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与读本的互证互解法

2006-03-20 02:32程海林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3期
关键词:延伸性邹忌郑国

程海林

语文读本中的文章包括延伸性的、鉴赏性的和知识性的几类。所谓延伸性的文章是指那些与语文课本内容相关的文章,其中有不少文章与课本内容存在着相似、相通、相对等联系。学这些文章就要利用它们与教材的这种联系性,来作互证互解的延伸性阅读。下面,我们就高中语文读本第一、二册的内容来作一些介绍:

一、把读本作为课本的扩大和补充

我们的课本里有不少文章限于篇幅,只截取其中一部分,读本中往往将其剩余内容全部或部分编进去。我们在阅读时,就要善于把课堂上在老师指导下从该节选文中学到的有关知识迁移运用到读本文章阅读上来,从而将二者结合起来,扩大我们对相关文章的整体和全面认识。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共七节,课本节选的是第一、二节,读本里则将余下的三至七节全部收进,与课内所选的一、二节相比,内容更丰富,思想更深刻。我们如将一至七节读完,就能完整地理解作者独特而深邃的人生感悟。

《鸿门宴》叙述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双方斗争的场面,生动地刻画了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征,从而显示出不同性格对于斗争胜负起决定性的作用。项羽由于自矜功伐、刚愎自用和妇人之仁,预示了他在刘项斗争中必然以失败告终。结局究竟如何?我们可以在读本选文《乌江自刎》里找到答案: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此外,项羽在鸿门宴上所显示的诚实坦率的人格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也在《乌江自刎》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即使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他还“悲歌慷慨”“斩将刈旗”,决然“不肯过江东”,确实是个当之无愧的豪气盖世的英雄。

二、把读本作为课本的背景或注解

《烛之武退秦师》写秦晋两国联军围攻郑国,幸亏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服秦伯撤退了秦军,让郑国免于灭顶之灾。那么,秦晋为什么要联手围攻郑国呢?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条,我们可以在《重耳之亡》中找到答案,“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一节里交代得非常清楚。此外,秦国何以要帮助晋国?因为,晋公子重耳流亡到秦国,秦伯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重耳,结为秦晋之好。女婿要打郑国,岳父岂能不帮!将两文结合起来读,前因后果自然就明白了。

读本中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说到自己辞官归隐,累及儿子“幼而饥寒”,从小难免“柴水之劳”,心中不免愧疚不安。那他为什么放着官不做而要归耕田亩呢?《归去来兮辞》说得比较清楚,就是其禀性孤傲清高,不愿以“心为形役”而为五斗米折腰。

三、把读本作为课本的旁证或评价

在《〈物种起源〉导言》里,达尔文提出了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论观点。这个观点有什么意义?有没有错误和负面影响?读本里有关于“达尔文和进化论”的一组文章:《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和《达尔文的错误》,我们对照阅读后就会弄清这些问题。

四、把读本作为课本的比较对象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在古代,讽谏帝王是件冒险的事,若伤了帝王的自尊,一怒之下,他就会杀了进谏者。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威王却是个开明的君主,他不但能够虚心听取邹忌的意见,而且还能闻过则喜,下令悬赏让全国人来给他提意见以兴利除弊。这一举措非常有效,终于使他的国家不断强大起来。相比之下读本中《召公谏厉王弭谤》里的周厉王则显得刚愎自用、蛮横粗暴,他拒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不愿听取,还要钳住万民之口,自己也捂紧耳朵,从此百姓都不敢讲话了。但是,人们的满腹怒火终究还是爆发了,三年后,便把厉王驱逐到彘地去了。对比阅读两文,我们就能明白,作为一个帝王,如何对待别人的意见,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我们若对两个进谏者的说法进行比较,也可看出他们的差异,邹忌的说法很委婉,召公的说法则很直率,效果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了。

《过秦论》一文先以大部分的篇幅铺张宣扬秦的兴盛史,发人深省地写道:秦以区区之地而致万乘之势,并非地势险要,兵精马壮,而是在于它在起步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政策合乎社会发展的趋势。秦统一天下后,较之当年的秦国不知要强大多少倍,可是,最终竟然灭在了小小的农民起义领袖陈涉的手里。究其原因,就是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施行仁义之举,而是采用了暴虐无道的统治手段。《过秦论(下)》是原《过秦论》下篇的后半部分。说到秦二世在“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的时候,如果子婴能改变秦朝一贯的钳口闭言的政策,还是可以闭关守住三秦之地的,甚至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可是,他仍然坚持错误的政策,导致上下“雍闭”,子婴孤立无援,最终不免灭亡。比较分析两文的异同点,有利于我们对作者观点的全面理解。

五、对读本与课本作概括和归纳的研究

读了《拿来主义》之后,把它与“走进鲁迅”一组文章——《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隔膜》《一点比喻》《捣鬼心传》和鲁迅的其他杂文结合起来读,可以对鲁迅的杂文作一个简单的概括和归纳:鲁迅的杂文是文艺性议论文,有极强的文学性、形象性和科学性。他的杂文经常运用形象的推理方法,选取典型形象来概括事实(“砭锢弊常取类型”)。他的议论中有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辛辣的讽刺和睿智的幽默,但其中也不乏隐晦和曲折。

猜你喜欢
延伸性邹忌郑国
智能建筑环境中人机交互对人身体的影响
邹忌比美
论小学语文延伸性阅读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探究
我国构建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可行性探析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邹忌形象的另一面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