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点评

2001-11-22 19:24
世界知识 2001年20期
关键词:李登辉入世塔利班

孙 振 王 焕

聚焦9.11

“9.11”恐怖袭击事件已发生将近20天。在此事件中丧生和失踪的人数增至近七千人。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恐怖活动使美国和全球的正常秩序被打乱,对各领域的影响十分严重。首先,在安全方面,冷战结束,美“一超”傲视天下,其安全环境已极大改善。但美凭其军力、财力一意孤行,先是执意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后又在《京都议定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等多边外交领域挑战世界,以一己之好恶决定世界事务。但这次恐怖事件表明,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强国,也无法避免遭到恐怖主义的打击。经此一事,美的防范重点由那些所谓的“无赖国家”转向了恐怖主义。其次,在国际政治领域,美虽实力超群,仍不得不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加强与各国的协调与合作。另外,各国在国际合作方面也面临着新挑战。自从二战后恐怖主义兴起,还从未达到如今这样登峰造极的地步。打击恐怖主义仍然任重道远。在经济方面,美航空业、保险业均受重创。本来已放缓增长的美国经济此番更是雪上加霜。尽管美联储在事发后迅速下调利率,但股市开盘后仍一路狂泻不止。道指和纳指在一周内分别下挫14.1%和16.7%,创下了自大萧条以来的单周最大跌幅。预计美今年第三四季度经济将变成负增长。美国经济不振,世界经济肯定将受到影响。

美国从最初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后,动用了全国力量来打这场特殊的“战争”。布什总统9月20日在国会参众两院全体会议上慷慨陈词,呼吁世界各国与美一起组成反恐联合阵线;要求塔利班尽快交出拉登,命令美军做好战争准备。23日,布什签署行政命令,冻结27家与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有关的账户,切断恐怖主义的财政来源。美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在世界范围内搜捕恐怖分子,抓获了数百名嫌疑人。美军大举出动,重兵压向海湾。三个航母战斗群、近550架战机和十八万美军云集阿富汗周围。世界各国在对恐怖活动予以谴责的同时,也以不同形式予美协助。法国总统、英国首相、加拿大总理、日本首相以及中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国外长相继访美。欧盟首脑21日召开特别会议,通过反恐怖措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均表示将在本国范围内冻结与恐怖分子有关的账户。布什于22日宣布部分解除1998年对巴和印度实施的制裁。巴、印则投桃报李,承诺在打击恐怖分子时予美协助。塔利班除巴基斯坦外的另外两个邦交国阿联酋与沙特先后宣布与其断交。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均允美使用其领空与基地,俄罗斯也表示允许美执行人道主义任务的飞机飞越其领空,反塔联盟又乘势反攻。塔利班目前四面楚歌。但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仍否认拉登是“9.11事件”的元凶。随着军事部署与外交准备的就绪,美对塔利班的打击已箭在弦上。但这场反恐怖战争究竟会如何进行,美国军事行动的规模与形式会是怎样,仍都是未定之数。

台湾

国民党考核纪律委员会21日召开会议,就前主席李登辉违反党纪问题作出决定。18名委员除4人缺席外,一致同意撤消李登辉的党籍。这是国民党成立107年来首次将前主席除名。自从1988年出任国民党主席以来,李登辉不断在党内排斥异己,十年来造成国民党三次大的分裂:新党出走,林洋港与郝柏村离去,宋楚瑜自立门户。1999年抛出“两国论”,为两岸关系制造障碍。李登辉在去年的台“总统大选”期间,公然“弃连保扁”,支持以“台独精神”立党的民进党。最终搞得具有百年“金字招牌”的国民党拱手交出执掌50年的台湾江山。退位以后,李的“台独”嘴脸更是暴露无疑,变本加厉地为“台独”分子摇旗呐喊。在比民进党更为“台独”的台湾团结联盟成立后,李不惜其老朽之身,多次为其站台。即使如此,国民党仍盼其回心转意,拟派出各位副主席前往劝说,但李冥顽不化。是可忍,孰不可忍?李登辉遭撤消党籍完全是咎由自取。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人民近期来感到一丝暖意。9月16日至18日,朝韩第五次部长级会晤在汉城举行。分别由朝内阁参事金灵成和韩统一部长官洪淳瑛率领的朝韩双方代表团在三天内进行了三次全体会议和多次成员间接触。韩总统金大中还于17日会见了朝方代表团。双方在会谈结束后发表联合新闻公报,明确表示坚决履行去年6月双方首脑共同签署的《北南共同宣言》,确认该宣言是实现双方和解、合作与维护半岛持久和平的基础。朝韩双方在时隔半年后重开部长级会谈,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自从美布什新政府上台以来,对朝奉行强硬政策,金大中极力推行的“阳光政策”暂时处于停顿状态。尤其是本月3日,韩在野的大国家党与执政的自民联携手推动国会投票,将统一部长官林东源解职。这给了金大中推行的与朝和解政策以极大打击。在此情况下,能成功进行双方第五次部长级会晤,无疑有利于改善金大中的处境。另一方面,朝领导人金正日不久前接连访问中、俄,内政外交日益改善。朝韩恢复交流也对朝改善自身形象与地位颇有助益。朝韩此次会晤既以坚持《北南共同宣言》为主导,又充分体现了务实的精神。双方就尽快开通京义线铁路、开发金刚山旅游业、实现第四次离散家属互访等一系列活动达成了协议。在这次会晤的促动下,10月份将成为双方交流的高潮月。朝韩的关系也将逐渐步入正常化与定期化的轨道。

WTO

北京时间9月17日晚22:40左右,从日内瓦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16次会议上传来了令人兴奋的好消息:世贸中国工作组签定协议,正式通过中国入世议定书及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这一消息标志着中国成功结束了长达15年的入世进程,即将成为该组织的正式一员。中国只需再经过最后一个程序,即在11月9日至1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获得超过2/3的赞成票,就可以成为世贸组织的全权成员。由于外界普遍认为,中国肯定能获得这一票数,因此这一批准程序几乎仅仅是走过场。对世贸组织来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加入标志着该组织真正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对中国而言,入世标志着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平等身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同时,由于消除了贸易壁垒,优化了投资环境,外国企业将大量登陆中国,必将极大地丰富国内市场,刺激市场竞争,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实惠”。但是,入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它给中国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了无数的新课题。中国政府必将对国家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将以往主要依靠设立贸易和投资壁垒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做法,调整为鼓励企业提高竞争力,并着力培养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必定会有一部分企业被淘汰出局。市场竞争是残酷而公平的,中国企业必须放弃依靠国家扶持的幻想,学会在竞争中生存。中国入世已指日可待,境外企业虎视眈眈,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把“双刃剑”,避免让其锋利的剑锋伤及自身,是每个中国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李登辉入世塔利班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持守——《诗词五首》整合教学设计
塔利班为阿富汗打造“强大军队”
塔利班战后首次宣布停火
中国入世“日落条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