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聪明人如何相处

2000-06-05 06:55□洪迪
东西南北 2000年9期
关键词:才智高宗李密

□洪迪

李世民徐世责力(jī)都是聪明人。李世民自不待言,徐世亦文武全才。但李在徐身上犯过一个错误:用过一点心机,耍过一次权术,而后果与愿望相反。

唐太宗晚年,不得已立了懦弱的晋王李治为太子,要在大臣中找个能托孤保驾的,看中了李责力。(李责力原名徐世责力。字懋功,后赐姓改名,乃为李责力。)隋大业末,翟让起义,李责力只17岁,就率众跟了他。后来李密兵败降唐,李责力据其旧境。李责力归唐后,屡立战功,誉为名将。他镇守关州16年。太宗说:“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城以备虏。今我用守并,突厥不敢南下,比长城好多了!”李责力因大功,拜兵部尚书,封英国公。

李责力为人很讲信义。李密伏诛,他表请收葬,同旧僚吏将士会葬密于黎山之南。平王世充时,擒获了他的旧友单雄信,李责力上表以官爵赎他,不许。临刑时,李责力痛哭,割自己股肉喂他,说:“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矣!”收养他的儿子。李世民正是看中了李责力这一点,便多方赐恩于他。他得了暴病,李世民依方亲自剪了胡须给他和药。古人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身上仅次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李责力顿首出血哭着拜谢。李世民说:“为了国家社稷,并非为你个人啊,何谢之有!”一次,李责力侍宴,李世民从容对李说:“朕群臣可任孤者,没有一个能超过你的。你以前不辜负李密,岂能辜负我吗!”李责力流泪辞谢,咬破手指出血自誓。饮酒沉醉,李世民脱了自己身上衣服盖住他。看来,李世民与李责力君臣如此深相结托,托孤大事无疑会成功的。

但是,李世民聪明反被聪明误,来了个画蛇添足。649年,也就是他临死前一年,他对太子李治说:“李责力才智有余,但你对他没有恩惠,恐怕不能诚心服你。我现今贬黜了他。倘若他即刻动身,等我死后,你用他为仆射,亲近他,放心任用他。倘若他徘徊顾望,我就杀了他。”过了一个多月,李世民突然命同中书门下三品李责力为边远的叠州都督。李责力受诏,连家都不回,立马上任去了。李世民对他动了心机,耍了权术,他也用心机权术相对抗。就这件事,在李责力心底里,将李世民往日恩情,不说一笔勾销,也大大打了折扣。李世民实在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对才智胜于自己的臣下,玩什么权术!你一动就被识破,只能自食恶果。

等到高宗即位,李责力被马上召回。此时李责力尽管在许多其他事务上还忠心,但在立武氏为皇后这个事关唐祚的节骨眼上,却耍了滑头。当高宗犹豫不决之际,召长孙无忌、李责力、于志宁、褚遂良入内殿商议,李责力托病未去。遂良叩头流血,乞归田里,反对立武氏为后。一次高宗密访李责力,李责力说:“这是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看来,李也不是有意使坏,可能想在危及自身的是非窝中脱身,所以先是避开,逼得非开口不可时,便拿一句没尾巴的话去搪塞。他可以推卸:完全是皇上圣躬自定的,我并未表示可否。谁知以他的声望,以李治的庸懦性格和当时倾向,必然导致立武氏为后。如果李世民不对他耍滑头,他很可能挺身力争,武则天就当不了皇后,历史的面貌就会是另一种样子了。

两个聪明人相处,终究以各自捧出赤心来为上策。

(史文摘自《观察与思考》)

猜你喜欢
才智高宗李密
绘就最美孝善的鄢陵画卷
画里有话
测字先生——谢石
美丽的人
也谈和珅的才智
基于电流矢量和开关表格控制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
一字之师
你来帮帮我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