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与获得

1999-06-07 15:02袁大同
父母必读 1999年3期
关键词:银元假币一块钱

袁大同

有些家长问我:“孩子不爱惜东西怎么办?”我的回答是:“让他们为所要的东西付出代价,然后再得到。总之一句话:劳动。”

我在一所私立学校主管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曾尝试以“游戏美元”作为奖品来鼓励学生背诵,然后再以英语拍卖会的方式将这些“美元”回收。学生背诵英语的热情果然空前高涨。在最后一次“拍卖会”上,“拍卖人”认为反正是在做游戏,就不经心地将同学们翘首以望的最后一个玩具随便拍卖了出去。当其他学生意识到:自己用背诵英语辛辛苦苦一块一块地从老师手里“挣”来的“美元”,一瞬间就成为一把废纸时,哭声响成了一片。这些从未把几百元的电动玩具放在眼里,从未把真钱当做一回事的孩子们,竟然手捧着一文不值的“假币”那么动情地哭。一个男孩子泣不成声地说:“这‘美元我们挣得多不容易呀!”在孩子们的眼睛里,这些假币的价值早已远远超过了父母给他们的真币。为什么?就因为这“假币”是他们自己劳动“挣”来的,而真币是他们从父母手里“拿”来的。

你可以想像一个农民把整盘的饭菜倒进泔水桶吗?然而这样的事在学生食堂里却屡见不鲜。派人看管也无济于事。讲道理吗?他们知道的道理比家长还清楚。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疗救方法都比不上“劳动”更为有效。不知家长是否愿意尝试一下儿:请将孩子所有的零用钱控制起来(中学生还可以包括全部或一半伙食费),分派给他们一些固定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收拾房间、洗自己甚至全家的衣服等。然后按照孩子工作完成的情况,以符合家庭经济情况的“价格”支付。放心,这些工作是累不坏孩子的。在学校劳心,在家里劳其筋骨,二者相得益彰。学生用自己挣来的钱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自然珍惜爱护。(如若报酬太高,此法则失去意义。)

中国古代有个故事,说有一个铁匠对自己好吃懒做的儿子说:“你努力上进,我可以把我经营多年的铁匠铺传给你。”谁知儿子根本不把他的小铺子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铁匠忧心忡忡。

一天,他对儿子说:“你只要自己挣来一块钱,我就将祖上的宝贝传给你,足够你享用一辈子的。”儿子听了十分高兴,第二天偷偷向母亲要了一块银元,出去玩了一天,晚上大汗淋漓地回来了,对父亲说:“给你一块钱,把宝贝给我吧!”铁匠问道:“是你挣的吗?”“当然了!”儿子大言不惭地说。“好吧,我看它是不是真的。”说罢,铁匠扬手将银元扔进铁炉,儿子满不在乎地说:“这还有假?”父亲说:“钱是真的,但不是你自己挣的。宝贝不能给你。”儿子心想:“他一定看我不像干活的样子。”

次日,儿子又向母亲要了一块钱,游逛了一天,将身上弄得脏兮兮的,比上次回来得更晚。见了父亲他恭敬地把钱递了过去:“看这回可是挣的了。把宝贝给我吧!”父亲随后又将它投入铁炉:“这回是真的吗?”儿子假装心疼地说:“一整天才挣一块钱,就这么烧了多可惜!”父亲冷笑一声:“这也不是你挣的,宝贝还不能给你。”儿子一再咬定钱是自己挣的,可父亲索性不去理睬他。母亲无奈地对儿子说:“看来你是非得自己去挣这一块钱不可了。”儿子尽管觉得太辛苦,可是想到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贝,一狠心走了。

两天过去了,母亲有些着急,父亲说没关系,他会回来的。又过了两天,儿子还没有回来,父亲也有些沉不住气了。四处打听,有人看见他在河边拉纤,有人看见他在城里打工,还有人看见他在街上找活儿干。十几天过去了,父母正准备同去寻找儿子的时候,儿子面色黝黑,衣衫褴褛,疲惫不堪地回来了,见到父母一声不吭,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元,双手捧到父亲眼前。谁想父亲连看也不看一眼又丢进火炉里,刚才还筋疲力尽的儿子忽然像疯了一般扑上去,赤手将银元从熊熊的火焰中抢了出来,声泪俱下地说:“爹,您烧的不是钱,这是儿子的血汗啊!您的宝贝我不稀罕了,我可以自己劳动养活自己。”铁匠说:“孩子,爹的宝贝你已经得到了。”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就是因为劳动。劳动使他形成了自己新的价值观,祖辈的基业在他眼中的价值自然也就改变了。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尊重你创立起来的事业,敬佩你的成功,那么,你现在就开始让他劳动吧。■

猜你喜欢
银元假币一块钱
还钱
一块钱
买卖假币还找“朋友”一起花
你说风雨中,一块钱算什么
买烟
真假银元
模拟天平秤的过程找出假银元
假币识别眼镜
奶奶的银元
假币案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