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离国学有多远等

2006-03-28 05:42
青年时代 2006年2期
关键词:被访者滋味国学

中国人,你离国学有多远

从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到本世纪的国学热,关于国学的争论一直延绵不绝。国学到底是一门什么学问?公众对国学的态度如何?国学在当今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在哪里?怎样复兴国学?日前,中国社会调查所对1500位公众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当问及“您知道什么叫国学吗”时,23%的被访者表示知道;77%的被访者表示不知道。当问及知道国学的被访者对国学这个概念了解有多深时,3%的被访者表示非常熟悉;5%的被访者表示一般熟悉;15%的被访者表示略知一二。可见,被访者对国学的了解不多。

在问及被访者“您怎样看待国学”时,2%的被访者认为国学是现代化发展的障碍;37%的被访者认为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34%的被访者认为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27%的被访者认为国学就是一门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

过年究竟啥滋味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但是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这项名为“春节的安排和花费情况”的调查显示,约63%受访者认为,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滋味”。

约36%的中国家庭过年预算支出在3000元人民币以上,67%受访者表示会用于娱乐及餐饮方面,两者依旧是春节最大的支出项目,而41%受访者会以手机短讯拜年。六成受访者选择在家中吃团年饭,四成人选择外出。从大年初一开始,为期7天的长假,四成受访者表示会拜年,34%选择在家里休息。相比去年春节,16%选择出游,今年选择出游的人少了一些。 多数受访者认为,春节的年味愈来愈淡,传统文化在流失中。 有63%的受访者感觉春节过得愈来愈没有滋味,19%受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简单轻松,比传统春节好,另外10%受访者认为春节和“五一”及“十一”长假没有什么区别。

今天,你快乐吗

“快乐指数”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世界经济论坛2005年年会上,与会者就曾激烈地争论过富裕与快乐的关系。一项对“快乐指数”的对比调查显示,53.7%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比较快乐,表示自己很快乐的为37%,表示自己不快乐的为9.1%。不快乐的原因,61.8%的被访者主要是因为工作方面的问题,38.2%因为收入问题,29.4%因为家庭,5.9%因为爱情,2.9%因为健康,另有14.7%的被访者不快乐还有其他原因。58.6%的被访者表示工作期间比较快乐,27.3%工作很快乐,13.5%工作不太快乐,0.7%工作很不快乐。

青年压力大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年轻人当中,66.5%的人觉得自己压力很大,感觉压力不大的有3.7%,觉得完全没有压力的只有0.3%。通过分析发现,学生群体比其他群体压力更大。

压力几乎伴随着每一个现代人的成长。调查显示,公众感觉压力最大的几个方面分别来自工作(52.3%)、人际关系(40.4%)和情感(35.3%)。同时,日常生活、身体健康和学习等给人造成的压力也不小。

好爸爸的标准

一项题为“你心中的好父母什么样”的调查发现,在“权威严格”、“会照顾人”、“善于教育引导”、“能宽容孩子错误”等17项关于好爸爸的标准中,“理解尊重子女的意愿”以78.5%的获选率排在第一位。此外,正直诚实、责任心强、坚强勇敢、以身作则等也被认为是好爸爸的重要品质。

调查还发现,尽管有钱、有关系的爸爸会使个人发展顺利很多,但在谈到好爸爸的标准时,公众还是把有钱、帅气、有风度放在了最后。另外,权威严格的父亲形象也不被大多数人认可,排在了倒数第三位。

你为什么而工作

工作,还是工作。一年到头,一天到晚,工作占据了我们最多的时间,甚至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人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工作,在工作中最看重的又是什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多家单位共同开展的调查显示,“被人尊重”得到了78.3%公众的认同,成为最被看重的工作价值观。76.6%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自己在工作方面有影响力”、74.4%希望“工作对个人成长有帮助”、73.1%希望“工作上有成就感”、72.9%希望“工作能够得到认可”。

猜你喜欢
被访者滋味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自由到底是什么滋味?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说谎的滋味很糟糕
春天的滋味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一个保洁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