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耶?悲歌耶?挽歌耶?

1999-06-05 14:44王广宜
电影画刊 1999年11期
关键词:李雪健巩俐陈凯歌

王广宜

第5代导演张艺谋和陈凯歌的每一部作品都能产生轰动效应。但就对自己固有风格的恪守、对人文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追求而言,陈凯歌似乎更加执着。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荆轲剌秦王》经过大半年修改,现在终于正式公映了。

李雪健饰演的秦王和张丰毅饰演的荆轲,被陈凯歌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思辩色彩。赢政为了不再让百姓受苦而欲统一六国,但他在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的过程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由人(或王)变成了魔。李雪健既不同于姜文在《秦颂》里表现的那个霸气十足的赢政,也有别于郭涛在电视连续剧《战国》中所刻划的阴鸷凶狠的秦王。作为一个职业杀手,荆轲的道德良知早已泯灭,他剌秦既非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也不是为了赵姬的生死之恋,而是缘于一位盲女的自裁所引发的良心发现(影片用了多次盲女的闪回镜头)。他在实施剌秦计划的一刹那,完成了由魔到人的转变以及同秦王人格与精神的互换。在强烈的性格对立及对人性的深切呼唤中(如秦王母后对爱情的渴望)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陈凯歌所一贯高举的人文主义和理想大旗,能感到好莱坞电影和莎士比亚戏剧对他的影响。

巩俐所饰演的赵姬,给我的感觉是有点儿莫名其妙。在这部以男人为主的影片中,安插这么一个红颜美女,也许是为了调剂一下刀光剑影的紧张气氛。作为秦王儿时的伙伴,她可以说是赢政由人变成魔的目击者和见证人,但她既不能超度秦王于地狱,又无力救民众于水火,更不能激发荆轲剌秦的豪情,最后还幽灵般的出现在秦宫里声称要把荆轲尸首带走厚葬,这就和人物性格的运行轨迹产生了偏离,使角色的定位显得荒诞而多余。同时,巩俐在该片的表演也没有新的突破——不管是人物的内心体验还是外在表现,致使这颗当今影坛巨星在众多演技派高手的辉映下多少有点儿黯然失色。

猜你喜欢
李雪健巩俐陈凯歌
只是笑一笑
李雪健的两次愧疚
别急着将陈凯歌投诉UP主视为“玻璃心”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比别人付出多一倍
李雪健的自责
陈红、陈凯歌:他负责诗和远方,她负责米面和汤
看完片尾再散场
法媒称巩俐是好莱坞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