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塑造

2004-08-20 07:24李荣海
东岳论丛 2004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塑造

李荣海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当代性;塑造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并非是一种现成的给予物,它有待于理论上的再读,更有赖于当代人的塑造和引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塑造,是一种多维途径的综合过程,是立足于现实的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与实践互动与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对话的统一过程。哲学的当代性有赖于哲学家的当代性,哲学家的当代性即哲学家在对哲学的综合理解以及对哲学的运思方式中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和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4—0044—05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塑造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弄清楚的三个为什么
人物形象塑造在歌剧表演艺术中的探讨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