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动物词族语义场

2006-04-06 12:54杨朝宝
现代语文 2006年11期
关键词:汉英英汉语义

杨朝宝

一、对汉英动物词族语义场分类的探讨

词库是一种语言中具有特异性的单位的总称,词则是词库的主体,动物词族根据其特有属性和分类标准,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总结动物词族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将动物分为陆栖动物、水生动物、两栖类动物。

2.根据动物的体质特征分类,如反刍动物(ruminant)、环节动物(annelid)、节肢动物(arthropod)、棘皮动物(echinoderm)、脊椎动物(vertebrate)、脊索动物(chordate)、冷血动物 (cold-blooded animal)、灵长动物(primate)、爬行动物(reptile)、啮齿动物(rodent)、腔肠动物(coelenterate)、软体动物(mollusk)、蠕形动物(vermes)、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有蹄动物(ungulate)、甲壳动物(crustacea)等。

3.按动物的繁殖方式分类,将其分为哺乳动物(mammal)、卵生动物(oviparous animal)。

4.按动物的寄生方式分类,将动物分为寄生动物(parasitic animal)、原生动物(protozoa)。

5.按动物的饮食习性分类,将动物分为食草动物(herbivorous animal)、食肉动物(carnivore)。

我们的分类方式则更侧重于动物的共性,将动物分为禽类、鸟类、鱼类、贝类、虫类等。例如:

牛部

牛 牡 牦 物 牲 特 犊 牝

犬部

犬 犴 犹 狙 狎 狐 狗 狍 狨 狸 狈 狼

猫 猷 猥 猬 猴 猱 猿 狮 兽 猎 獭 猪

豕部

豕 象 豪 豫 豚

豸部

豸 豺 豹 貂 貊 貉 貓 貁

鸟部

鸟 鸠 鸢 鸦 鸨 鸪 鸭 鸯 鸳 鸿 鹃 鹄

鹅 鹊 鹌 鹏 鹑 鹜 鸡 莺 鹧 鹭 鹂 鸾

鱼部

鱼 鲨 鲍 鲤 鲸 鳜 鳝

鹿部

鹿 麋 麒 麟

羊部

羊 羔 羚 羝 群 羯

马部

马 驳 驷 驸 驹 驽 骆 骏 骓 骜 骊

虫部

虫 虻 蚤 蚊 蚓 蚯 蛀 蛇 蛙 蛔 蛛 蜂 蛾

蜍 蛹 蜻 蜥 蜘 蜩 蜜 蝴 蝶 蝙 蝠 蝌 蚪

蝗 蟒 蛤 蟆 融 蟋 蟀 蝉 蟾 蛐 蟮 螃 蟹

蚂 蚁 蛊 蠹 蚕

汉语词汇的特有性质——部首的表义性,使汉语动物词族语义场的层次性更加突出,更加符合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二、汉英动物词族语义场中语义的对应模式——语义对称模式与语义偏离模式

我们知道,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的复合体,既有理性意义,又有附加意义。而附加意义常在人们的理解和运用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由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组成。这种语义的多重性使得汉英动物词族语义呈现不同的对应模式。

1.语义对称模式,即英汉动物词汇具有相同的理性意义的同时,动物词汇的附加意义基本相同的模式。例如:

狼:“似犬,锐顶,白颊,高前,宽后,从犬良声”(《说文解字》),而《现代汉语小词典》对“狼”则有以下解释:“哺乳动物,形状和狗相似,昼伏夜出,性残忍而贪婪,伤害人畜”, 另有“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等。而与“狼”这一概念相对应的英语表达则是如下:

Wolf:

A,fierce wild animal of the dog family ,usually hunting in packs.

B,(idioms)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wolf something down(狼吞虎咽)(《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

可见它们的词汇意义和概念对应性基本相同,汉语中的“狼”与英语中的“Wolf”都揭示了“狼”这一动物概念,同时也含有“残忍而贪婪”的特征。诸如此类的动物词语很多。lamb 羊羔都含有“年幼、天真”和“无辜、牺牲品”之义;pigeon/ dove鸽子都有“温柔,安定”之义。

2.语义偏离模式,即英汉动物词汇语义的非对称模式。偏离模式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来探讨。

A、具有相同的理性意义而附加意义迥异

“Dragon”在英语中除了具有理性意义外,还专指:

a.凶猛的人 严厉警惕的守护人;

b.专制力量 罪恶势力;

c.the D-撒旦 魔鬼;例如:

我又看见一位天使从天降下,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旦,把他捆绑一千年,扔在无底坑里,将无底坑关闭,用印封上,使他不得再迷惑列国,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后必须暂时释放他。(《新约·启示录》)

“龙”在汉语中除了具有理性意义外,还专指:

a.帝王;

b.才俊之士;例如: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唐·杜甫《哀江头》)

c.象征吉祥幸福;如“龙腾虎越” “生龙活虎”等。

此类词语还有“杜鹃鸟—cuckoo”“狗—dog”等。

B、一种语言中动物词汇所具有的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找不到对应的意义,即出现语义的空缺现象。

汉语中的“龟”除了指“海龟(turtle、tortoise)、乌龟”外,还有许多英语里面找不到的意义。

a.长寿、延年;例如: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b.辱骂人时“龟儿子”“龟孙子”等“王八蛋”之义。

c、与语用、词法相联系的偏离,具体地说即英语动物词族的动词性特征明显,汉语动物词族则有词缀化的倾向。

词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语用、词法相联系的特征,最明显的就是英语动物词族的动词性特征的出现和加强,英语中的这种特征集中地表现为:

a.“名+介”→动词性词组

swallow(燕子) swallow...up(吞没、掩盖);

cock(公鸡)cock...up(举起、把事情搞糟)

horse(马) horse aboutaround(哄闹、捣蛋)

b.“名”→“动”

dog(名) dog尾随、跟踪(动)

crane(鹤) crane伸长(动)

而汉语动物词族则呈现词缀化的倾向。如下图:

汉语动物词族的词缀化倾向是汉语词汇丰富的一个显著特点,词缀法已成为现代汉语里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构词类型。

从英汉动物词族语义对应模式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英汉两个民族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觉,也感到英汉民族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感情依附,也可以洞察到词语的语义实际上既涵盖了一个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方式、观念差异以及本民族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又涵盖了一个民族对客观世界的情感评价和鲜明的文化心态。

三、汉英动物词族语义场不同的语义对应模式原因的探析

造成汉英动物词族语义场的不同的语义对应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以往人们的分析只注重诸如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人们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等外部因素,而忽略了造成汉英动物词族语义场的不同的语义对应模式的内部原因。笔者认为其内部原因有:

1.动物的自然属性对词汇附加意义有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汉英英汉语义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王汉英的诗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A Study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Deviation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从汉英差别看汉英科技翻译中主语选定的原则
在翻译实践中探讨汉英翻译理论和技巧
英汉校园小幽默