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乌克兰的,也是全世界的

2004-06-13 01:30吴辰
人民教育 2004年1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乌克兰

吴辰

编者按 应读者要求,经过认真构思和筹划,在新的一年里,“校长治校”栏目更名为“现代校长”。新栏目下设“治校良方”、“用人之道”“一家之言”“校长漫笔”等子栏目。我们希望以更广阔的视角和更积极的姿态关注校长管理工作的各个侧面,以更具冲击力和吸引力的形式与内容为您服务,以更鲜活的管理实践和更科学的教育理念陪伴您的成长。希望能得到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也迫切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03年9月末,应乌克兰中央教育科学院的邀请,我来到乌克兰这个美丽的国度,参加了“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85周年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深切感受到了先生那份幽远的精神芳香,经历了一次值得纪念的精神之旅。

乌克兰,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黝黑且富有光泽的卵石路,庄重伟岸的建筑群,金顶耸立的教堂,宽阔舒缓的广场……这一切都流溢出浓郁的欧陆风情:连绵的黑土地,大片的森林,满山遍野的野花,掩映在灌木和花丛中的农庄田舍以及乌克兰人的笑容,共同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多彩油画。

这是一个令人神驰的地方。不仅因为她的美丽、悠远,还因为她是我心中的偶像——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祖国。从小,我就十分崇拜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喜欢阅读他的著作。2002年10月,我曾有幸来到乌克兰,来到先生的家乡,参观了先生生前创办的学校。同时,就我们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与“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和“帕夫雷什中学”联合办学达成了协议。这一次算是故地重游了。

2003年9月25日上午,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国会大厦教师之家的礼堂里,座无虚席。来自世界各国的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研究者、追随者、实践者们会聚一堂,共同缅怀这位世界教育史上卓有成就的伟大教育家。乌克兰的国家领导人也发来贺电或者向大会致辞,足见苏霍姆林斯基的确是全乌克兰人的骄傲。大会由乌克兰教育部副部长主持,教育部部长作了重要发言。而苏霍姆林斯基的爱女——卡娅情真意切的讲话,将人们的思绪带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创造的那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教育世界,也勾起了人们无尽的怀念和仰慕之情。随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纷纷登台发言,一个共同的声音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的,也是全世界的”。

当天下午,我与会议代表们一同前往基洛夫格勒州。当地的女孩儿等在路口,身穿绚丽的民族手绣服装,头戴鲜花编制的花环,载歌载舞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晚上,我们来到当地一所学校,校长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席间,代表们拉起了手风琴,唱起苏霍姆林斯基的赞歌,全场气氛十分热烈。

一天的行程紧张而有序,虽然行程匆匆,但在苏霍姆林斯基精神的感召下,每个人的兴致都十分高涨。尽管代表们的语言并不相通,但心却因一个共同的理想紧紧连在了一起。

第二天,有300多人参加的纪念大会在基洛夫格勒的马卡连柯纪念馆召开。我们就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学习、研究、继承、创新与发展等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我作为中国代表,也在大会上发了言,向人们介绍一个远在东方的乡村学校,介绍在这样一个美丽温馨的精神家园里,师生结伴成长的动人故事。代表们对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故事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的确,因为对教育的真诚与不懈追求,才使大家聚在了一起,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代表们渴望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对如何继承、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饶有兴趣地进行了深入探讨。

晚上,基洛夫格勒特意举办了别出心裁的酒会,气氛欢快而热烈。我被邀请上台讲话,还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很多代表前来与我交流,“中国”成为与会者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渴望了解中国的热望。

纪念仪式于9月27日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会议代表们,在帕夫雷什中学校门前,深情缅怀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从乌克兰到整个世界,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从四面八方来到这所乡村学校,追寻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足迹。尽管苏霍姆林斯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思想却如此深刻而深远地影响着后人。纪念仪式结束后,大家还向苏霍姆林斯基墓献了花。

在帕夫雷什中学的校园里,先生当年种下的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日月如梭,树木如树人,先生当年创办的学校植物园、天文台,如今依旧在发挥着培养人才的作用。

会议期间,我们赶上了学校别具特色的面包节。师生们将校园里收获的麦子烤制成面包,载歌载舞,与客人一起分享劳动果实。这一活动也是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倡导的,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可见,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在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乌克兰教育。

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我在校园里种下了一棵象征两校友谊的树,它寄托了我们坚持不懈地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心愿!

临回国的前一天,我前往乌克兰中央教育科学院,拜访了萨夫琴科副院长和卡娅院士,就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与创新问题,进一步交流了看法。应我们的邀请,卡娅院士将于2004年4月访问中国,届时她将参观我们的学校。

乌克兰之行结束了。在这个美丽如画的国度里,我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伟大的人格力量和精神芳香。

在乌克蘭人眼里,中国是个神秘而伟大的国家,他们渴望了解她,也渴望了解她的教育。乌克兰之行也使我再次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乡村学校的校长,我深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乌克兰的,也是全世界的。我们要将先生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应用于实践,更加坚定地追求真理,在实践中完善教育的理想,要把培养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中国人,当作我们理应肩负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乌克兰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新摩登时代
省着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