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贝索斯”而鸣

2000-06-14 03:58
南风窗 2000年8期
关键词:贝索斯亚马逊

■本刊记者:李颖

新情况和老问题

4月以来,坏消息的雨点不停地打在全球网络公司豪华的玻璃窗上,越来越猛。5月中旬,欧洲著名的在线互联网零售网站boo.com被投资者抛弃,因资金极度短缺倒闭。另外一家提供专业在线通讯以及信息服务的英国网络公司netimperative.com也很快步其后尘,其股价一路下跌到当初上市价格的1.9%,形同废纸。美国的情形一样糟糕。曾经获得迪斯尼支持的玩具网站toysmart.com也于5月倒闭,员工170人顿时失业。华尔街的喷嚏也使亚洲感冒,截至4月底,韩国91家投身互联网的风险企业已经倒闭。在香港,摩根斯坦利警告:香港只有一两家网站有投资价值。

去年当上《时代》风云人物、堪称零售网站“老大”的亚马逊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贝索斯(jeffbezos)也面临着资本市场的寒冬。雷曼证券分析师苏利亚6月23日发出警告,亚马逊将于明年初断流(资金枯竭),当日,亚马逊股价应声急跌23%,下摸34美元,创历来最大单日跌幅,为1998年12月以来最低,比6个月前的最高价113美元,已跌70%。苏利亚分析说,亚马逊现在有10.8亿美元现金,每月需要动用1.157亿。如果在圣诞节后还不能改变现金负流量、欠佳的营运资源管理和高水平的负债,该公司9个月内现金可能消耗完,形势岌岌可危。同时,苏利亚指出,1997年上市以来,亚马逊已从股市集资23亿美元,收入只有29亿美元,负债累计达22亿美元。截至2000年第一季度,6岁的亚马逊累计亏损已达12亿美元,虽然它有了一个全球品牌,近2000万客户,但是面临的竞争依然激烈,其财务和债务负担仍然不断恶化。

雷曼的预警不是第一次了,4月底,一度曾经非常看好亚马逊的美林证券分析师布莱杰特(Henry Blodget)就曾表示,虽然他仍然看好亚马逊的未来,但是投资者的耐心有限,不可能无限期地等下去。对于投资者的质疑,贝索斯照例回答:“这对我们来说是个老掉牙的故事,我们以前有过很多类似的经历。”这让人又一次想起他的名言:利润在一定时期内是次要的事情。

比许多规模更小的网络公司幸运的是,亚马逊在资本市场的冬天来临之前,已经筹集了大笔资金,一样是不盈利,但还能撑着。亚马逊曾一次发行了12.5亿美元的可换股债券,是美国公司有史以来最大额的发行量。在亚马逊西雅图总部的接待大厅里,醒目地贴着这个纪念性的告示,贝索斯想以此提醒他自己和亚马逊员工,这个网络帝国是靠借来的钱建立的。但是贝索斯的自信改变不了投资者对亚马逊的意兴阑珊。

帝国反击战

现在给贝索斯下结论为时尚早,而且投资者的失望还不足以成为贝索斯的“滑铁卢”。虽然四面楚歌,贝索斯还是有遍布160个国家的2000万顾客,他们还没有抛弃贝索斯,他们是贝索斯的“根据地”。需要贝索斯认真检讨的是他高速扩张的战略,因为一场激烈的网络帝国反击战已经打响。

贝索斯有句名言:“人类的大脑能记住上千种商品的牌子,但在某一个领域,一般人只愿意记两三个品牌,比如网球鞋,谁都能说出Nike、Adidas和Reebok,要想再往下数就不容易。人脑会把商品分门别类,我相信对网站也会如此。”笃信“胜者通吃”的贝索斯为了把亚马逊打造成为网上零售商的“第一品牌”,选择了高速扩张的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亚马逊只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就轻易地击败了所有网上书店,成为世界第一。好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贝索斯的步伐,他开始一系列的“闪电战”,通过大量的购并延伸业务领域,向传统零售商帝国“沃尔玛”挑战,和所有网上零售商较劲。1998 年6月,亚马逊开始销售音像制品;1998年10月进军欧洲,1999年2月,收购网上药店Drugstore.com 46 %的股权,开始售药 ;1999 年3 月,收购网上宠物商店Pets.com 50 % 的股权,开展网上拍卖;1999年4月,亚马逊开展电子贺卡业务;1999年7 月,亚马逊开始销售玩具和电子产品;1999 年11 月,又一口气增加了家庭装饰、软件、视频游戏和礼品四类商品。 2000年,开始销售有声书籍和手提电脑,进军无线网上零售,等等。

业务扩张的同时,亚马逊开始斥巨资建立自己独立的配送体系,四处建立库存中心、 配送中心,以使帝国过长的战线得到快速的补给。

在亚马逊刚刚崛起的时候,巴诺(Barnes &Noble)、疆界(borders)等传统书店巨头还没有上网或刚刚上网。但是现在,“恐龙”开始反击了,巴诺已经利用互联网把成千上万的连锁店组织起来,悄悄启动一项24 小 时之内送货上门的服务,许多书籍的折扣也不逊于亚马逊。沃尔玛也在大规模地扩张网上商场。这些老牌帝国拥有积蓄已久的客户资源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们正在把这些包袱变成财富,积极应对网上零售的挑战,阻击贝索斯的蚕食,收复失地。

反击也来自同样活力十足的其他互联网企业, 它们比“恐龙”们更难以对付。许多网上商店已经开始转型,成为商品信息提供商,他们专注于开发比亚马逊更强大更完善的商品数据库软件,让消费者付一点咨询费,然后直接从厂家购买。因为亚马逊的价格虽然比传统商店低,但一般总会高于出厂价。于是越来越多的顾客从亚马逊或者别的网站搜索到信息,转而上厂家的网站去购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正在网上开拓商机。作为中间商的亚马逊正在面临顾客的流失。

在其他领域,亚马逊的对手并不软弱。比如拍卖,亚马逊计划在7月提高拍卖品“寄存费”的计划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批评,许多顾客已经改投别的网站,比如eBay,这个最大的拍卖网站比亚马逊跑得更快。

过长的战线和激烈的竞争使亚马逊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股市的反应越来越理性,必须承认,网上商业的利润率正趋于下降。亚马逊4月份公布的一季度报表表明,虽然公司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一倍(5.74亿美元),但是每股亏损额却增加了近3倍(1.22亿美元),做得越多,赔得越多,贝索斯陷入了困境。

信息中介还是交易中介?

互联网的生命力顽强,但是互联网公司却会有很多夭折,而且很快。虽然互联网公司都承认这点,但说起谁会玩完的时候,中国的ceo们爱说“他们”。嘴硬是没用的,亚马逊都面临崩溃,中国网络公司其实更脆弱。所有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还只是在国内玩,没有一个世界品牌,上市的也寥寥无几。互联网已经进入战国时代,中国也不例外。更残酷的是,这是个没有边界的全球战场,当我们还在忙于圈地和窝里斗的时候,“中国概念”在纳斯达克已经越来越不吃香。

怎么活下去,真的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没有钱是不行的,但钱不是万能的。在国内,现在也已经有数百家号称要做亚马逊的大小“诸侯”,以8848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同样在攀登赤字的高峰,但是无论从界面、顾客服务、配送、管理和品牌,谁敢号称自己比得上亚马逊?亚马逊还没有进军中国,林中无老虎,人人称“大王”,但在一边烧钱,一边信誓旦旦要做“百年老店”的同时,有没有问过自己:凭什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所有公司都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时候,网上中间商会因失去价值而趋于消失,无论是正时髦的b2b,还是已经过气的b2c,都是如此。网络消灭第三者,纯电子商务公司的立足点将来还是信息中介,而不是交易中介。

亚马逊的教训另外一点是,网络公司的扩张中,仅仅依靠钱堆起来一个门槛是不够的,战线拉长,技术创新和顾客服务也要跟得上。亚马逊早期的“一点即通”的购物模式和完善周到的服务曾令人耳目一新,但是这些技术大多只是枝节技术,即使申请到专利,也只能限制竞争对手一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吃老本只能坐吃山空。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就必须在技术创新和服务上步步领先。□

猜你喜欢
贝索斯亚马逊
85亿美元,亚马逊收购米高梅划算否?
贝索斯每天睡多久
贝索斯卸任亚马逊CEO
超4万人请愿“别让贝索斯回地球”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世界首富贝索斯保住75%亚马逊股份
1000年报时一次:贝索斯投资千万美元造万年钟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