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风和雨 诚为教育鼓与呼

2000-04-28 07:52刘堂江
人民教育 2000年5期
关键词:刊物经验教育

刘堂江

1997年11月.陈至立部长视察中国教育报刊社.当她看到(《人民教育》1950年创刊号时,爱不释手:“这个资料很珍贵啊!

这的确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资料,在它上面赫然印着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教育》创刊的亲笔题词.印着郭沫若副总理和马叙伦部长的题词,印着《人民教育》第一届编委会主任委員成仿吾,副主任委员叶圣陶.柳提和编委徐特立,孙起孟等人的名字……整本刊物都凝聚着《人民教育》第一批编辑人员韩作黎等同志的心血。

五十年前,《人民教育》杂志的创刊,是新中国教育宣传事业的发端

五十年来,《人民教育》伴随着共和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脚步前进;同时,也为推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她既是教育部的喉舌.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喉舌,充分发挥着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

催征的号角导航的灯塔

1951年7月3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调整全国教育定期刊物的出版决定》。(决定)指出:《人民教育》为中央教育部的机关刊物,中央教育部应通过这.刊物.对全国教自工作进行政策、思想和业务上的全面指导

《人民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问,充分发挥教育宣传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推动作用.注重刊物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权威性.及时.准确地将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教育部的工作部署,传达给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到中央的精神。

为了加强指导性,《人民教育》特别强化权威意识.要求编辑策划每一期都要从四个方面体现刊物的权威形象。(1)要有权威的文章,就是那些政策性,理论性强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基础教育工作往往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比如,近年来《人民教育》既发表了李岚涫、陈至立.朱开轩.柳斌等领导同志的一系列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讲话和文章.又发表了顾明远、陶西平等教育界专家的文章,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广泛欢迎。(2)要有权威的言论一个刊物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言论可以说是一一个最有力的武器。《人民教育》充分利用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阐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于一些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立场.观点,旗帜鲜明地表明编辑部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在基础教育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3)要有权威的导向,改革要鼓励探索,但正因为是探索.不免也会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人民教育》有义务和责任及时发现,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正确的引导。(4)要有权威的信息,一本刊物是否有“看”头,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人民教育》不但重视刊物所传递的信息的量.不仅信息量要大.而且更重视信息的质,即新鲜.真实权威。

“常有新篇传智慧,时研彩墨赞杏坛”

五年前,在《人民教育》45周岁生日的时候,国家总督学柳斌曾赋诗志贺,诗日:“四十五年不平凡,烛光盈盈路漫漫。常有新篇传智慧,时研彩墨赞杏坛……

柳斌同志是很了解《人民教育》的,他代表原国家教委党组对《人民教育》的全面工作做过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在全国性教育宣传工作会议上,曾多次表扬《人民教育》关于上海建平中学和湖南汨罗等典型报道。

努力发现、及时传播教育教学改革新鲜经验,宣传教育界的先进人物典型,是《人民教育》一以贯之的追求。《人民教育》要求全体编辑人员,要尊重群众的创造,从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要以最大的热情去发现典型,报道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鲜经验;以最大的热情去发现和颂扬教育战线的先进人物、使刊物发挥传播经验.宣传先进的作用,同时为领导机关制订政策提供参考。“时研彩墨赞杏坛”,着力于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的报道,是《人民教育》的显著特色和优势。《人民教育》对重大典型力求“选准、挖透写够”,不惜篇幅隆重推出。无论是50年代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速成识字法”、上海中学生物教学经验和北京四中物理教学经验的报道,60年代对山西万荣县注音识字经验、辽宁黑山北关小学集中识字教学经验和北师大女附中语文教学经验的报道,70年代对北京景山学校教育改革经验的报道,80年代对山东平度教育工作经验的报道,还是90年代对上海建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整体改革经验和湖南汨罗、山东烟台、深圳市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经验的报道,都在全国教育界引起过广泛深远的影响,对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有的报道受到邓小平、李岚清、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自肯定,有的报道还引起国外和香港澳门地区的关注。

几十年来,《人民教育》还报道了斯霞霍懋征、于漪、马淑珍、魏书生、李吉林、丁榕、刘纯朴、顾泠沅、马芯兰张瑾瑶、罗奉山、王思明田沛发、刘让贤、任小艾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的事迹。并且描绘了江泽民等领袖人物的尊师情,反映了苏步青、刘绍棠、郎平等各界知名人士对恩师的怀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人民教育》首创教育文艺“红烛奖”,讴歌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格,致力于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乐助教师获成功亦师亦友心贴心

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说:“《人民教育》有宝贵的财富,就是她贏得了千千万万教师的热爱。她以浅显易懂的理论,引发了教师深邃的思考。当代师表为教师树立了耕耘的楷模.用红烛诱人的光芒,为我们教师点燃心灵的明灯。在这本杂志里.我们找到了教改的方向.工作的方法、时代的信息。使我们教有方向,学有榜样,看有内容,写有园地。她为教师开辟了一片耕耘播种收获的土地。

这是一位教师对《人民教育》的褒扬和期望,恐怕也反映了许多读者的心声。“要把切实为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服务,作为刊物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人民教育》恪守的办刊原则。

《人民教育》强化服务意识,通过为读者全心全意周到细致的服务,使刊物成为全国教师的知心朋友。编辑部经常强调要努力贴近学校、贴近教师,不断增强刊物的实用性、可读性。进入90年代以来,《人民教育》不但每一期都有专门]为校长教师提高思想、业务素质而开设的专栏,而且每年的第7一8期合刊都要经过精心策划、设计推出一个大型专辑。如:“哈尔滨市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抚顺市中小学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苏州市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吉林市面向21世纪,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体系”,等等。这些专辑受到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的热烈欢迎。近两年推出的“校长治校”“教改新干线”、“新星舞台”、“名家点悟”、“教艺大观”、“生活时空”等直接为校长、教师服务的专栏,更是以其清新、亲切的形象受到读者的青睐。

《人民教育》还针对广大教师和干部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并且非常重视反映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呼声,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问题。

人生进入五十,便已“知天命”,该是生命的秋天了;但《人民教育》是不老的,她是“朝阳事业”,她将青春永驻。

衷心祝愿《人民教育》在新的千年里铸造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刊物经验教育
刊物贺词
乐淘淘“先进”经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乐淘淘“先进”经验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读者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