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2004-06-13 01:30郑金洲
人民教育 2004年1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课题研究

编者的话或许它是你事业腾飞的起点,或许它是你到达幸福生活彼岸的一条小船。亲爱的读者朋友,从今年第1期起,我们在“教研视窗”栏目中开设“教师如何做研究”专栏,首先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金洲教授撰写系列文章,就目前学校、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一些认识误区、实践问题以及校本研究操作方法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并对你有所启发。同时我们希望读者朋友将你在校本研究中的精彩案例和感悟寄给本专栏,与大家共同分享。如有什么问题、建议和要求,欢迎与本栏联系。

校本研究与其说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倒不如说是一个现代教师专业成长、提升生命价值的内在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永不枯竭的教育智慧的创造者吧,你的生命将因此美丽而精彩。

“科研兴校”“校兴科研”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共识。各学校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也从事了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并且这些科研活动在部分学校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并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往往是轰轰烈烈地“科研”一番,教师的行为依然如故,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学校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存在。现在只要是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几乎是“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但是对这些科研的效果加以检览,不难发现,庞大的课题或项目数量与解决学校问题的低劣质量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换句话说,这样的“校兴科研”的行为,并未产生“科研兴校”的效果。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研究课题选择不当,研究方法运用不合理,研究组织流于形式等,但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有待于进一步端正,目的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之所以倡导中小学从事科研,要求教师投身研究活动,正是因为当今学校的发展面临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依此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等结合在一起的,始终是指向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的,科研虽然不是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无疑是必要条件。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之所以提出中小学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要求,正是因为学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以后,自身的发展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倚重于学校自身的科研,通过教师广泛參与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的新气象。

然而,许多学校或教师的教育科研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这一出发点,科研的形态有了,但却没有直指学校的痼疾;科研行为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校的问题。这样一来,虽然各学校也忙于申请这样或那样的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学校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的其他行为,其结果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应该说,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值得关注的一种不良倾向。

既然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自身要求,那么科研的指向就应该自始至终围绕在学校发展上,至少要通过科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第一,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在研究中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明确地认识到借助于研究想去解决学校的哪些问题,什么样的研究活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许多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其原由在于所确定的问题并不见得是学校自身的问题,或是学校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障碍。问题可能来自于专家,来自于理论论著,来自于其他学校。其实,在学校实践中,没有与教师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就不会有教师研究的冲动:而没有研究的冲动,也常常难以产生持续性的研究行动。今天,中小学有必要把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作为一切科研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检验中小学教育科研行为的最终依据,从根本上杜绝没有问题针对性的学校科研,跨越学校教育科研与学校问题解决之间的鸿沟。

第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中小学教育科研还存在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目的指向,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从这一目的出发,学校教育科研活动有必要密切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职业生存方式,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展开。要逐渐做到:透视一所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效,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要看是否借助于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促使一些教师脱颖而出。

第三,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要为学校发展提供后劲,在解决学校问题的同时,提出后续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明确后续科研要探索的路径,通过持续不断的科研,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学校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常常是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更难以解决的问题又冒出来了,学校的科研活动也因此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一轮研究活动结束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设计新的研究计划或方案,进而去解决新的难题。这样就需要学校将教育科研活动当做经常性行为,将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检验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时,在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还要视其在多大程度上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以改进实践为指向的中小学教育科研,需要学校方方面面将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改变科研可有可无、科研是教师“身外之物”的看法和认识,改变学校科研活动只是围绕一个固定的课题所做的单一周期的研究的做法,改变学校教育科研为学校局外人所垄断的局面,将科研与学校发展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创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学校教育科研才大有可为,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成效,向科研要品牌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课题研究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科技评估在科技管理中的分析与认识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依托科研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