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企业文化更适应e时代?

2000-06-13 21:33文/易进
中国企业家 2000年6期
关键词:上市文化企业

文/易进

传统保守的文化

在香港中环某大厦的顶楼,有一家老牌的上市公司。

一步出电梯,在深远的前方,有一处装修堂皇的接待处,接待员是一位成熟而打扮入时的职业女性。接待处两旁是两套长长的沙发,沙发后面,隔着深深木色的大门后,是公司宽敞而气派不凡的管理层办公室。

沙发旁有一高至天花板的书架,上面收藏了这家公司过去多年的业绩报告。报告整齐但难掩时代久远的气息。

在大堂进入办公室的一角,陈列了公司多年来的主席照片,从这些发黄的照片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已有过百年的历史。

公司的接待员操着流利而纯正的英国口音,有礼而客套,处处一种保守的英国本土企业风格。

成本效益的文化

在香港鱼则鱼涌某大厦的高层,又有另一家企业。

一出电梯不远,就可以看见一个接待处,似乎每一方尺地方,都不会浪费。接待处非常忙碌,毕竟一个仅有多层写字楼的总公司,只有这个接待处,其它各楼的访客,都要在这里集中,由接待员传呼下楼接待。

公司内部大部职员不占房间,只有标准工作间,职员把手提电脑一按,计算机就知道谁在谁不在,电话该接到哪去。另外,部门之间,要靠附有照片的计算机密码开门卡,记录下谁人去了哪里,谁人上班,谁人下了班。

全公司最轻松自由的,就是职员茶水间,有不用付费的机制咖啡,有售卖汽水饮品机,一张餐台。职员可以无拘无束地坐下聊天、看报、品下午茶。

尊重家族的文化

在新界某工业区,也有一家上市近十年的印刷公司。坐落工业区一角的数万尺的厂房,与公司总部连在一起,外观上亦不起眼,地下是厂房,出货入货由大型货框车驶入,往厂房后面直接落货,加工印刷品在该工业村加工,但主要还是由货车接送往大陆加工交货。

工厂的顶楼,是上市公司的总部,开放式的标准间隔,环绕着四周的主管房间,董事长是一位华人,有独立的董事长办公室。办公室是纯中国式的摆设,小玄关,国画,处处显示出主人的中国色彩,公司风格。

公司多年来是家族式管理,管理层是家族接班人。生意是祖业,但成功上市,亦在中国多处地方建厂,中国印刷业的先驱,行内的行尊。

在这家公司开会,你会发现这家公司非常尊重上级决定,上级开口、下级就闭嘴聆听,设法执行。

网络结合的文化

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区,却有另一家族成功企业,成功转型,成为一家新兴的网络服务企业,有另一番景象。

公司位于曼克顿洛克菲勒大厦的三层,是家百多人的网上设计广告网站发展顾问。

电梯的出口一端,是一位身材略肥胖但热心的接待员,投资银行家、客户、电工、申请工作者,络绎不绝,因为这家公司正在筹备以网络服务身份安排上市。公司是智能型企业,主要创作人员、顾问、技术员,都有自为一角的个人工作间,散落四处有大小的会议室,供会客之用。

网络创作大部分在公司中央可以容纳五六人的玻璃透明工作室内进行,方便来自不同岗位的专家小组长期在玻璃房内共同工作。

公司是老青人员的结合,公司的管理层是在纽约大企业多年打滚而能生存的行政人员。但网络公司,亦要靠年轻的科技领袖共组公司领导层。

公司是当地少林寺,不少稍有经验的人,都被其它公司挖角,要留人才,一方面要给予员工红股,一方面要直接从芝加哥等地著名大学直接招聘,吸引人才到纽约工作。

年轻人坐拥可以套现近百万美元的红股,难免踌躇满志,但行事商业决策,却未见得老练。维系公司员工的,可能就是那些创业红股,等待上市套现,公司的目的、发展、政策,一切显得以上市套现为目的,所有对上市集资没有帮助的活动,如长线市场发展,却被员工以不得妨碍上市为前提放弃。

忧乐难共的文化

相反,在香港的一些上市公司,发财的年轻行政人员却拿着股份干着急,等候解禁的日子早日到来,让他们可以在市场仍未下调之前套现。

公司上市,有了钱,可以聘得香港市内最有实力的科技设计人才。人聘回来,每一个都是精英,但一起亦不能配合工作,无他,公司亦没有完善运作协调的机制,发挥团队作用。

朋友们,你认为上述五家企业,有何文化特色呢?在新一代的数码、网络、知识经济,哪一家的文化较能衔接,容易成功呢?

第一家是老牌英资公司。公司着重传统。保守、有礼,处处显示公司的过去优势。

第二家是老牌美资公司,公司着重成本效益,利用资讯科技,使人配合科技,达到高成效,员工给予自由创意,但在紧缩以成本效益挂帅的前提下,不能即时提高成本效益的创意建设,未必能保留发挥。

第三家是家族华资的上市公司,流露出东方色彩,注重和谐协调,尊重上司决定,不会孕育出叛逆反潮流反领导的文化。

第四家美国科技网络公司,是老青结合,是新一代的网络文化,可惜公司被上市利益所在冲昏头脑,缺乏有气魄远见的共同公司发展愿望。企业发展,一旦以员工私利为目的,难成大气。

第五家是上市科技公司,“可共患难,但难共安乐”。公司需要转型,以新的网络共同协作,寻求互动互利的利益文化。

无论你是否察觉,企业的习惯、布置、取向、人事聘用、决策过程,处处表现出公司的文化。公司内的价值观、选拔人才方法,更是巩固公司企业文化的不自觉方法。

在新的数码网络知识世界,要培养哪一种企业文化?要表彰哪一种价值观?如何选拔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冒险文化?这正是企业家们要关注和学习的重点课题。

猜你喜欢
上市文化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谁远谁近?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in the English of Advertising and News Reporting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5月上市
意林成长Q计划隆重上市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