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诗歌鉴赏

2004-06-13 01:30赵谦翔
人民教育 2004年1期
关键词:隐者清华诗歌

赵谦翔

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鉴赏”的,其積极性大多来自高考试题不菲的分值。动机的功利性,促使一些教师把对古诗鉴赏教学的功夫下在模仿高考题型编选大量试题上,企图寻捷径、找窍门。主要表现是把学生捺入题海。训练选择题,只注重给出现成答案,不注重展示解答过程,更不注重揭示审美的规律:训练简答题,过分强调答案的统一性,使极富情感与个性的诗歌鉴赏蜕变成枯燥无味的寻求标准答案。这种训练往往导致学生在鉴赏中的“高空作业”。结果,学生只会大而化之地为作品贴上一些现成的标签,却不懂得体会意境、揣摩语言、品味情感。这就从根本上偏离了古诗歌教学的本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教改实践中,我尝试了一种.“养”的教学方法。“养”在汉语中的本义是“生育”。既然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显然急功不成,欲速不达。“养”的引申义是“教育”,朱熹注日:“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韩愈在论及从内在修养入手培养写作能力时的精当比喻,用在鉴赏上也十分恰当:“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烨。”所以审美之果,非养不丰。我把这种着眼于审美素质培养、着力于诗意人生催化的鉴赏,称之为“绿色鉴赏”。具体做法是:

一、口诵“心惟”,引导学生“投入”

以口诵“投入”,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歌的音趣,即音乐美、声调美、压韵美、节奏美。“投入”不是“塞入”,务必让学生敞开心、放开声、读出味;教师不可越俎代庖,也不能采取“填鸭式”、“满堂灌”。

以“心惟”投入,就是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意趣。“心惟”即韩愈所说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忘却自己,诗我合一,尽享诗意的甘醇。意趣包括情趣和理趣。绿色鉴赏特别强调发挥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在对作品“含英咀华”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的开放性”解读,力求有“新的发现”,做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在鉴赏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鉴赏其中的“理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潜能,于是学生有了以下的感悟:

——在人生这个错综复杂的大棋盘上,无论在外人还是自己看来都是朦胧混沌不清的。当局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

——问题的答案要由自己去找,不能总听别人的,要勇于发现,勇于探索。

——某些客观事物会遮挡我们的视线,而我们要穿越这些生命的遮挡物,找到自己的目标。

——象征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也许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着很平凡的事,生活在平凡的人间,但他的内心是高远的,所以凡夫俗子无法到达他的境界。

这些感悟,使学生对诗的象征性意蕴做出了既合乎审美逻辑又五彩缤纷的诠释。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追求“确定”、“惟一”的答案,这样只会冰释诗歌浓烈的人文意向,榨干诗词空灵润泽的意境,使诗成为一堆冰冷枯燥的“语言乱码”。只有让学生真正进入诗的意境,才能最大程度地激活其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才能使其与作品、与诗人产生心灵的“交流”与“碰撞”。

当然,这种个性化的鉴赏应该限定在文本提供的情境范围之内,我们努力提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如果把“哈姆莱特”鉴赏成“奥赛罗”,把“黛玉”鉴赏成“妙玉”,那同样是背离了鉴赏的基本原则。绿色鉴赏必须谨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跳出”。

鉴赏不只是为了享受“音趣”、“情趣”和“理趣”,同时也是为了获取“文趣”,即借鉴艺术技巧。“跳出”即对诗歌做“庐山”之外的理性审视:品其言而察其妙,析其章而悟其法。

古代诗人讲究炼字炼句。在古诗创作中就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范例。例如,林逋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并非纯粹出于他的独创,而是出自他对五代南唐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顿使梅花神态活现,可谓化平庸为神奇!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倘若丧失了对“咬文嚼字”的敏感,就从根本上迷失了进入鉴赏的路径。所以,尽可能少做几道断章取义的标准化试题,力争多做一些对经典诗作的全方位的原滋原味的鉴赏,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鉴赏中练就“咬文嚼字”的功夫,就为学好语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文字的推敲,说到底,是对思想情感的提纯;对章法的推敲,说到底,是对逻辑思维的锤炼。

古人写诗也讲究布局谋篇。即使寥寥数句的小诗,也有起承转合、前呼后应的精密安排。因此,通过鉴赏诗来学习章法、训练表达的严密性,实为学习古诗的简捷高效的理想途径。例如,鉴赏陶渊明的《饮酒》,我在引导学生鉴赏其平淡的风格、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之外,还让学生潜心揣摩那精微的结构: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对污浊俗世的否定:后四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对隐居生活的肯定;结尾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对全诗主旨的总结。以这短短十句的篇幅让学生悟得章法的巧妙,实在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教学方式。

诗歌如麻雀,形体虽小,五脏俱全;赏析如解剖,音情理文,四趣分明。我将这种绿色诗歌鉴赏的要点,概括成以下歌诀:

熟读成诵入诗门,因人因世索诗魂。察物辨景识意象,含英咀华品味新。

悟情悟理得意趣,沉入意境喜会心。跳出庐山解文趣,审美尤重弦外音。

三、“有心栽花”,还须“无意插柳”。

所谓“无意插柳”,是指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浓郁的诗意氛围:课上课间,不忘朗读诗、背诵诗;阅读写作,不忘玩味诗、运用诗:感悟人生,不忘联想诗、创作诗……缴发于兴趣,着眼于游戏,无意于应试,故谓“无意插柳”,但耳濡目染,细水长流,良习渐成。

以旧体诗习作为例。让学生写旧体诗,重要的不在于把他们培养成文学意义上的诗人,而在于从创作中亲身体验构思、炼字、造境,言志抒怀,感悟人生。习作旧体诗“深得民心”,即使是在高三最紧张、最繁忙的日子里,也有许多学子命笔赋诗。马文杰同学写出了《咏清华荷塘》:

田田荷叶绿荷塘,清清涟漪似琼浆。既得文豪生花笔,何须嫦娥洒寒光。

圣境自有盘龙卧,旦日入海游四方。近观东南腾蛟踞,遥看西北彩凤翔。

池鱼久怀云龙志,誓跃龙门入华堂。会当再尽百日力,六月折桂蟾宫香。

他在谈创作心得时说:起初我并没有把写诗放在眼里,以为一挥而就,便成佳作。可万万没有想到,佳句没写出来,教训倒得了好几条。真应了陆游的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连写了三首才得到一首像样的诗。现在看来,写诗要重视立意和造境。第三次写诗,我吸取前两次的教训,首先确定了“进军清华”的主题,其次明确了以荷塘为抒情媒介的构思,诗的档次果然提高不少。

另一位同学张丹写了这样一首习作《归旧居随感》:

新居住未久,犹思旧时院。梦萦清幽景,醒归驻足看。

竹篱虽残破,青藤犹缱绻。鸟鸣花丛中,虫唱石隙间。

院主闲庭步,抚木现怡颜。无心事雕琢,天成此画卷。

魅力何所在?神韵尽自然。感此良久立,日落仍盘桓。

她在谈创作的感悟时说道:有人说我与众不同,我一直感到疑惑:没有出众的相貌,没有过人的口才,没有卓越的领导才能,横看竖看都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现在看来,我的特别之处应该就在于朴素与自然吧——不粉饰,不虚伪,不招摇,不刻意地追赶时尚,正如我喜爱的自然天成的旧居庭院。总爱照镜子,但看到的只是外表,而这首诗让我照见了自己的心灵!

尽管是偶尔尝试旧体诗习作,仍然有许多同学写出了这像模像样的诗作和创作谈。这惊喜给我启迪:诗才人人有,关键在开发。这经验令我深信:审美之能,并非来自教师天花乱坠的灌输,而来自学生亲经亲历的感悟。我并不奢望把学生个个都培养成诗人,但我真心希望为他们飞扬的青春留下些诗情,使他们在物欲横流的喧嚣中保留些精神的自由与纯净,在未来的人生坎坷中让心灵有所依托。

四、文学的诗“迁移”为生活的诗。

古典诗歌鉴赏能否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比如《寻隐者不遇》中就含有这样的哲理:隐者代表着另一个世界,它对俗世的来访者是关闭着的。你可以想像其美妙,你也可以在这个世界的边缘探问它的消息,使自己稍稍远离俗世的污浊,于仰慕中使身心有所涤荡,但只要你的心还留在俗世,就不能深入到隐者的世界和分享隐者独得的生命。

由此哲理,我联系“名牌大学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清华境界说":

——“清华”,说到底是一种境界,一种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为代表的人生境界。如果你仅仅是喜欢、羡慕、向往,那你便像那个“寻隐者不遇”的诗人一样,即使走进了清华校门,也不过是来到了“松下”;即使走遍了清华园,也不过是涉足于“此山中”而已。而作为人生境界的那个“清华”,依然隐藏在“云深不知处”的茫茫杳查之中。

那位寻隐者的诗人,如果真的想找到隐者,其实也很好办:彻底摆脱尘世的羁绊,也做个真隐者不就可以了吗?同理可证:如果有人真的想成为“清华人”,那就必须把自己头脑里的种种浅薄和诱惑置换出去:否则,你无论怎么向往,最终也只能是仰望清华之高墙却不得其门而入。

于是,诗歌诗化了学习生活,学习生活也充满了诗的情趣。

朱光潜先生说过: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但是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了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的事。讀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遣闷,而且在使人到处可以感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扩展生命的活力。

郑板桥《题画竹》诗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消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此中道理耐人寻味。我们似乎可以窥见作为诗书画大师的郑板桥成长的道路和规律:他是在不断地“写”和不断地“思”中走过来的:他的“画到生时是熟时”,更道出了大师严谨的创作态度和不倦的创新精神。遗憾的是,只要静下心来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多少名为轻车熟路的旧车老路、貌似驾轻就熟的南辕北辙、自诩熟能生巧的弄巧成拙啊!感慨之余,我不禁写下四句歌诀来自警:

自古大师皆务本,从来腐儒事急功。养根俟实铸大器,投机取巧雕小虫。

猜你喜欢
隐者清华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Notes
七月诗歌
《寻隐者不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两个“隐者”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