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羡万羡西江水

1998-03-31 09:07陈远发
知识窗 1998年3期
关键词:陆羽品茶和尚

陈远发

古城竟陵(今天门市),位于汉水之阳,是我国唐代诗人、《茶经》作者陆羽的故乡。

我背着行囊走在竟陵大街上.依稀听见诗人的《六羡歌》在耳边回响:“不羡黄金窑,不羡自玉杯;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城内大小商店、旅馆、车队等多名之以陆羽、陆子、鸿渐(陆羽的字),茶社就更不用说了。据县志载,城内有关陆羽的遗址有13处之多,如文学泉、涵碧堂、陆羽亭、古雁桥、雁叫关、陆羽祠、西塔寺等。由于兵荒马乱和天灾人祸等,现只留下文学泉和陆羽亭可供人观瞻了。

来到城北东湖边,看见一个两层四角飞檐的亭子,这就是陆羽亭。亭子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毁,解放后根据周总理的指示重筑,亭侧有古井,井旁立一碑,正面书“文学泉”三字,背面题“品茶真迹”四字。此井为晋代一名僧开凿,几废几兴,迄今已一千六百余年。井周围砌着五彩斑斓的八方形巨石,石上布满苔痕,有成品字形的三个圆孔,这就是井口。井口的大小仅容小木桶进去,既可防取水人失足落井,又可防水源受污染。我好奇地探头望井底,只见清冽的泉水荡漾其间。当地人告诉我,这井水夏凉冬暖,入口甘甜滋润,陆羽曾在此取水品茶,又因陆羽曾被皇帝封为“太子文学”,故取名“文学泉”。

相传唐朝时,此地有座西塔寺,住着一位和尚。一天早晨,和尚在湖边漫步,突然听到群雁的喧闹声。他循声走近一看,发现三只大雁用翅膀护着一个婴儿。于是,和尚把婴儿抱同寺内收养起来。这婴儿就是被遗弃的陆羽,时为开元二十一年左右。陆羽自幼聪慧,却只能在寺内伴青灯黄卷,听暮鼓晨钟,度过孤寂的童年。九岁时,收养他的积公和尚逼着他念佛经,而陆羽早已立志于精研儒学,他幽默地说:“我无兄无弟,再削发为僧,无复后嗣,儒者不要骂我不孝吗?”二人各执其理,积公便罚他做“贱务”:扫地、清厕所,和泥抹墙背瓦盖房子,还计他放牧三十多头牛。陆羽则常伏牛背写字,一次他借来张衡的《南都赋》来读,因之遭鞭笞。最后他逃出寺院当了戏子,从此开始独立生活。天宝末年,安禄山叛乱,陆羽随乡亲去江南,终老湖州。在此之间,共完成各类的著述多达六七十卷。《茶经》这部名著虽写在湖州,但他醉心茶道却是在西塔寺的事。积公嗜茶,陆羽每每为其煮茶,都悉心学技,并得秘诀。这时便有了写《茶经》的念头。

陆羽在自传里描述自己“貌陋而有相”,“口吃而为人才辨。”据说他常常一个人在野地里杖击林木,从早晨直到天黑,才大哭一场回宿处。这也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寻找发泄的一种方式吧。天门市保留有一方刻石的陆羽小像,他右手扶膝,端坐品茶。市博物馆现还藏有一本线装《茶经》,关于它还有一段故事。

1940年日本学者诸冈存来竟陵,当时县长送他这本书,他回国后写了一本几十万字的著作论述《茶经》。1986年5月,陆羽讨论会在天门召开,诸冈存的女儿诸冈妙子又把这本书还给中国,她表示要继续父亲未竟之业,回东京组织陆习习研究会。

陆羽的确很受国外特别是日本茶学界的推崇,美国的乌克斯的《茶经全书》说:“无人能否认陆羽的崇高地位。”《大英百科全书》1928年修订时曾将《茶经》全文收入。在我国,尤其在陆羽的故乡竟陵,茶圣的地位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丰霖)

猜你喜欢
陆羽品茶和尚
陆羽品茶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三个和尚有水吃
天下第二泉
品茶
小和尚
小和尚的烦恼
不捧场的好朋友
雨夜吟
小和尚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