学校,因为试验班学生的学籍仍保留在原学校。某些省市、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不愿向试验班推荐最好的学生。国家教委在办试验班之初就立下了学籍不变的规定。在实验中学两届试验班招收的41学生中,只有5名来自3个直辖市,半数以上的学生来自内陆省分。

创办理科试验班的目的,一是探索培养在理科学习方面有潜力的学生的规律,二是为国际学科竞赛培养参赛选手。然而,一年至一年半的学制客观上决定了试验班最直接的目的是为每年一度的国际学科竞赛培养输送选手。因此,一种普遍的担心就是,试验班的教学安排过于注重竞赛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理论的掌握,并且产生偏科现象。一些专家认为,中学阶段是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掌握好各科基础知识,很难在大学专业学习及工作中大有作为。

关于理科试验班的学生是否存在基础不扎实的问题,说法不一。张锦斋校长指出,实验中学第一届数学班毕业的学生大多数在大学里成绩平平。但是,舒幼生教授则指出,物理班不存在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很重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所以他们大多数在大学里成绩优异。”目前,中国科协正在进行一项追踪调查,对学科竞赛优胜者在大学里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由于理科试验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是否继续办班存在一些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理科班过于注重某一单科及竞赛技巧,使学生基础不扎实且各科发展不平衡,况且办班要花费不少人力、财力、物力。即使没有试验班,从全国高中生中也能选拔出数理化尖子,代表国家队参赛。例如,化学队的成员就是从各地高中生中选拔出来的,但每次仍能取得优异成绩。

另一种观点承认如果没有理科班,以中国学生的实力,也很可能在国际竞赛中获奖。但理科班确保了为竞赛培养高水平选手。据国家教委有关人士透露,试验班要继续办下去,但形式可能有所改变。如物理、化学班继续招生,数学班则暂停招生。一些改进措施正在酝酿之中。例如,将理科班学制改为3年,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更为系统的教育,并且注意各科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传授,以培养出既在数理化某一学科有特长,又是各科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实验中学的一位人士指出,3年的学制也将解决学籍问题。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对这一建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然而,有些专家对理科班依旧抱怀疑态度,认为学制延长只会加剧偏科现象。许多教师指出,中国学生在学科奥赛中的成绩并不能代表我国中学教育的总体水平,因为这些学生是从数以百万计的高中生中挑选出来的,以获奖率高来肯定整体教育水平高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应该看到,由于缺乏经费和师资,很多地区的教育水准还相当低。特别是在理化教学中,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无钱购置实验装置及用品,实验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这不能不影响到中国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甚至在奥赛选手中也有这种现象。由于国际竞赛相当重视实验,这一状况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也仅限于大城市和重点中学。

不少学科竞赛的专家、教师指出,中国学生的勤奋聪明,以及地方为培养尖子学生所做的努力,在学科奥赛中获奖并非难事。他们认为,获得金牌固然可喜,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但也不必看得过重。学科奥赛本质上更类似于一种青少年科技活动。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上,应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广大学生上。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的一位人士认为,国家教委举办理科试验班主要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具有理科特长的学生,每年为理科试验班拨款50万元,加上中国科协每年为竞赛支出50万元,总共不过100万元。而中国每年招高中生约二三百万,这样分到每个学生头上又多少?并且,这些经费很大一部分是为学校添置、更新实验设备,实际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有益于广大学生。他进一步指出,对理科试验班的看法实际上反映了国内外教育界长期以来争论的一些问题。从国际范围看,这种争论一直在持续。他认为,既要重视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教育机会,以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又应该给予那些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发挥其特长的条件,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打下基础。

理科实验班到底有没有必要继续办,目前难有定论。但去年数学班暂停招生,只要看1993年中国学生在数学奥赛中的成绩,便可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文盲率从解放初的80%下降到1990年的22.3%。根据国家教委的统计资料,1991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9%。但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未能入学的2.1%的总学龄儿童人数仍达到208万。同年,410万即22.3%的小学毕业生未能升入初中,另有1.6%即194万小学生因各种原因退学。虽然法律规定9年义务教育,但实际实行的比例只有20%至30%。高中教育虽然达到一定水准,但每年高中入学人数只占同年龄组的10%多。

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无疑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这是教育界、科技界人士的共识。奥赛有关人士一致认为,只有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全面提高国民教育的整体素质,才是国家振兴繁荣的希望所在。

猜你喜欢
理科班试验班奥赛
韩国高中日益“重理轻文”
野蛮生长的学科奥赛,该管管了
“初民”试验班:一种文史哲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年斯洛文尼亚奥赛不等式试题的推广
高中理科班历史教学问题的探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大一新生专设学院
人才培养识大学
激活理科政治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高二理科班导言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