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者之魂

2004-05-03 12:49周大风
中国音乐教育 2004年4期
关键词:熟能生巧音准乐曲

周大风

乐感从哪里来呢?乐感能否培育或进行自我锻炼呢?

乐感,有一部分来自天赋,但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平时多接触音乐,例如旧时代民间优秀乐师和优秀戏曲曲艺演员,他们大部分未读过书,不识字,不识谱,从未上过音乐课,更未受过视唱练耳的训练,只是从小随着民间班社生活。因日日夜夜观看及聆听前辈艺人或同台艺人的演出,在长期的艺术生活里,无形中培养了音准、节奏、力度、速度、音色、曲体……的辨别能力及模仿能力,使自己在参加演出时,也有着较强的力度感、速度感、音准感、节奏感、有的还能即兴编曲,甚至会创造出经典乐曲传世,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因此初学音乐者要见缝插针地争取多听中外古今的音乐,从中得到音乐艺术的熏染,增进知识,这样就会无形中得到乐感的培育。同时,聆听音乐时,还要养成“闻乐而思”、“闻乐见形”、“闻乐入境”、“闻乐知情”的习惯,以锻炼艺术想像力。在方法上,可采用同一首乐曲多听几遍,或同类乐曲作互相比较(类比),在反复听乐过程中去悟得。这“悟”字相当重要,许多“灵性”都是从“感悟”、“顿悟”中骤然而来的(顿悟即灵感所至)。

乐感的培育,要平时广交音乐朋友,或得到良师的指导,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得到熏陶及感染,如有一位音乐家说:“我在音乐学院里学了几年,正式上课时间是极少的,一天有16个小时,都是在浓厚的音乐环境中生活着,音准感、节奏感、内在和声感、内在音响感等等,无形中就会自然地获得。”“另外,只要自己感兴趣,碰到疑问,请教老师或高手,一经点拨,使心有灵犀一点通,生动的答案就会泛上心头。”这些都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所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耳濡目染,不学而能”。应该看到熏染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有音乐环境的熏染,学习的兴趣也会加速增长。

乐感的培育,一部分来自对音乐知识和其他有关知识的广泛学习。因触类可以旁通,能力有时也可以自然迁移。所以学习音乐领域中某个单项的人,也必须对本单项以外的有关知识进行学习及了解。最简单的实例,如识谱法及音乐基础理论,它之对于音乐各分支项目的关系,是水涨船高式的互依互促的。又因事物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必与其他某几项有联系,所以知识越丰富越好。

乐感的培育,有一部分来自对音乐技巧的勤学苦练,你会在熟能生巧过程中去“悟得”艺术的精髓。故而在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中,也应随时渗透进“技巧”和美感的因素,(技巧不同于技术,技巧是在技术基础上渗透进表现情感的活的因素),赋予技术一定的生命活力及感染力。换句话说,即是掺进了“乐感”的因素。举例说,初学乐器或学习唱歌者,当练习一个慢速度的四拍时值的音符(或唱或奏),如能分别有“自强渐弱”、“自弱渐强”、“自强突弱”、“自弱突强”、“渐强又渐弱”、“连续断音或圆滑音”,音色上有刚有柔、感情上有放有藏等等变化,而不是简单地只把四拍唱足或奏足就完事。再如对练习曲的学习也是一样,决不可“照谱唱奏”,而要运用“对比”的手法,使音与音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有快慢、强弱、高低、浓淡、断连、渐突、动静、刚柔、收放等等变化,达到“死曲活奏”的境地。这样一曲、二曲、三曲……养成习惯。实际上,这就是在培育技巧及乐感,使学习死技术变成学习活技巧。这一点,应是指导教师的首要任务———既训练技术,又培养技巧及乐感。这更是学校音乐教学随时要贯彻的。(目前,有相当多的声乐、钢琴等等指导教师,只注意到技术的传授,而忽略了以听乐为主的对乐感的培育。

综上所述,乐感是可以培养的。要多接触,多学习,尽量想得多一些(由此及彼,从一星半点联想出更多事、景、人、情),建议每天都要雷打不动地安排一定时间听音乐,在广听博闻中培养乐感,这是自我锻炼乐感的好办法。另外,还应该提倡“行万里路,读万种书,交万般友,做万类事,听万首曲,赏万幅画,观万出戏,看万方舞,悟万首诗”,其中“听万首曲”又是关键的关键。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

猜你喜欢
熟能生巧音准乐曲
熟能生巧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漫话成语
熟能生巧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