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观念

2000-06-05 06:54贺评
东西南北 2000年4期
关键词:责任感观念家庭

贺评

瑞典政府中有几个女大臣,同时也是孩子的妈妈。她们追求的是事业与生活的统一,两者均要,缺一不可。

中小学教育事务大臣余勒瓦·约翰松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她当了大臣以后,最不希望的是为了工作而牺牲了孩子。文化大臣瓦尔斯特伦是两个儿子的妈妈。她家住在西部的一个小城。瑞典政府考虑她家庭的需要,使她不必天天都到首都来上班,今年年初特为她建立了“遥控办公室”。这样,她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家乡与文化部的官员交谈处理公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家人在一起。她们既是称职的部长,又是合格的母亲,每天为孩子们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或去幼儿园,看孩子的作业,和孩子一起做游戏,送他们上床睡觉……

她们的顾家不仅没有得到社会舆论诸如个人主义之类的非议,反而瑞典报纸载文表示赞赏,说她们这样做,为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职业妇女作出了榜样,同时也是让政治家实实在在地过普通人生活的很好尝试。

中国的模范职业妇女许多是以牺牲家庭为代价的。从大禹时代起,中国人就以三顾家门而不入论英雄。直至今日,先进人物公而忘私多半也是抛家撇眷缺少人情味的,什么老人病危,孩子重病,家里遭灾,逢年过节等等,英雄都在外边忘我工作坚守岗位。越不顾家越光荣,越是不称职的家庭角色越被视为美德。甚至还有流行歌曲唱道:“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用中国人的这种观点看西方人,就成了公私不分。

有一次,在丹麦外交部新闻司一位官员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他在办公桌上摆放着他家人的照片。当他发现我注意地看时,便主动指着照片介绍:这是我的妻子、女儿和儿子。其温馨之情溢于言表,浓郁的人情味儿扑面而来。后来我注意到,上至部长、总裁下到普通雇员,在他们的办公室里,都可以看到让“家人”陪伴自己工作的情景。

可以想像,如果中国人也把“全家福”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或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恐怕会遭人笑话:太不严肃,把办公室当家了;公私不分,干工作时还想老婆孩子;这个人家庭观念太强……大概不会有人像国外的同事那样赞扬一句:祝你全家幸福。

在西方,家庭观念强是好事,是一个人具有家庭责任感的表现,家庭与社会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庭的责任感也是社会的责任感。

美国企业界名人、原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亚柯卡曾经这样说:“我从来都是把周末的时间留给我的妻子和孩子。我也从来不用8小时以外还加班的人,因为如果他在上班的时间内完成不了工作,那他就是一个无能的人。”在他们眼里,一个作丈夫的人没有家庭责任感,不肩负家庭的义务,这个男人便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个女人也如此。

在西方,许多领导人竞选,都是拉家带口一齐上阵,竞选成功时全家祝贺。克林顿当选和连任美国总统的时候,他的夫人、女儿就都来同台庆祝。

此外,凡遇家庭成员有重大活动,诸如小孩子的一次音乐表演、一场体育比赛、毕业典礼等,无不全家出动,这都被看成是家庭的一次成功。

家庭,是社会肌体的最小细胞,对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理想的社会少不了理想的家庭,理想的家庭离不开理想的社会。每一个家庭都有笑声,有烦恼,有和谐,有争吵,既有外面的大气候,又有自家的小天气。在这个自成一统的舞台上,可以上演家庭喜剧,也可以上演家庭悲剧。这是每一家庭所共同的,不同的就在于家庭的观念。

中国人把家庭看成私,把工作看成公,两者泾渭分明。一个人如果对工作不负责任会受到指责,如果对家庭不负责任则不会有什么麻烦,因为那被看作是其个人的事。

我丈夫曾经独身在加拿大工作4年,他被加拿大人问到的最多的,也是他最难回答的问题:“你为什么不把夫人带来?”后来我们两人一起在瑞典工作,又有很多瑞典人问:“你们为什么不把孩子带来?”问话中多少流露出你对家庭不负责任的指责。当得知我们与孩子两年才能团聚一次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难以理解的表情,甚至说一句:“真可怕!”然而在中国,人们一般认为这种家庭的分离是可以接受的。妻子在家照顾老小,让丈夫在外安心工作,这是正常的家庭分工,或者说,为了工作个人作些牺牲是不应该计较的。

家,在西方人的心目中,越来越优先考虑个人的选择。因此家庭的多样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例如,在瑞典同居家庭受法律保护,同居者的孩子不受歧视;在丹麦甚至同性家庭也是合法的;还有独身家庭、单亲家庭等,人们比过去更能容忍这些生活方式的存在。

尽管中国现在的家庭已不是传统的四世同堂、多子多福以及一手包办的家长制,但是中国的家庭观念仍是很模式化的。

一位在国内某大学任教的美国人约翰在报纸上发表感想,对他因独身而被中国人认为没有“家”并受到不尊重,感到很不习惯。他说,许多热心人问他想不想在中国有个家,因为如果不结婚就等于没有家。正因如此,他有很多麻烦。有一次,他请一个小姐到公寓作客,不料她带来的人有一个宿舍那么多,令他措手不及。让他不解的是,对方不仅不道歉,还说愈是带朋友来愈是看得起他,给他面子。还有一个周末,他从健身中心回来刚洗完澡,屋里很乱,突然有两个女学生来敲门。他说周末想一个人休息一下,可她们不走,眼睛盯住他身后的门,仿佛那里有个凶案现场。他说:“到中国时间不长,但我体会到家对中国人来说的重要,单独的个人即使有个人的公寓也不算有家、有独立的人格,有家的人才能得到彻底的尊重。”

家庭不拘形式,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包括孩子在内。家庭的责任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是维持家庭的坚实基础。这个家庭观念也是社会走向开放和文明的一个标志。

(摘自《中国人·西方人和他们的孩子》一书)

猜你喜欢
责任感观念家庭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钓鱼的观念
家庭“煮”夫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恋练有词
责任感等2则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