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1999-01-04 05:20
当代 1999年3期
关键词:代名词调子舆论导向

“五·四”以前,中国大抵是一个尊老国度,至少几千年的舆论导向是那个调子。以至于鲁迅先生发牢骚,说青年人低眉顺眼、暮气沉沉,老人倒是活得逸兴遄飞。《进化论》在中国传播以后,这种情况大为改变。一时间,《新青年》、《少年中国》、《新潮》成了中国的希望,而老大中国成为落后保守的代名词。那时文人论辩,说对方“老了”是最刺激性的话,比如创造社说“鲁迅老了”,而鲁迅听了也真是格外生气。当然后来人们对于保守与进步的认识就不这么简单化了。但经过“五·四”,中国关于青年与老人的认识是大大进步了,与世界文明接了轨———因为发现了“人”。所以这里选的两位名家谈老年的文章虽是写于半个世纪前,识见却是现代眼光。

在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问题的今天,读一读旧时文章也是很有意思的。

(彼茗)

猜你喜欢
代名词调子舆论导向
力量的代名词
诗意远方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罗志祥 “全能”是我的代名词
奇妙的调子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希望未来的农民不再是落后、贫穷的代名词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画出一抹紫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