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新特性

2004-05-27 03:39杨尧忠
决策与信息 2004年11期
关键词:高效能产权特性

杨尧忠

从当代世界范围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知识已从作为内化于生产力的要素而独立化地成为资本要素,甚至是能起主导作用的资本。通俗的称呼那些拥有科技含量很大的知识的企业家为“知本家”,過去是“资本雇佣(知识性)劳动”,现在是“(知识性)劳动雇佣资本”。知识尤其是科学和科技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更新期越来越短。某些知识产权,不等其法律保护期届满,就已经“失效”而被淘汰了。而包含着各种知识内容的信息虽己经成为资源,甚至可以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然而信息量处于大爆炸状态。信息只有能成为有市场需求的信息才是有用的资源,才有实现其精神财富的可能性,否则将成为一堆“学术垃圾”。

因此,只有能反映当代知识与经济相结合的特点的知识产权观念,才是现代的知识产权观念。其所形成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则将反映以上时代特点的新的特性。

第一,可交易性。所谓可交易性,是指这种智力成果能通过交易而实现其财产性的权利。皮卡第在定义知识产权时就把知识产权定格为“无形财产”性。而一项“智力成果”如果不能通过交易而获得利益,那么它的“排它性”、“垄断性”又有什么意义呢?在工业经济时代,对知识产权的特性就应予以“可交易性”为特征。现代产权理论学家德姆塞茨在他的名著《关于产权理论》中明确提出:“产权是社会的工具,其意义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与他人交易时,产权有助于他形成那些可以持有的合理预期”。既然要把“知识”和“产权”联系起来,可见,知识作为产权,只有在可“交易”的情况下才有实现其“合理的预期”即“卖得出好价钱”的现实性。它的“隐形财产”性的实现程度是与可交易程度成正相关系的。那种不能交易的智力成果只可能是马克思所说的“单纯所有权”,亦即“法律上的所有权”而不是“经济上的所有权”,从而也不具有“完全所有权”的性质。这种纯粹法律上的所有权不过是一种毫无实际意义的文字游戏。

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因此一定的智力成果作为信息,虽然它还在法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时间之内,然而它己经成为过时和落后的信息。从而也就成为无效的、没有交易需求的知识,从而失去了可交易性。另外,虽然某种专利或技术是有用的,然而它的实施成本太高,从而没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从而也就没有可交易性,“铱星”可悲的“陨落”就是明证。另外还有己经“倒了牌子”的商标。它还有价值吗?没有,因为别人无法利用“倒了牌子”的商标去推销自己的商品。人家需要商标不如自创或者使用美誉度很好的商标更为划算。因此说到底可交易性就是市场需求性。某种智力成果虽然它己获得了法律赋予的知识产权,只表明它具备了成为无形财产的可能性,而不一定有现实性。

第二,高效能性。某种智力成果,即使获得了知识产权,然而从其使用价值上看是低效的,那么它就不能成为有经济意义的产权。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大部分的知识产权不是作为普通商品供他方当事人直接消费,而是作为资本商品在运作,也就是说,只有当知识产权能转化为无形资产时,其“产权”才有现实性,而智力成果作为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是要具有“较高的获利能力”,亦即是其功能应当高于其他实物资本或相类似的其他的智力成果的资本增值能力。如果失去了“较高”的地位,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新的知识产品层出不穷,因而如果不具备高效能的效率能力,即使其产权在“保护期”内,也将在事实上被淘汰出局。反之,如果某种智力成果由于能长期保持其高效性,例如“名牌商标”,在竞争中形成稳定的优势之后,即使原注册的法律保护期届满,尚可续展。

第三,可复制性。所谓可复制性,是指知识产品只有当它在可以复制的情况下,其产权主体才可能在其有“高效能性”的生命周期内(而不是“法律保护期”内),快速地实现“无形财富”的权利。因为知识产品和其它的实物产品一样,它也具有“无形耗损”,由于信息爆炸,大量的新的、更高效用的信息的出现,将会迫使知识产品通过快速复制而获得现实的利益,否则这个产权即将成为“明日黄花”而失去意义。这正是知识产品不同于实物产品之处,因为知识产品其“无形耗损”的折旧方式不应当是“渐进”的,而只可能是“快速”的,一旦“折旧”完毕,它是不象实物产品那样还有“残值”存在,试想落后了的CPU,就其制造材料而言能值多少钱?当作废品处理,尚无人收购,所以必须在它的“高效性”的生命周期内迅速大量复制,抢占市场。这也是为什么PC和IT产品以及生物制品更新换代快,价格迅速下跌的重要原因。

在三项特性中,可交易性是本质特征,是作为产权生存的基础。高效能性是一种比较优势。可复制性是充分利用其生命周期的特性,因而是知识产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研究知识产权特性的新视角。

(作者:长江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高效能产权特性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
产权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导读
浅析高效能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小产权”为什么“小”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
中国十八大名酒的度数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