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的宽宏和科学态度

1999-06-09 00:46梁之彦
百年潮 1999年1期
关键词:学部委员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者

梁之彦

《百年潮》1998年第四期的《刘大年忆郭沫若》一文,讲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195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建立三个历史研究所,一所请郭沫若兼所长,二所请陈寅恪任所长,三所请范文澜当所长。当时,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同年12月,由北京大学副教授、陈寅恪的弟子汪篯南下敦请。不想汪、陈相见之后,陈寅恪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感激或感动,还提出了担任所长的苛刻条件:请毛、刘二公(即毛泽东、刘少奇)允许他不讲马列主义。

刘大年教授转述的这一段,比较简略。根据汪篯事后的汇报,陈寅恪当时提出的条件是:

一、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这两条,陈寅恪为了表示其正式和郑重,特请其夫人记录,以书面形式交给汪带回北京。当陈的助手等劝陈不必提这样的条件时,陈表示:“我对共产党不必说假话。”

汪筏报告的情况显然比刘大年教授所忆要严重得多。不仅自己“不讲马列主义”,而且要求毛或刘书面保证,允许整个研究所都“不宗奉马列主义”,“不学习政治”。按照当时的认识水平,这是个原则问题;按照后来上纲上线的说法,这是一个走哪条路,办什么样的研究所,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严重问题。自然,陈寅恪出任所长之议就此作罢。

事情似乎到此为止了。陆键东的名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叙述也果然到此为止。然而,刘大年教授却继续说:

1954年,中国科学院酝酿建立哲学社会科学部,出现了陈寅恪能不能被提名为学部委员的问题。于是旧事重提了:就学术成就看,陈寅恪是研究隋唐五代史的权威,不选进学部委员不行;但是,选这样一个公然声称“不宗奉马列主义”的人当学部委员,行吗?学部委员就是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头衔,授予陈寅恪这样的头衔,是事关树立什么样的人为榜样的大是大非问题呀!事情反映到毛泽东那里,不想毛泽东明确表示:“要选上。”结果,陈寅恪就当上了学部委员,他没有再拒绝。

刘大年教授的这个补充十分重要。它引起了我深沉的思考。陈寅恪当年提出的条件,不仅“苛刻”、“唐突”,在某些人看来,甚至可以说“猖狂”,然而,毛泽东不仅不以为忤,反而要赠之以桂冠,崇之以头衔。据笔者所知,后来陆续加上去的头衔还有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何以然?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和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和巨大进步。学习马列,有助于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因此,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决不能由此认为,马克思主义之外无真理;也不能认为,非马克思主义者就不能认识真理。陈寅恪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在隋唐史等领域内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切实事求是的人都会承认他的成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更应该将他的成就继承过来,丰富和发展自己。至于陈寅恪不愿意“宗奉马列”,那是他个人的自由,可以允许。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强迫别人“宗奉”;强迫别人“宗奉”,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了。我想,毛泽东之所以没有批判陈寅恪,而且批准他担任学部委员,其原因盖在于此吧?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宽宏,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科学态度。遗憾的是,毛泽东没有能将这种态度贯彻始终,也没有能普及世人,否则,陈寅恪晚年的命运也就不会那样悲惨了。

允许别人不“宗奉”,那末,是否也允许别人批评呢?

行文至此,想起季羡林教授在他最近发表的《牛棚杂忆》中的几句话:“马克思主义随时代而发展,决非僵化不变的教条。”“不要把马克思主义说得太神妙,令人望而生畏,对它可以批评,也可以反驳。”我想,这实在是洞达世事、洞达历史的智者之言。

任何人对真理的认识都是有限的,其言论、思想、著作中都可能包含错误、片面、不足的成分,虽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这些伟人也不能例外。有批评,有反驳,才能使真理益明、益全、益进。封杀正当的、合法的批评与讨论,那是封建的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其结果只能是,或铸成大错,或封杀真理发展的道路。众所周知,毛泽东晚年严重夸大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主张“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及所谓“一抓就灵”云云。试想,如果他生前能够容许并接受别人对他这一错误理论的批评,何至于会发展出“文化大革命”?又试想,如果不批评、否定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何来邓小平理论?何来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写到这里,必须声明的是,笔者上述云云,并非提倡“批马”、“批毛”,只是想提倡一种正确的态度,千万别引申、上纲……。那种随意引申、上纲、罗织,首先封人之口,继而将人“打翻在地”的时代,应该永远结束了。

猜你喜欢
学部委员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者
《马列主义五大名著汇刊》:见证刘少奇寻找真理之路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院士当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中国的财政状况比西方大多数国家依然好很多”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学术大师支撑起来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
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中国院士制度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