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空白的《中国藏书楼》

2001-06-13 21:19文/王龙章
全国新书目 2001年2期
关键词:藏书家藏书楼藏书

文/王龙章

中国藏书楼就其规模、历史和功能而言,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此前尚无一部著作对我国藏书事业的发展历史做出全景式、立体化的总结。由学界大师和资深专家联手撰著的《中国藏书楼》一书可谓填补空白之作。

本书上起夏代,下迄民国,时间跨度5000余年,采用史、论、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论述中国藏书起源、藏书事件、重要藏书史实、藏书家的生活及贡献,囊括了历史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书院藏书及寺观藏书各个系统,共论列藏书楼1184处(重点介绍444处),涉及人物2026人(撰有本传重点介绍的藏书家489人)。涵盖广阔,内容详备,发幽抉微,搜罗宏富。

在“藏书论”部分,论述深刻,见解独到,深入浅出,同时对伴随藏书事业而产生的目录学、版本学作了重点阐发。在“中国藏书楼发展史”部分,对重要的目录学、版本学家,如刘向、刘德、郑玄、颜师古、晁公武、陈振孙、宋敏求、钱曾、胡应麟、毛晋、黄丕烈、叶昌炽、缪荃孙等人及其理论与实践活动作了全面介绍。中国历代藏书家购求、搜访、抄补、校勘、整理、保护典籍的事迹史不绝书。如铁琴铜剑楼主人瞿渊、瞿氵 睿兄弟从战火中抢救文澜阁《四库全书》,八千卷楼主人丁丙、丁申兄弟在战乱中辗转迁移藏书,杨守敬千方百计从日本购回流失的中国善本,郑振铎在沦陷区倾家荡产访求珍本,防止中国典籍被日本人掳走,都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本书不仅是一座知识的宝库,同是涌动着强大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流。读者从书中既能获得丰厚的知识的滋养,又能受到美好的情操的陶冶。

本书体例完备,以论带史,史论结合,公正客观。全书语言准确、典雅,间以浅近文言,富有张力。大事年表使内容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明晰化;两套索引令读者检索更加快捷、方便。全书结构合理,上、中、下三编与索引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总之,《中国藏书楼》是一部全面总结5000余年中国藏书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成就的理论大书,分量厚重,学术价值高,相信会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题图:文渊阁内书楼和书架,选自《中国藏书楼(一)》)

猜你喜欢
藏书家藏书楼藏书
A Guide to the 4 Best Independent Bookstores in Paris
小毛驴藏书
从藏书家之藏书看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简论明代中期的学校藏书楼
全是书
全是书
为巾帼藏书发先声
中国古代的藏书楼
藏书楼
藏书楼开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