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杂志受益两代人

1999-06-07 15:02李思宁
父母必读 1999年3期
关键词:牛牛娘娘饭桌

李思宁

去年,因单位不景气,我退休在家,十分烦闷,于是又把多年的《父母必读》认认真真读了几天。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决定看一个小孩尝尝第二次当母亲的滋味。

不久,一个名叫牛牛的小男孩来到我家。他长得虎头虎脑,很招人喜欢。可这个孩子快1岁半了,既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他妈妈告诉我:“牛牛4个月就整托在一个老奶奶家。天天在外边‘野。”我心想:这孩子够难照看的。

我的第一步做法是和他一起玩玩具,抱着他一边听音乐一边跳舞,和他一起“打逗”……很快,我们就“混”熟了。他和我在一起就像和妈妈在一起一样。一个星期后,当他妈妈接他时,惊讶地发现儿子竟变得如此活跃。

我认为火候到了,于是开始教牛牛走路。这孩子很坚强,摔倒了不哭不闹。我就夸奖他说:“牛牛走得多棒啊!起来,找娘娘来啦!”他果然爬起来,继续走,直到拥进我的怀里。我立即抱起他亲吻、转圈,逗得他咯咯大笑。有时候他摔倒了,就地玩起来。任凭怎么喊他,都不理你。这时我干脆也蹲下来和他玩。娘儿俩玩够了再练习。经过七八天的训练,小家伙真的会走路了!当他妈妈看着儿子走路逗人的样子时,脸笑成了一朵花。连连说:“谢谢娘娘!谢谢娘娘!”

牛牛会走路后,我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不见,他爬上了沙发;一会儿没看住,他又站在了小饭桌上。抱他下来,他又推着圆凳子乱跑。我得随时关注孩子的安全。尽管这样很累,但我从不对他发火,因为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小孩只有这样才能锻炼胆量,增长智慧,促进健康。

小宝贝学会走路,大家都很高兴。但是他不会说话仍是一件急人的事情。用什么办法能尽快地教会牛牛说话呢?我又阅读了几本《父母必读》,受到了启发。每当给牛牛讲故事之前,我都让孩子看着我的嘴,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故事的名字。比如“两-只-小-白-象”。刚开始牛牛看着我,张张嘴,但发不出音。他也急了,不耐烦地去翻书。我就顺其自然给他讲故事。有时摆几张图片(不宜太多),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耳-朵。”“眼-睛。”……有时给他画小猫、小猪、小熊猫……一边画一边告诉他动物的名字。大约过了20天左右,突然有一天,牛牛说:“耳-朵。”高兴得我把他紧紧抱在怀里,让他反复地说“耳朵”。每说一次,我就给他鼓一次掌。孩子很高兴,也很努力,很快地会说3个字、5个字,发展到会说7个字了。不仅如此,他还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缠着我给他画画。他也跟着乱画。

牛牛现在已经2岁多了。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每当我说:“牛牛吃饭啦!”他就去洗小手,洗好后,搬着小板凳坐到小饭桌前,乖乖地等待着我端饭。饭后用两只小手拿着抹布认真地擦桌子。每当我说:“娘娘讲故事啦。”他就跑到写字台前,捧来好几本儿童读物拥进我的怀里。每当玩完玩具后,我们就一起一件一件放进小玩具箱里。每天晚上9点钟,他就躺在自己的小枕头上静静等着我唱催眠曲。第二天早晨,牛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喊:“娘娘!”这甜甜的、幼嫩的喊声使我心醉,使我感到无比幸福。

我非常感谢《父母必读》杂志,是《父母必读》给了我第二次做母亲的良机,《父母必读》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牛牛娘娘饭桌
一线光阴入洞中
管好“小饭桌”不是小事
家乡的变化
不做寿
米粒在饭桌和卫生间
牛牛妞妞笑话集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牛牛种太阳
牛牛的耳朵
夸张『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