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创造价值

2006-03-10 02:14肖亚庆等
企业文明 2006年2期
关键词:铃木节约企业

肖亚庆等

策划人语:

我们都曾经自觉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发生过浪费,无论是在生产上、工作中或是在生活里。惊人的浪费让我们损失了宝贵的资源、宝贵的时间、宝贵的积累。我们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约创造价值!

崇尚节约,实质上就是崇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倡导节约,就是提倡从奢侈走向勤俭,从粗放型发展模式走向集约型发展模式。事实上,不但现代企业发展需要这种新模式,而且中国企业应对外国强势竞争也十分需要这种新模式。正因为如此,从中央到地方、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从公有经济到民营经济乃至混合经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期这一组文章,旨在反映企业崇尚节约、降本增效的新鲜经验和有效途径。

★ 节约资源 降本增效 打造中铝百年老店

★ 寻求资源的节约路径

★ 长安铃木的抠门管理

★ 既要节能也要提高能效

★ “银光”的GDP绿了

★ 查堵隐性浪费

★ 异向思维节能降耗

★ 资料链接: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比较 中国资源利用总体状况

中国铝业公司成立5年来,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358亿元增至1063亿元,销售收入从199亿元增至669亿元,利润从17亿元增至151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铝工业企业,其控股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在纽约、香港上市,分别获得了 “世界铝业第一股”、“2005年亚洲最佳投资者关系奖”殊荣。他们确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中国铝业公司跨越式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节约资源 降本增效 打造中铝百年老店

中国铝业公司党组书记 总经理 肖亚庆

中国铝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23日,目前,共有22家成员企业、19.3万名员工,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和中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商,拥有亚洲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的铝材、钼材和钛材生产研发基地。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人民生活、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国防军工各个领域,是美国波音公司、欧洲宇航局和空中客车公司的重要供应商。

公司成立以来,经过5年努力,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358亿元增至1063亿元,销售收入从199亿元增至669亿元,利润从17亿元增至151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铝工业企业。公司控股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分别在纽约、香港上市。在纽约证券市场,中国铝业股票被投资者誉为“世界铝业第一股”;在香港证券市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05年亚洲最佳投资者关系奖”。企业信用等级连续被标准普尔评为BBB+级。

近年来,我国铝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全球铝工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国和第一大原铝生产国。但我国发展铝工业所需的资源蕴藏量却十分有限,资源严重紧张的现状,对我国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挑战。

公司成立以来,针对资源保障程度低、资源品质低、生产消耗高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讨,确定了以节约资源、降本增效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手段,全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构建和谐中铝,打造百年老店的工作方针。

实施高科技发展战略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我们以资源节约、降本增效为核心,坚定不移地实施高科技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把企业定位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的大公司这一目标上,向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要核心竞争力,初步建立起了以创新、集成、转化为显著特点的中国铝业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在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是实施公司科技资源整合,推进所属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公司先后组建了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化学品氧化铝研发基地,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搭建了公司整体的科技研发平台,形成科技研发合力,提高了技术创新效率。

二是推进实施公司“3618”工程。公司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和搭建事业平台,稳定并发展了包括三个层次在内的人才队伍,为实施公司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力的智力保障。

三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围绕行业发展方向、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的需要,我们以课题和项目为纽带,通过科研招标、发布研发指南等方式,先后与一批全国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就铝工业重大关键技术和研发进行合作。我们还与美铝、加铝、法铝、瑞士碳素研究所等跨国公司和国外知名研发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学术和技术交流联系,选择重大课题进行科技攻关。5年来,公司累计完成研发投入26亿元,共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点技术创新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等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8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40项;申报国家专利600多项,已获允215项;开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前沿技术,形成了从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制取、电解铝冶炼到铝的深加工一整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技术。

我们自主研发的“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技术”,变贫矿变富矿,使大量不能经济利用的低品位铝土矿得到合理利用,延长矿产资源经济服务年限3倍以上,使公司铝土矿资源利用率跃居世界第一,大大拓展了我国铝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空间。目前,中州分公司据此技术先后建设了两条3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顺利投产运营后,生产成本降低10%,能耗降低50%。

我们自主研发的“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有效提高产能50%,降低能耗41.7%,提高回收率约6个百分点,削减赤泥排放量40%,年节约标准煤68.9万吨,增加产量30万吨,年创经济效益1亿元以上,获得第八届中国专利金奖。

我们自主研发的“石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技术”使我国中低品位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可以采用能耗低的拜耳法工艺生产氧化铝,工艺设备投资可节省24.7%,生产能耗降低4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我们依托氧化铝生产流程,成功开发出八大系列近100个品种的高附加值化学品氧化铝,建成了中铝公司化学品氧化铝基地,生产能力达到62万吨,实现年产值16亿元。

我们成功开发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铝电解综合节能技术,达到了高起点、大槽型、低能耗、预焙化的要求,使电解槽寿命比公司成立之初平均延长了300天,仅大修费用一项即节约6500万元。同时还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集气效率提高98%,净化效率提高98.5%,吨铝氟化物排放量由原来的20公斤降到目前的1公斤以下。现在,中国铝业公司的电解铝技术已经成功输出到国外多个地区,国际铝工业界“中国制造”的品牌正在确立。去年,中铝公司签订涉外技术转让与设计合同10项,总金额4.6亿美元。

实行标准量化管理 大力推进生产领域的节能降耗

公司成立伊始,面对主要产品成本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综合竞争力亟待提高的现实,我们从影响主导产品氧化铝、电解铝生产成本的23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着手,对标世界一流铝业公司,逐一确定奋斗目标和年度考核目标,聚全公司之力,通过“管理降耗、科技降耗、投资降耗”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我们在全体员工中倡导并落实“严细实、新恒齐”的管理理念,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企业,精打细算,厉行节俭,杜绝浪费,注重细节,向管理要效益。我们积极探索并推进实施以成本为中心,以“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进”为内容的标准量化生产管理模式,将成本指标量化到各个车间、工序,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标、全员节能降耗的氛围,并通过信息化管理构建全员降本、逐级反馈、动态考核、持续改进,使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生产流程配置和生产过程控制不断优化。在列入考核的23项生产技术指标中,公司每年都有10多项创历史最好水平。

截至2005年底,中国铝业公司每吨氧化铝的综合能耗从2001年的1180公斤标准煤降低到了980公斤标准煤,降幅达到16.9%;按公司2005年的产量计算,仅此一项,就节约标准煤156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型煤矿一年的产量;电解铝生产的综合能耗比2001年降低了308度,当年节约用电4.28亿度;铝材生产综合能耗降低幅度达28.96%。在重油、焦炭、石灰石的使用方面,同比都有大幅度的降低。5年来,中国铝业公司通过生产环节的节能降耗累计降低生产成本33亿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与环境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中国铝业公司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中铝、打造百年老店的战略需要。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2004年11月与中石油等6家中央企业联名发出了《关于在中央企业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倡议》,并在国家发改委、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主题活动中,与16家中央企业在人民大会堂签字,庄重承诺:“创建节约型企业,走循环经济之路”。

作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批试点企业,我们把不断强化环保意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创建节约型企业作为指导思想,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当中,提出了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目标和措施,研究制订了《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企业推进计划》,使公司逐步走上了经济、环境、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道路。

公司成立5年来,累计投入25.8亿元进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在国内同行业率先关闭了全部自焙铝电解槽,在主导产品氧化铝产量比公司成立初期翻一番、电解铝产量增长三倍的同时,工业烟尘粉尘综合排放量逐年降低,主要污染物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回收产品品种和规模逐年增长,保持了安全稳定的发展势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们还始终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坚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坚持综合治理工业三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4年,中铝股份公司就从氧化铝生产废液中回收伴生金属镓29.7吨,占当年世界镓产量的30%,成为世界最大的金属镓供应商,年创造价值8000万元;废气余热发电量完成32亿度。金堆城钼业公司利用钼精选尾矿回收铁精矿3.5万吨、铜金属量上千吨,年产值达3500万元以上。中铝山东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研发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新途径,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利用氧化铝生产废弃物开发生产出了水泥、赤泥硅酸钙保温材料等多种产品,拓宽了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形成了山东铝业特色经济。公司致力于创建无泄漏工厂,推广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目前,公司已有5家企业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

我们坚持可持续开发利用矿山资源,实施采矿复垦一体化,社会效益显著。广西分公司成功实施了矿山采矿剥离—洗矿还泥—复垦还田的联合工艺系统,截至2005年,累计复垦面积3187亩,采空区复垦率93 %,复地率90%,复垦周期1.5-2年,坡地植被覆盖度大于95%。山西分公司“剥离—采矿—复垦”一体化复垦新工艺利用引进的一流设备,因地制宜,采用条带开采、条带复垦,加速了复垦速度,使矿山开采与土地复垦同步进行,开采后耕地面积增加24%,复垦面积已达1470亩。目前,中铝公司已有6家企业土地复垦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土地复垦面积累计超过8800亩,矿山采空区重新变成耕地,实现了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逐步走上了一条绿色生产之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海外资源开发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应用也迈出了新的步伐。为解决公司发展的资源保障问题,我们加快实施了“走出去”战略,积极在巴西、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寻找开发资源的商机,部分项目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公司新近投资10多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级的再生铝合金工程已经开工,项目投产后比生产同等规模原铝年节电28亿度,节水200万吨,节约铝土矿等固体材料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万吨,二氧化碳16万吨。

突出管理创新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近年来,公司进一步突出了管理创新,通过瞄准世界一流,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狠抓了以建立信息平台、优化管理手段为目标的公司信息化建设,建立了ERP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资源共享和团队协作程度,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公司内部资源的高效利用。

我们探索建立了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管理模式和以现金制造成本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总部是经营利润中心,各基层企业由原来的生产经营中心完全转变为生产成本控制中心,从根本上解决了公司总部和基层企业的权责分配和利益一致问题,促使各基层企业无论是选择发展项目、工艺方案,还是日常生产管理,都必须以降低产品生产消耗、提高各项技术指标为工作重心,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进程,实现了公司内部先进技术管理资源共享,为公司实施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工作奠定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特别是“月考核、季兑现”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实施,降本效果更加明显。

我们实施了集中采购、统一销售的营销管理模式,降本增效成效显著。中国铝业公司主要产品实现了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同时从采购、物流两个方面入手,实施集中采购,发挥大集团招标、竞价和计划管理的优势,已经对36种物资实施了集中采购,并依托相关企业建立了多个物料配送中心,公司的市场话语权逐年增强,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和营销费用。

我们以建立健全符合404法案要求的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以资金控制和全面预算为重点的财务管理,以项目责任人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三位一体的投资管理,将财务集中管理的方法优化并固化到ERP业务流程中,通过网络化集成汇总,形成信息流,满足了公司对财务资源实施在线管理的需要,有效地降低了资金风险和投资成本,提升了公司效益。

未来几年资源节约 降本增效打算

回顾公司几年来资源节约、降本增效的工作历程,我们深深感到,管理创新是基础,科技创新是关键,人才培养是根本,制度建设是保障,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是提升公司综合实力的永恒主题。充分调动管理、科技和操作员工“三支队伍”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资源型企业的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铝工业发展专项规划》、《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按照国资委的工作部署,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节约型企业的要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和“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降低消耗,推动铝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的要求,结合中国铝业公司实际,以资源的综合利用、能源的梯级利用、资产的充分利用和废物的再次利用为重点,做好组织规划,夯实管理基础,推进科技进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工艺,实现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利用、原燃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环节的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

我们的目标是:2007年,实现“与2004年比,万元产值能耗下降5%,万元产值取水量下降10%,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的3年资源节约奋斗目标,公司主要生产经营业务的综合能耗、水耗、物耗指标全部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与2003年相比,氧化铝综合能耗降低10%,铝加工材综合能耗降低5%,电解铝综合电耗降低300度/吨。

2010年,力争实现:与2003年相比,万元产值能耗下降30%以上;其中,氧化铝综合能耗降低40%以上,每吨电解铝综合电耗再降低500度,铝加工材生产能耗降低20%。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

我们生长在资源环抱的大地上,但我们并没有权力奢侈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日渐稀少的资源,因为我们生生繁衍的后代需要它,为了让千秋万代生活得比我们更美好,我们务必厉行节约。

寻求资源的节约路径

本刊记者 李万全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虽然拥有比较丰富但确十分有限的自然资源,“坐吃山空”的俗称正在我们身边普遍而悲壮地演绎着。日渐枯竭的资源之手已经向世界敲响了刺耳的警钟!

从严峻中碰撞出新认识

一组数据让我们惊骇不已。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据有关资料报告,将越来越成为制约人类生活的重要问题,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的人口受到用水短缺的影响;而我国在600多个城市中,将有400多个城市出现供水不足。作为具有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血液之称的石油,据有关资料显示,可供人们开采的原油储藏量不足2万亿桶,开采时间超不过95年。而之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更多地将依赖于煤炭,但十分遗憾的是,具有“黑色钨金”之称的煤炭,也最多到2500年左右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将出现山穷水尽。其它矿产资源,仅我国开发的可供经济社会发展的45种主要矿产,到2010年就将减少到21种。与人们生活、生命息息相关的森林,其存量到上个世纪末已经消耗过半,而今还每年以16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严重地威胁着大量野生植物的生存,致使3.4万种野生植物濒临灭绝,占世界已知各类植物总数的12.5%。我国煤炭消费总量排名世界第一,原油消费总量排名世界第二,天然气消费总量排名世界第四。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2004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显示,2004年黄河水资源总量为482.65亿立方米,总取水量为444.75亿立方米,水资源取用率达92%。资源利用已突破承载极限。又据权威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18.46 亿吨,而消费总量达到19.70亿吨,石油进口依赖度迅速提高。在自然资源如此严重短缺的形势下,我国因受“发展”的牵引和对可持续发展认识上的偏颇,滥伐滥用和铺张浪费资源相当严重,致使我国万元GDP能耗为发达国家的4倍之多,比日本高9倍;主要高耗能产品的能耗、单位产品的能耗比国际水平高出25%到60%;而工业排污则为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如此奢用自然资源,使本来就资源贫乏的中国,更将面临受有限自然资源制衡的严重挑战。

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早已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警惕,妥善处理好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成为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全国8大主要任务之一:“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有两大量化指标,一是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届时,如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目标,而单位GDP能耗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十一五”规划就不能算完成了任务。

去年底,在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要求中央企业要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率,其中重点强调要做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表率。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重点部署了中央企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工作目标。新认识必将带来新观念,新观念必将促进各级政府领导以及企事业单位对资源节约的关注度与执行度,从而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成长与成熟。

从应对中变革出活机制

既然节约资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毋庸讳言,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必然成为我国企业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2004年11月26日,中石油、鞍钢、宝钢、中国铝业、中国华能、一汽共6户中央企业联合向中央企业发出了《关于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倡议》,以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强化资源节约意识和系统优化,以对标赶超和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为目标,全面展开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工作,擂响了我国企业资源节约的战鼓。中石油2004年共节能96.5万吨标煤和节水9108万立方米,仅能源和新鲜水的节约价值就达9.14亿元。宝钢2004年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达到1.47吨标煤,连续4年下降;吨钢产品综合能耗675千克标煤,连续13年持续下降;吨钢耗水4.08吨,连续6年持续下降;各项生产消耗指标均居国内领先水平,有些指标还突破了世界先进水平。鞍钢2005年第一季度就创造了吨钢可比能耗777千克标煤和吨钢耗水下降到7.5吨的新水平,按可比能耗计算,仅一个季度就节能9.12万吨标煤,创造间接效益7700万元。中国铝业2004年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平均每吨为14762千瓦时,居国内领先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2005年1-5月节能降耗又取得显著成效,与2004年同期相比,氧化铝生产的13项消耗指标有10项水平进一步优化,氧化铝综合能耗每吨又下降了80.96千克,降幅达7.55%,节能总量达20万吨标煤。中国华能2004年电煤消耗达到每千瓦时338克标煤,比上年下降0.5克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每千瓦时低41克标煤,按全国平均煤耗水平计算,相当于一年节约标准煤646万吨;发电耗水达每千瓦时1.34千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千克,按全国平均耗水水平计算,则一年节约新鲜水约1亿吨左右。一汽集团2004年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128吨标煤,比上年的0.1336吨标煤下降4.2%。济钢将总投资的近七成用于节能降耗、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1995年到2004年,年产钢从170万吨增加到687万吨,产量增加了3倍,而年耗水总量不增反减了280万立方米。

这些喜人成效决非是偶然的,它是各个企业变革机制后带来的必然结果。一汽、鞍钢、华能、中铝等企业进一步加强从集团公司到企业、车间、班组的四级节能管理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了责任落实、考核严格、奖罚分明的资源节约责任制,并纳入各级领导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把资源节约成果与个人奖惩挂钩。上海宝钢建立了公司级能源生产和管理机构,直接负责整个公司的能源信息动态管理和系统能源平衡调配。中石油的上市企业从上到下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节能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直接负责节约工作。中国铝业公司对占成本5%以上的资源消耗指标实施“月考核季兑现”,每月通过视频会议进行考评,加大了对资源消耗减量化目标的管控力度。山东省出台了全国首个地方性节能法规,并颁布了《节约型社会的部分标准》,不断将标准的范围逐步扩大覆盖到全社会各行各业;通过制订《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积极指导企业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和治理污染,使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他们颁布实施的《山东省节能监察办法》,成为我国第一个关于节能监察执法的省政府规章。所有这些新机制与规章的问世,成为我国社会与企业实施资源节约的坚实保证。离开了这些,一切节约皆为纸上谈兵。

从流失中过滤出增加值

节约是针对浪费而言的,资源是创造财富的物质基础,节约并非偷工减料,是倡导用最少最小最低的物质消耗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由于我国生产经营方式的粗放性以及消费意识上的“大手大脚”,导致资源默默地流失于我们身边,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其浪费骇人听闻。

据上海市容环卫局废弃物管理处的统计数据表明,上海餐饮业每天产生泔水垃圾1100多吨,除去“干重”,实际上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超过2000吨,其中被浪费掉的至少也有一半。在国内很多地方参加会议,与会者都将领到份数不少、页数也不少的资料,而这些有的被看了,有的却被束之高阁,以后作了废纸处理。目前,中国年造纸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万吨。纸张的大量消费不仅需要大量的资源,而且生产纸浆产生的污水占国内整个水域污染的30%以上。即便是开一个三五百人的大会,据粗略统计,大概会回收饮料瓶上千,其中有2/3瓶里仍然有水,有些瓶里甚至剩余之水只喝了一两口,最后只好倒掉。以每个“半瓶”0.3升计算,开这样一个会,就有270升的饮用水被倒掉,折合人民币450元。以国内每天有10万人在开会计算,倒掉的饮用水就达54吨,价值9万元,如此一年又会浪费掉多少饮用水呢?

加强节约必须从点滴入手。在7月流火的长沙,通程商业广场的中央空调每小时对温度进行监测,使其温度保持在27℃左右,而过去的温度设定为23℃,现在提高了4℃,仅这4℃的变化,带来的却是一大笔意外财富,一个卖场一天可节电近2000度,价值2000多元钱,一个月下来就节约6万多元,公司全年节约电费500万元。从废品中“捡”回财富,湖南华菱涟源钢铁公司以高炉水渣为原料生产系列产品,年利润就达300万元;将钢渣粉、转炉污泥、高炉瓦斯灰等废渣用于烧结生产,一年降低生产成本1000多万元;从转炉钢渣中回收的废钢、渣钢、铁粒等产品可新增效益1000多万元;利用高炉煤气每年可发电2亿度,年创效益1亿元。累计半年他们就从废气、废水、废渣中“捡”回3.39亿元。青岛港将2005年确定为“管理挖潜年”,上半年仅大型建设项目就节省资金8860万元。港机厂在25吨门机制造过程中,实施钢板批量集中下料,每月节省费用20万元。全港一点一滴地积累,半年就节约资金2.4356亿元。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实施科技攻关,改造传统烧结法工艺,能源消耗大幅降低,年节约标准煤68.9万吨,增加产量30万吨,年创经济效益1亿元以上;选矿拜尔法新工艺,攻克低品位铝土矿充分利用的难关,使矿产资源服务年限延长3倍以上。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实现废水“资源化”,吨氧化铝生产水耗从1997年的19.27 吨下降到2002年的6.60吨;氧化铝含碱废水“零排放”开发应用技术,年创效益700余万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将会议提供的瓶装饮料绝大部分都采取“小包装”,有效地降低了浪费的可能性。同时,上海市政府明确要求,文件用纸一律采用再生纸,机关办公用纸“双面化”。实践证明,节约从点滴做起,流失从源头过滤,那么,资源消耗的步伐就会放慢,资源流失的渠道就会变窄或者堵塞,甚至那些流失的资源也会重新唤回青春。

从转换中创新出发展路

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定?不少地方和企业按传统的发展模式首先盯住身边的资源,盘算有多少矿、多少林、多少地?然后在这些已有的资源上开发、加工以及延伸,且不论它的生产经营手段如何,只管“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无酒睡瞌睡”。这种只在资源上做文章的做法可取吗?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没有向资源索取、没有向环境索取、没有向国家索取,在短短6年内,在资源贫乏、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脱颖而出,GDP、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县综合实力排名由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市的90多位跃升至第6位,被经济界称为“和林格尔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之所以成为典型“现象”,是因为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他们曾于1998年引进了全县最大的一个项目——稀土企业。企业投产两三个月后,政府就开始不断接到群众反映:污染太严重了!除了污染,它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县政府经过痛苦反思后,咬牙拿出1000多万元,买断稀土企业,不再生产。现实逼得他们在“资源”之外寻找第二碗饭,最终选择了乳业这一突破口。因为它有市场,属朝阳产业;有“草原”这一无形品牌支撑,乳业可成大器;本地区地理环境等条件均适合养奶牛。更重要的一条:这个产业的“第一车间”就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农民可以从中直接受益。实践证明了这一决策的正确。如今,和林格尔县乳业已壮大为产业链、“产业树”。在这一产业的带动下,农民人均增收700多元,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70%。他们的发展经验是:在市场交换中,除有形的资产、企业、土地外,诚信、服务、荣誉、高效、廉洁都可以成为交换的重要条件。

山西交城转变生产方式,将“三废”“吃干榨净”。他们将煤矿开采后废弃的煤矸石用于发电,发电后产生的粉煤灰做成城市建设使用的空心砖;焦化厂产生的煤焦油用于高科技含量产品提炼,铁合金冶炼后的废渣用于水泥生产,使全县初步走上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安徽铜陵将铜水淬渣、硫酸渣、磷石膏堆,这些昔日压在安徽铜陵市头上的黑、红、白“三座大山”,改变它的生存方式,每年可创经济效益近10亿元。他们投入近千万元,从选矿提高硫的品位入手,提高硫酸渣中铁的含量;含量高的直接炼铁,含量低的制成球团由水泥厂作原料,提高水泥的物理性能,使得高高的硫酸渣“红山”一座座被“吃”掉,变为居民小区和绿地。“白山”的磷石膏加工后进入建材业,年产40万吨的磷石膏制水泥缓凝剂不仅消化了磷铵废渣,而且为水泥企业增加了新的缓凝品种,降低了生产成本;年产1000万平方米的纸面石膏板项目,每年可综合利用磷石膏废渣10万吨。“黑山”的铜冶炼渣可以为造船业帮忙,加工成为造船行业的除锈磨料。安徽马钢是年产800万吨钢铁的大型企业,近几年来,他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吨钢新水水耗从100多吨下降到10.7吨,生产用水循环率达到93%,公司和马鞍山市两个电厂的回水足够冶炼使用,为此马钢不再从长江里取生产用水,创造了钢铁工业耗水大户的节约奇迹。

在生产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消费模式也在发生惊人变化。走近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不少节能家庭、透水砖、锂电池电动车、节水马桶等节能技术和产品亮相展览馆。号称家庭“节能冠军”的节能墙体,不仅具有传统墙体材料的基本功能,还具有保温、节能、隔音、环保、防火等优点,如果用20万立方米这种材料建成小区,每一个采暖季就可以节省燃煤1.3万吨。只用250毫升水和适量的清洗剂,就可以把一辆汽车洗干净,与用高压水枪洗车相比节水90%以上,令人不得不打心眼里称绝。照明用电占我国社会总用电量的12%以上,如果用节能灯来替代我国现行照明灯具普遍效率较低、耗电多的情况,一年大约可以节约1600亿度电,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一年的发电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00多万吨。在汽车节油上,最近,国家专门出台了放开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政策,并将采取优惠措施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东风汽车公司根据国际电动汽车发展实践,研制开发的具有国内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轿车概念车和燃料电池中巴车,将为我国节能汽车的开发辟开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转变发展模式,把放错位的废旧物品和并不起眼的普通资源放到它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的地方,它就会变废为宝、变劣为优,成为有利于人类、服务于人类的宝贵资源。但愿大自然的资源永远成为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友好伙伴,爱护它,珍惜它,吝啬它,切莫滥伐、滥用、滥丢它,让它生命力更强更旺地存活下来,长久地为人类社会献福造祉。

(责任编辑:晶晶)

长安铃木的抠门管理

赖荣

小算盘如果打在那些毫不起眼且经常发生的事情上,浪费就基本上走到了尽头。

在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当无数汽车企业发出“降成本难,难于上青天”声音的时候,秉承了日本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的中日合资企业——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以其独特的优势演绎了成本管理精彩的一幕,为中国汽车企业打开了成本控制的另一扇窗户。前不久,记者有幸走进了长安铃木的大门。

节省,节省,再节省

透过办公室外的小窗口,记者一眼看到了长安铃木的办公室。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办公室内人挨着人,桌子连着桌子,除了进出的地方,几乎所有的空间都被办公桌、办公柜等塞得满满当当的,一眼望去,密密麻麻,让初来乍到的记者顿生不知从何而来如此之多人与物的感觉。

长安铃木常务副总经理黄忠强告诉记者,办公室面积总共600平方米,除了销售人员外,包括中日双方老总在内的所有职能部门300名员工都集中在这里办公,人均办公面积仅两平方米。据了解,类似办公条件,恐怕在全国的合资企业中也绝无仅有。黄总还告诉记者,长安铃木在成本控制上奉行“抠门”管理。

抠门,有节省过度、吝啬之意。长安铃木何以形成“抠门”管理呢?据悉,这源自其“小”和“少”的经营理念。所谓“小”,即是小投资、小成本;所谓“少”,即为少投资、少费用。具体而言,办公、生产场地要小,生产投入要少,但是产出不能少。正是在此理念的引领下,长安铃木做到了可以不花的钱尽量不花,能够使用的物品尽量不丢弃,最终形成了“抠门”管理的思想——节省,节省,再节省。难怪,长安铃木300名员工多年来一直挤在60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而坦然。

食堂是用来吃饭的,可长安铃木的食堂除了作为吃饭场地外,另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开会。每逢长安铃木召开大型会议,原本用来吃饭的地方立刻摇身一变成了会场,虽然显得简朴了些,但前台会标一拉,仍然有模有样,一点不减会场的庄重氛围。一物二用,会场、食堂两相得宜,长安铃木可是既省钱又省事。

说来令人惊讶,长安铃木这样一家大名鼎鼎的合资企业,办公室、食堂以及会客室的桌子、椅子竟然都是10多年前公司成立时利用进口设备和零件的包装箱做成的,岁月的沧桑已在这些桌椅上留下了鲜明的痕迹。在现场,记者看到,桌椅上的白色油漆已脱落了许多,露出木板的本色十分抢眼。尽管这样,桌椅“用后归位”的提示牌依然随处可见,看来,长安铃木还打算与这些“老朋友”继续相处。果然,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没有更换这些“老朋友”的意图。

在长安铃木,记者还发现办公室、生产车间、会客室的每组电灯(两盏灯)下都有一至两根吊拉绳。原来,这是为了节约用电、方便员工开关灯而专门设置的。通向办公室的通道与外界相距很近,光线容易受到外面天气的影响,一旦通道因天气变得明亮,就会有专人负责拉动吊绳,将每组电灯关上一盏,轻松地省去一半的用电。办公室的员工有事离开座位前,也要拉动头上的电灯吊绳,做到“人走灯灭”。在生产车间,员工每两个小时有5分钟休息时间,除了要拉掉所有照明灯外,还要切断生产线的电源,按一天两班工作制算,加上午餐40分钟的时间,长安铃木一天可节约生产用电100分钟。

这类小事的控制在长安铃木还有不少。比如纸张的使用,长安铃木目前依靠0A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遇到不得已的情况,需要使用纸张打印,必须经主管的课长同意,就这样,纸张还得双面使用,保证物尽其用。出差订票,除了有关部门统一安排外,谁都没有权利擅作主张,图的当然还是两个字——省钱。

这么多年,长安铃木持之以恒地坚持“抠门”管理控制成本,到底产生了多大的成效,可能至今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不过,长安铃木的员工看得很清楚,新建成的世界一流总装生产线,已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无穷动力。这条具备柔性化加工手段的新总装生产线能满足多种车型的生产需要,即使与日本国内最先进的汽车生产线相比也毫不逊色,可使长安铃木年生产能力由12万辆迅速提升至20万辆,而这些技改扩能所投入的十几亿资金全部没有再让中日双方股东再投入一分钱,谁又说这里没有“抠门”管理降成本的一份功劳呢?

启示一:看过长安铃木“抠门”管理,可能你会很吃惊,一个堂堂的合资汽车企业,竟然做了那么多可能在你的眼里不足挂齿的小事。可企业的发展就是这样,只有做好了细节,才能成就伟业。尤其是成本管理,降低一分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一分利润、一分实力。今天汽车行业早已经过了拧一拧手巾就能挤出水分的时代,控制成本更需从小事做起,从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小事做起。

明年花的钱绝不今年用

长安铃木身处高投入、高风险的汽车行业,注定了其必须面对大笔的投资,必须有科学的投资法则。因为一旦出现失误,将直接导致企业成本的急剧膨胀甚至破产。

对长安铃木而言,什么时候投资?要不要投资?投资多少最合理?不是拍脑袋说了算,而是凭投资数据来决定。投资之前,长安铃木都要进行一次认真严肃的投资经济效益分析,只有确信年投资收益率超过20%、5年内可收回投资额,方可拍板,否则,长安铃木绝不轻易拿出一分钱,作无谓的冒险。

“达不到预期收益率的投资一律不投,该明年花的钱绝对不今年花”,这就是长安铃木的投资法则。长安铃木4条冲压生产线分3次建设完成,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长安铃木的第1条和第2条冲压生产线始建于1995年,之后,在长达8年的漫长岁月中,长安铃木一直按兵不动。原来,他们在市场分析中发现,这期间中国汽车市场虽有一定起色,但并没有出现加快发展的迹象,企业要想在此种形势下5年收回投资额,可能性很小。直到2003年,汽车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势头,长安铃木才决定投资兴建第3条冲压生产线。出于对招标、建设厂房省事、省钱的考虑,有人建议,第3、4条冲压生产线一并兴建。此建议虽有一定道理,但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启动第4条冲压生产线的时机尚未成熟,建议没有被采纳。2005年,长安铃木的快速发展终于催化了第4条冲压线的诞生。事后,长安铃木作了一个统计,如果第3、4条冲压生产线不是在2003年和2005年分别建设,而是提早8年、10年兴建的话,那么,企业将连本带息增加成本450万元。

时下,不少企业采购回来的设备价格昂贵,还常常派不上用场,浪费了资金、增加了成本不说,企业的发展也被耽误了,采购部门并不完全了解企业对设备的需要是其中的主要原因。长安铃木的设备采购除了采购部门外,设备、经营、财务、技术、使用5个部门也都参与其中,如此,各个部门可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设备进行评定并最终敲定性价比较高的设备。比如技术和设备部门,他们对设备技术性能最清楚,他们的加盟可使企业选择高性能设备的愿望成为现实。同样,有懂经营的财务、经营部门和生产一线的使用部门参与采购的设备,不但价格合理,且便于使用。

2004年,长安铃木开始采购年生产能力达20万辆汽车的新总装生产线设备,发标之际,有4家公司前来应标,其中两家外资企业,一家合资企业,一家国内企业。4家企业的接标金额差异很大,最高标价是最低标价的3倍有余。接标金额最高的是一家日本企业,可据长安铃木了解,它接标的设备却是其在国内的一家合资企业生产的。新总装生产线关系企业未来命运,究竟取舍谁家?长安铃木决定先派人到这家企业去打探虚实。带头前往这家企业调研的正是使用部门的领导——总装课课长刘晓龙。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与对方打交道的情形,在业务洽谈中,一位操着北方口音的男人莽撞地闯了进来,他的嗓门很大,一边在黑板上涂抹着对方不行的字样,一边大声地吼着“我们是最好的”。一个多小时的洽谈很快结束了,返回机场途中,细心的刘晓龙发现,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刮胡子,根本没有把客户的安全放在心上。凭着多年的管理经验,刘晓龙断定,这家企业管理不善,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设备,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他否定了这家企业的设备。长安铃木最终选择的新总装线设备是由合资企业制造的,据悉,它的标价不足最高标价的一半,可性价比却是最高的。

“银光”的GDP绿了

朱继龙

实施循环经济,实际上就是做一笔一本万利的买卖。

实施循环经济让甘肃银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尝到了甜头。

银光集团在13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上,绿化覆盖率达38%;生活区人均拥有绿地35.6平方米,是所在地——白银市城区居民的7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实现零排放。2005年6月份,银光集团被甘肃省列为首批废水、废渣零排放30家试点企业之一;利用城区垃圾场开展绿化,5年掩埋垃圾35000余吨,在上面植树120余亩。企业销售收入逐年递增,2004年是2002年的2.6倍;职工年收入比2002年增加67%;2005年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各主要产品均大幅超产,前三个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9%。

能源使用市场化

从2002年开始,银光集团实行能源管理改革,能源管理实行内部市场化机制,能源消耗逐步装表计量,能源供给与使用单位建立买卖关系,按市场价消费。生产区能源由银光能源动力中心根据用能单位需求购进、生产、出售;生活区能源由银光社会事业发展部从银光能源动力中心购买后向生活区销售。位于生活区的机关、学校、医院等办公单位实行能源定额消费,节约奖励,超耗罚款。废除企业长期执行的对员工的能源福利性暗补制度,改而按“企业补贴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困难员工适当减免”的原则,分在岗员工、离退休人员、特困群体等不同对象给予相应的水电气能源费用补贴或减免的管理新办法。

在对水电气等主要能源实行市场化管理后,银光集团还将压空、循环水、冷冻盐水等次要能源纳入市场化运作。能源按市场价消费,员工对能源开始斤斤计较,仅生活区,每月水消耗量降低3000余吨。

在对能源实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改革的同时,银光集团根据生产实际需求,对生产线大功率旧电机进行变频调速改造,同时安装了22台(套)高效节能的变频调速设备,年节约电能55万千瓦时。2004年累计节约能源资金1195万元。

污水废水零排放

银光集团将污水重复利用,利用偏碱性的锅炉冲灰水作水煤气制造厂的洗气补充水;建成5个冷却水循环系统,实现冷却水的闭路循环。从建厂至今企业累计环保直接投资2000多万元,加强了对碱性废水、酸性废水的有效治理;建成酸碱水中和系统,实现以废治废,共同达标排放。

各生产单位从改革工艺、改革原材料质量入手,不断采用新技术,尽量减少或消灭污染源,把废渣、废液及酸性废水的排放量控制在最低限度,于2005年4月份实现废水零排放。为巩固成果,企业于2005年7月1日下发酸性废水管理制度,强化生产废水管理,对生产废水超标单位加收排污费。银光化工五厂作为企业专门处理废水的环保工厂,在新的管理制度面前,与其它生产单位一同接受环保管制。企业规定该厂处理后的废水pH值不达标时,仍将对其加收排污费。

银光集团通过2004年和2005年环措项目的相继实施,先后在厂区南北两侧兴建了3个总容量达9万立方米的污水库和6个泵站,铺设了长达10余公里的污水绿化主管道,并在主管道两侧蜘蛛网般地织起了数十公里的绿化分支管网,收集处理后的生产区、生活区废水,用于厂区环境绿化,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用污水开展绿化,银光集团每年新增绿化面积100亩,2004年和2005年,新增绿化面积150亩。目前,公司13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绿化面积达4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以上。企业还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生产区闲散空地全部绿化。企业把生活污水和未被污染的生产废水从工业废水中分离出来,年节约生产用水100余万吨。

垃圾场上绿化忙

5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吹石头跑的不毛之地,经过一代代银光人的辛勤耕耘,如今,银光集团已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工房、车间、纵横交错的生产管线、高大的框架,掩映在一望无际的绿色之中。

在银光集团西南角,是企业与白银城区部分垃圾的倾倒场,每天有20余吨的垃圾向此倾倒。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狼藉,塑料垃圾被风吹得满山遍野。从2000年以来,企业动用3万余土方,用厚度达0.7米至1.3米的白土对垃圾进行填埋,并在垃圾场上种植苗木,建成绿化林地120亩,收到垃圾治理与绿化美化双重效果。此后,企业及时填埋垃圾,每年抓住绿化时节,对垃圾场进行绿化。

银光聚银公司813热电站是该公司动力之源,但每年产生的100万吨煤渣堆满了厂区南侧的荒滩。银光集团总结生活垃圾场地搞绿化的经验,对这片生产区垃圾场也进行了成功治理,将昔日的煤渣滩改造成为生产区的绿色屏障。

副产品由副变正

银光集团的参股公司——甘肃银光聚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着优势互补原则,利用双方的生产需求和各自的资源优势,互用副产品。甘肃稀土的液氯、液碱与银光聚银的盐酸均为两企业生产中的副产品。银光聚银在生产TDI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液氯、液碱原料,但每年要产生约5000吨左右的副产品——盐酸。在以往的生产中,该公司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电解装置对副产品盐酸进行环保处理,通过电解回收氯气、氢气以在生产线循环利用。与此同时,随着该公司生产线的扩产改造,盐酸电解装置的电解能力已不适应整个生产线的发展要求,而企业又要花大量的资金采购生产所需的氯气。与银光聚银相类似的是,甘肃稀土在生产稀土中,需要大量的盐酸作原料。盐酸从生产中氯碱产生的液氯用水稀释而生成。使用银光聚银TDI产品的副产品——盐酸作原料,使甘肃稀土既减少了一道工序,又可直接获得大量的生产原料。银光聚银直接用甘肃稀土的液氯、液碱,也收到互惠双赢的效果。从2005年6月份开始,甘肃稀土每年向银光聚银提供液氯1万吨,液碱按银光聚银TDI生产需求的80%供给;银光聚银则每年向对方提供盐酸3万吨。两企业打破过去各自封闭的发展思路,互用副产品,实现了合作双赢。

废气体再现青春

银光集团TDI生产线上的水煤气装置与气体净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要产生大量废气。在过去10余年的生产中,这些废气被专门设立的燃烧装置作燃料环保处理。在2005年的生产线扩建改造中,该集团新上了一台以废气为燃料的锅炉。根据生产能力计算,投产后,每小时可生产9吨-13吨中压蒸汽。这台锅炉目前已进入试生产。它的投入使用,不仅使银光集团的生产废气得到无害化处理,而且每年为企业节约资金500余万元。

依托循环经济之路,银光集团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中阔步向前。

查堵隐性浪费

张国昊

只把眼光盯住明显浪费是远远不够的,那些藏而难见的隐性浪费更令人瞠目结舌,其危害性更大。

建立节约型企业应注重解决隐性浪费。所谓“隐性”浪费就是隐藏在背后不容易被发现的隐蔽性浪费,危害很大。其主要表现有:

人力资源浪费。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和财富,而用人不当对企业是巨大的浪费!水龙头漏水是要人去修理;电灯是要人去拉灭;纸张浪费是要人来节约;钱花多了,是要人去控制……但是领导若派一个不会修水龙头的人去修理;嘱咐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去关灯;安排没有掌握节约纸张技术的人去节约纸张;盲目信任一个自己都管不住嘴的人去控制账目……就犹如诸葛亮错用马谡而会痛失街亭一样,可以联想到某些企业,在基层,一些只能纸上谈兵的人竟然当上了负责人,而一些具有管理才能又具开拓精神的人,却被闲置一边。滑稽否?

权力浪费。有句俗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些人就把它理解为趁现在手中有点权力,赶紧能捞则捞、能贪则贪。有些人觉得既然坐在这位子上了,也想做出点成绩,想出了一些好点子,就吩咐下面办事的人起草文件,然后开会,统一认识。但是等到一级一级落实到基层时,不是变了味,就是“落实不到位”。或者有些领导没有身体力行地深入基层现场解决问题,等到问题成堆以后才去“亡羊补牢”,其结局怎样就可以想像。所以,“权力”并非“下命令”,要他人执行,更实质的是“在其位,谋其政”。否则,那就是权力的浪费。

时间浪费。某些领导干部似乎永远都在忙,一些普通群众来上面反映问题,总是得到很熟悉的回答:“现在我很忙!等一会儿再说!”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真正为工作花费了几小时?一年365天,我们真正为基层办了多少事?我们每天工作的节奏就好像在跳慢三步慢四步。有心人曾戏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如果要花费一秒钟而拾起地面上面值100美元的钞票,那么他就等于浪费了一秒中赚更多钱的时间。这让人很滑稽地想到了我们有些机关领导看见办公走廊上有烟头,而永远也不愿意去“浪费”自己“宝贵”时间弯腰捡起来丢在垃圾筒里,他认为:那是清洁工的事情。似乎他也懂得“浪费”的那一点时间就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隐性”浪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如何有效节约“隐性”浪费迫在眉睫。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是统一思想认识。节约不是单单哪一个人的事,它是包括领导和普通群众所有人的义务;节约不仅仅是经济战略,也是政治战略;节约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更是现在、将来的行为,要让节约形成习惯,让节约形成制度。

其次是加强个人修养。既然“隐性”浪费不容易发现,又危害大,而单单靠制度约束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更要靠道德约束,使之人人倡导节约,人人注意节约。

其三是健全节约激励机制。企业可以在全员范围内征集“企业员工节约行为准则”,并设立节约信箱,对有浪费现象的行为进行不公开检举。建议对节约行为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集体、个人予以奖励;对浪费严重的单位、集体、个人予以惩罚。

其四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对建立节约型企业的延伸和扩展,如果企业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那么节约也将付之东流。

异向思维节能降耗

黄志星

多角度思维能够扩大人们视野,会收到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异,不同;异向,不同方向;异向思维,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异向思维属发散思维、集成思维,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探求本质的创造性思维。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自觉充分地运用这种异向思维,不仅能使企业管理功效成倍地提高,而且能为企业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

追踪差异的来源,减少管理中的漏洞。一次,在正常的生产流水线上,清洗回炉铜产品表层污渍时,发现个别铜产品的外表面色质与其它铜产品存在差异,差异来源于何处?追踪差异的来源,发现是试样料混了进来。试样料怎么能混进来?失控!举一反三,对全公司的试样料回收情况进行检查、梳理,随即出台了《试样料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落实此项制度,使全公司9个二级单位约20吨铜试样料纳入了规范的监控之中,形成闭环管理,降低了铜试样料流失的风险,提高了管理效能。

查找“合理”中的不合理,堵塞资金流失。作为主要耗材的阴极铜,公司每年要花费上亿元资金来采购,验收复磅时,磅差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单位的经济利益。依照质量控制标准,每次复磅时,磅差应在±2‰范围内波动,长期统计磅差数值特征应当趋于0线。经观察,我公司阴极铜验收复磅时的每次磅差均在±2‰范围合理波动,但统计数值特征却长期处于负值,在-1.8‰附近波动,这表明公司的资金在“合理”地悄悄流失!为此,公司开展专项复磅验收工作,制定验收标准,通过不懈努力,基本达到预期目的,阴极铜验收复磅磅差长期处于下差的状况得到扭转,统计数值特征现已趋向0线并已开始进入上差,堵塞了公司资金流失的途径。

挖掘反常现象背后的真相,管好购进专项物资质量。公司生产用气和生活区采暖用气曾出现过时好时坏的情况,既影响了正常生产又影响了公司员工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损公司的形象。面对反常现象,企业深入了解供煤过程和用煤过程,发现公司的原煤购入验收标准不规范,致使购入的原煤不适应蒸汽锅炉的使用。找到原因后,对原验收标准进行修订,增加了验收内容,规范了验收程序,出台了《原煤管理办法》,确保了购入原煤的质量,消除了反常现象。

控制消极因素的影响,改变物资处理方法。废旧物资的处理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处理物资各个环节有一处出现差错,都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总结、分析以往问题产生的原因后,企业建立了资格审查制度,把不良客户筛选掉;完善过程控制,在保卫、财务、审计的监督下进行操作;改举牌竞标为书写竞标,消除竞标客户的心理负担;完善废旧物资处理方法,出台《比价销售管理办法》,使废旧物资处理可操作性增强,处理方法更加规范。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公司利益,稳定了竞标客户的来源,对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弘扬了公司的文化。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铃木节约企业
企业
悬铃木树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节约
菲亚特铃木败退中国
节约
铃木谢幕
长安铃木维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